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在精神分裂癥康復的作用

時間:2022-10-12 09:52:23

導語:積極心理學在精神分裂癥康復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積極心理學在精神分裂癥康復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的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都于本院精神科接診的典型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選出,患者治療時間都處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的2年內。將患者病例號碼作為對比小組劃分的依據,兩個小組人數相當。該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較大,有50例患者都為男性,剩余患者均為女性。計算得出該80例患者平均年齡值是(38.5±2.6)歲。將兩組患者的各種基礎資料深入對比,結果顯示不會影響統計學結果。1.2一般方法。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在入院接受康復治療期間均給予基礎康復護理,觀察組的所有患者除了接受基礎康復護理之外,還添加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的系統性心理干預,具體內容簡單整理如下:①興趣培養。通過與患者家屬的有效交流做到對患者個人興趣以及愛好的掌握,然后將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安排符合其興趣的活動,進而將患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提升,借助活動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1];②家庭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家屬保持有效溝通,在溝通過程時要積極主動并且保持耐心,就患者的實際病情與家屬進行交流,并將家屬支持的重要性進行講解,進而患者家屬可以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關心,于患者的身體康復有積極意義;③放松訓練。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與興趣愛好選取可平復患者情緒并適合患者康復的輕音樂進行播放,進而達成幫助患者放松心情并緩解不良情緒的目的,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2]。1.3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都統一輸入SPSS20.0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并用(%)進行表示,P<0.05,表示本次研究可滿足統計學價值要求。

2結果

本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接受相應的康復護理之后其生活水平均得到明顯提升,但是對比之下觀察組患者的緩解情況更加理想,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其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發的重性精神類疾病。精神分裂癥患者通常情況下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其生活質量水平在患病后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自卑心理以及絕望心理[3],對患者身體康復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給予患者康復治療的同時需要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旨在通過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進而促進其身體康復。綜合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可以得出,其包含思想、行為、情感、知覺等不同方面的癥狀,由此可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廣泛性特征。此外,眾多臨床資料顯示精神分裂癥還具有病程較長和復發率較高的特征,不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且情況嚴重時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4]。大部分醫學專家認為積極心理學理論具有較大的主動性,在主動角度對傳統心理學進行探討,進而可以積極改變患者的生活質量,于患者個體積極品質的產生有較大作用,與此同時可幫助患者創造較高的適應能力,進而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5]。

本次研究將兩組患者接受護理之后的生活質量恢復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對比結果顯示,本次研究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理論護理手段的觀察組患者其生活質量改善結果更加理想,相比接受常規臨床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而言具有明顯優勢,P<0.05,表示本次研究的結果符合統計學價值。本次研究得出的結果與以往專家學者的報道結果相同。由此可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康復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理論護理方法可將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升,在護理過程中積極心理學理論為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的基本指導,在其指導下護理人員給予精神分裂癥患者主動性的積極心理干預,在強化患者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將其參與治療的積極主動性進行提高,進而護理效果更加理想。

參考文獻

[1]許媛媛.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康復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7):2674-2676.

[2]陳君鳳.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130-131.

[3]徐敬.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6,10(27):142-144.

[4]焦愛霞.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5):20-22.

[5]吳碧云.積極心理學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研究現狀[J].心理月刊,2019,14(3):195-196.

作者:劉文晉 單位:北京大學心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