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色彩心理學探析
時間:2022-01-21 10:04:55
導語: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色彩心理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與兒童心理的關聯,闡釋了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與色彩心理學的內在聯系: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味覺感;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觸覺感;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嗅覺感;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聽覺感。因此,更好地利用色彩心理學來設計兒童食品的外包裝,可以大大地提高產品銷售量。
【關鍵詞】兒童食品包裝;色彩心理學;兒童心理
人們在購買商品時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第一印象不好,購買者就會對該產品失去興趣。營銷心理學家說,人們需要90秒才能對事物產生一個較長的印象。人們能否接受產品,60%的因素還要取決于它的顏色。兒童食品包裝的色彩在食品包裝設計中最為鮮艷,這與兒童的視覺心理特點緊密相連。所以,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也為色彩心理學的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一、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與兒童心理的關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選購兒童食品的采購也越發的理性。現今中國擁有3億多兒童,兒童食品的銷售量占整個食品市場銷售量一半以上,這對于食品銷售市場而言的確是一塊大蛋糕。他們不僅關注兒童食品及其包裝的安全性,更關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色彩。因為兒童在選擇某一食品時,主要會考慮包裝的色彩。所以包裝設計師,應該分析哪些顏色作為兒童食品的主色調能夠吸引兒童好奇目光,并且分析兒童的消費心理,怎樣的色彩搭配才能受到兒童的喜愛。這是決定是否能吸引兒童和家長目光的首要問題。一般將0—3歲為嬰兒期。嬰兒期的兒童還沒有購買權消費意識,在色彩的運用上,關鍵抓住父母心理,設計顏色應該更突出安全性,使父母對產品有信任感。比如美國嘉寶近年來出品的泡芙,其他品牌大多數是黃色而嘉寶則是深藍色。在琳瑯滿目的食品貨架上深藍色很容易脫穎而出,同時深藍色可以給人一種安全可靠的心理表現。在這個時期的兒童,尤其是新生兒對對比強烈的顏色所形成的圖形非常敏感,因為它還不能分辨顏色,比如:白色的屋頂和深色的墻面形成夾角的那條直線,所以這些安全可靠的色彩比如藍色、紫色和高亮的顏色形成強烈對后所呈現的形狀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具有刺激性的。所以,安全可靠的深色系和高亮的色彩相結合,不僅能照顧到家長,也能顧及到孩子的內心深處的心理變化。3—8歲為幼兒期。孩子有自主選擇商品的權利,有攀比心理。其次就是喜歡模仿,可將兒童喜歡的動漫元素融入設計中,如:汪汪隊、海底小縱隊、超級小飛俠。這個階段的孩子剛學會識別顏色,所以他們特別樂于說:我喜歡索菲亞公主藍色裙的那種包裝的薯條,或者是我喜歡毛毛的那種紅色包裝的糖果。幼兒期的兒童對色彩不再那樣柔和,可以加入紅、黃、藍三元色,在搭配三元色對應的補色,對比強烈。這種補色的搭配設計就對兒童的消費心理產生了相應的補色效應,用在兒童的食品包裝中能產生很好的效果。8—12歲為學齡期,具備消費主導權,也是即將邁入青春期前的一個敏感時期。男孩子會有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女孩子也會有自己喜愛的玩具。因此,在為學齡期兒童設計食品包裝時,要突出產品的特質,圖案造型可以采用卡通動漫形象,也可以大膽設計新穎的圖案,文字處理更有趣味性。
二、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與色彩心理學的內在聯系
色彩具有間接傳遞信息的功能。食品包裝上的色彩會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設計師可以根據一些表現食物的顏色來表達食品的特性。因為人們的味覺、聽覺、觸覺和嗅覺與色彩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1、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味覺感。生理需求應該是兒童食品色彩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設計師怎么將顏色設計的有味覺的間接體驗,也就是味覺體驗要通過色彩傳遞出來,這是兒童食品色彩設計的關鍵。色彩不同可以代表不同的口味感覺,比如:黃、白、桃紅代表甜;綠色代表酸;黑、灰代表苦;白、藍、青色代表咸。比如“日本迪士尼棒棒糖”,應用了同類色的設計,并且一種口味用一種色系代表,如粉紅色色系讓人聯想到草莓口的、黑色色系讓人聯想到碳酸口味、藍紫色色系讓人聯想到葡萄味道,黃色色系讓人聯想到橙子口味、大紅色色系讓人聯想到可樂口味。從這個成功的設計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色彩確實可以讓兒童間接感受到某種味道,它可以準確傳遞出該食品的特點,表現食品的味覺信息,從而促進消費。2、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觸覺感。兒童看到白色、淡黃色讓人聯想到柔軟香甜的生日蛋糕;綢緞般輕柔的奶油;看到棕色、褐色讓兒童想到堅硬的堅果的脆甜的巧克力。明暗程度的不同會讓色彩呈現出軟硬感,比如:本人的孩子在1歲前,給她一個深褐色的核桃,這個年齡的孩子抓到什么她都喜歡去咬,因為她們是通過咬來探知這個世界和周邊的事物,當她咬不動而且給她帶來了疼痛感,以后再給她相同顏色的食物她就不敢吃了,因為她會把顏色和這種不好的感覺硬的感覺結合起來,形成她對生活的體驗。明度和飽和度是影響色彩軟硬感最主要的因素。高明色彩間接反映出越軟,低明色彩間接反映出越硬,我們可以將高明低飽的顏色來設計口感柔滑的食品包裝,而低明高飽的顏色來設計口感脆硬的食品包裝。兒童食品包裝設計師也應該重視色彩,給兒童帶來不同軟硬感的心理感受。3、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嗅覺感。在人們生活中能聞到不同的味道,比如:苦香濃厚的咖啡、清香的花草樹木、香甜可口的果香。人們會對食物的味道作為一個顏色的分類。因此,色彩可以帶來嗅覺的體驗是很自然的。例如:藍綠色、淺綠色會讓人聯想到清新的薄荷味;深棕色褐色會讓人聯想味道濃厚的咖啡味;粉紅色、橘紅讓人能聯想到香甜的氣味。有研究表明,嗅覺給人們帶來的印象在記憶中保存的時間最長久。我們在成人后還時常想起小時候的味道,包括那種味道當時的顏色。食品類包裝的色彩設計在嗅覺與味覺體驗設計上,要符合兒童和大眾的心理聯想。4、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色彩體現聽覺感。用耳朵感受聲音這叫做聽覺,聽覺也可以給人類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從而聯想到不同的顏色。古代“五彩”與音樂中的“五音”是緊密聯系的。色彩與音樂具有難以割舍的共同點。色彩中的韻律感、節奏感、高調、低調都和音樂的專業名詞是相同。色彩雖然不可以發出聲音,但是人們的心理聯想,賦予了聽覺色彩效應。輕音樂可以表現色調明快的顏色。低沉的音樂可以表現色調晦澀的顏色。比如:黃色表現高音、橙色表現中音、紅色表現低音,這是色彩間接讓人們主觀的聯想到不同的音樂感受。色相、明度和飽和度可以用來表現不同的聲調。人們能從色彩中感受音樂,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色彩?,F如今兒童食品包裝有了本時代性的新要求,在大工業生產的環境下,食品包裝注重包裝色彩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在人們情感和心理的需求下,設計師更為注重的是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色彩心理的應用。在合理把握包裝色彩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采用一些實施性強的方法,將色彩心理與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相結合,合理有效地提升兒童食品的營銷效果,更能激起兒童的購買欲望和食欲,從而提高產品的銷售量。色彩心理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設計師們應該深入探求色彩心理,研究符合本時代需求的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規律,并且使其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樣才能使中國的兒童食品包裝行業具有競爭力,才能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尹章偉等.包裝色彩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2005.
[2]崔靜.包裝設計的色彩情感研究[J].山西:山西師范大學,2012.
[3]黃國松.色彩設計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138.
作者:李慧 趙敏婷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 上一篇:企業借款費用資本化問題探索
- 下一篇:淺析積極心理學教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