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路徑研究
時間:2022-09-27 03:35:34
導語: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對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和探究進一步深入,同理人們對心理學領域的探求進一步拓寬,于20世紀末逐漸興起的積極心理學為繼續研究人類心理品質方面提供了新的探究方向和角度。在這里,本文將以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為主題,分別從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內涵、當代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品質問題、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培養的啟示和當代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路徑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以促進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路徑
相對于傳統心理學而言,積極心理學的興起時間比較短,發展還不完善,但是對于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而言,積極心理學的興起是對人性積極方面的進一步發掘,為促進個人發展提供了新的參考和途徑。對此,本文通過對積極心理學概念內涵的闡釋,分析在當今社會條件下當代大學生暴露的心理品質、對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啟示和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具體路徑,希望能夠從新的心理學角度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發展和身心成長起到積極作用,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內涵
(一)積極心理學的概念。積極心理學是指采用科學的方法和原則對人們的幸福和樂觀進行研究,倡導心理學中的積極取向,以此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個人身心的健康成長[1]。積極心理學區別于消極心理學,強調了人類本性中的樂觀要素,在發掘人類本身的積極面的基礎上擴大其對人性的影響,讓積極變得更加積極,以此來實現個人的成長與發展。積極心理學的出現是順時代應運而生,開啟了心理學研究歷程的新開端,以人類本身的積極品質為研究對象,關注人們的生存與健康發展。(二)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價值。1.實施積極心理治療。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分支,也需要通過心理干預等方式進行心理治療。通過實施積極心理治療,以積極故事和案例為媒介,調動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人們心中的積極暗示,激發人們的正能量,發揮人們的正向潛能,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2.提升個人幸福感。積極心理學是通過對大部分人的心理狀況來指導人們追求幸福。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是關于對心理問題和疾病治療的一門學科,更是積極引導人們發現人生優秀能量的科學。于個人而言,積極心理學可以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予以引導,輕松應對日常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壓力,提高個人的幸福指數。3.提高企業組織活力。積極心理學也可以應用到企業的發展中,在如今的社會壓力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積極心理學進行干預。在積極心理學看來,企業是有助于發揮個人最佳狀態和能力的團體機構。企業通過對員工進行激勵和積極引導,能夠發揮員工個人的優秀能力,創造適合企業發展的內部環境,釋放企業活力和潛力。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品質暴露的問題
(一)部分大學生存在人際關系不和諧,甚至有人際交往障礙的顯著問題。與同學之間的交際是大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環,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往往和同學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是最多的,因此處理好周邊的人際關系,維持與周圍人的人際交往,都是心理成熟的一種體現。然而在現實情況中,大部分的大學生很難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甚至存在交往障礙,這不僅對大學生的日常交往造成影響,而且人際關系不佳會進一步增加大學生心靈的孤立感,壓抑大學生的心理情緒,不利于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二)大學生壓力過大,出現情緒變化落差大,情感容易消極低落。大學生的情感表達也能夠從側面折射出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大學是溝通大學生和現實社會的橋梁,大學生通過各種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的積累,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但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大學生在面對就業、考研升學等方面的壓力也隨之增大,逐漸出現焦慮、緊張、情緒持續萎靡低落,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失衡,個人成長走低[2]。(三)大學生存在人格缺陷,心理年齡不成熟,缺乏合理的引導。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對自己的定位還未從高中階段改變過來,人格方面發展不完善,心理行為和實際年齡的行為表現存在較大差距。進入大學之后,應當盡快催促大學生完成角色轉換,認清自己的實際定位,對于心理落差和個人實際在大學生個人無法做到疏導的情況下,要學會積極向同學及老師進行求助,對大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引導和疏通。
三、積極心理學對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啟示
(一)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大學生的情感發展。積極心理學強調要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情緒,利用人們的積極情緒發展自己。在積極心理學的條件下,通過挖掘學生的積極情緒,發掘學生的優勢,調動大學生的日常興趣與愛好,讓大學生感知日常生活學習的積極面,更好的體驗和享受生活,幫助養成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實現個人情感的完善。(二)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大學生的學習成長。積極心理學主張一個人心理品質的形成是受先天的個人性格和后天的教育引導雙重影響,同時成熟的心理品質也在不斷改變著個人的性格和學習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調整學校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式,增加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暗示,增強師生互動交流,積極引導大學生的學習成長。(三)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大學生適應交往。積極心理學認為所有的積極因素都對個人心理品質的成長發展有著促進作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通常受多方面的影響,要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一方面增強大學生的自信心,豐富大學生的內涵修養,在交際過程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3];另一方面對學校內拉黨結派、故意孤立其他同學的現象進行處理,協調好大學生之間相處的氛圍,幫助處理好大學生之間的矛盾和關系。
四、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途徑
(一)學生自身方面。從學生本身來說,大學生是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的主體,因此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必須從大學生本身抓起,給予足夠的教育、引導和支持。日常中大學生要樹立自信心,學會發現自己日常中的積極表現,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積極與人為善,培養自己的良好品質,提高修養內涵,處理好與同學、老師、朋友之間的關系;學會發現自身周圍學習環境、交友環境和家庭環境的特點,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適應所在環境,汲取周圍環境對自己發展的積極影響;同時需要大學生對自身的實力有具體的把握,明確自己力所能及之處,實現大學生自身情緒感情的成長和完善,實現大學生的個人能力的增長和發展。(二)學校方面。從學校方面來說,學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也是大學生間接接觸社會的渠道,學校在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學校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采用積極心理學的思想進行教學,對學生的課堂情緒予以積極引導,并對學生課堂上的積極表現及時稱贊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學校引進積極心理學的課程教學,增加積極心理學方面的課程規劃,在學校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對大學生日常的心理問題予以積極疏導,同時加強對學生積極心理學的普及和教育,組織積極心理學的社團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大學生耳濡目染,養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三)家庭方面。從家庭方面來說,家庭是個人心理品質形成最開始的地方,父母和家庭環境對于個人心理的健康成長有著深遠且不可磨滅的影響。盡管很多心理品質的形成都與后天的教育和環境有關,但是家庭對個人心理的成長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營造一個良好溫馨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和形成,增強與父母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互動,同時在家庭內樹立正能量的家庭理念,培養積極的家風觀念,能夠積極促進大學生的情感成熟,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四)社會方面。從社會方面來說,大學生是即將步入社會的人才,過去幾年大學校園內刑事案件和自殺案件數量的增多,也讓整個社會和學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關注。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只是關乎學校和學生的問題,也是社會應當面臨應對的問題。建立健全相應的積極心理咨詢和救助機構,對被心理問題困擾的大學生施以援手和幫助;在當前就業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采取積極措施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激發大學生自主創業[4]。積極心理學不僅僅只是對大學生的精神及心理問題進行治療和疏導,也是通過積極的手段幫助大學生提高個人幸福感,發掘大學生內在的潛力。如今社會的發展趨勢畢竟已經無法扭轉改變,但是可以學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上的問題和壓力,實現個人生活質量與社會生活質量的雙向提高,實現人生價值。大學生的心理品質培養問題一直是各大高校、社會密切關注的問題,如今在新時代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條件下,對該問題有了全新的解釋和培養途徑。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需要以大學生本身為著力點,實現社會、學校、家庭的協力合作,積極發掘大學生的積極品質,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幫助大學生建立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大學生的潛能,讓大學生能夠更輕松的應對社會壓力和環境,更好的實現人際交流,實現個人成長。
參考文獻:
[1]欒海清.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路徑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5,19(1):62-65
[2]白琴.積極心理學在高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5):73-75
[3]賈志平,田潔.淺析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7,4(43):262-263
[4]劉雨佳.基于積極心理學探索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10):143-145.
作者:楊春燕 單位:宿遷學院
- 上一篇:意識作為哲學問題和科學課題研究
- 下一篇: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學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