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在精神分裂癥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5-31 09:59:45
導語:積極心理學在精神分裂癥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討論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首先確定選擇對象,將其選擇范圍確定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然后確定樣本選擇時間,時間在2017年1月~次年5月,研究分組:將使用基礎常規護理方式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將在對照組之上使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干預的患者設定為實驗組;組別樣本數:每組均為40例。對其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通過對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后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對照組相比之下差一些,組間數據統計學比較明顯。結論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就醫時,通過積極心理學理論干預方式,可使其護理效果大大提升,患者滿意度較高,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理論;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
精神分裂癥的治療難度系數較高,其致殘率亦較高,病情極易往復,不但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而且還對社會造成干擾。針對康復期的患者而言,心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1]。本研究中,筆者選取本院就診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旨在探究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詳情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首先確定選擇對象,將其選擇范圍確定在于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病患者然后確定樣本選擇時間,時間在2017年1月~次年5月,最后研究分組:將使用基礎常規護理方式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將在對照組之上使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干預的患者設定為實驗組;組別樣本數:每組均為40例。實驗組患者中的年齡范圍均在24~65歲,經計算其平均年齡為(45.51±2.37)歲;對照組患者中的年齡范圍均在23~66歲,經計算其平均年齡為(46.01±2.34)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后發現,符合研究的正態分布,可用于本次研究。1.2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基礎常規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引導其正確使用藥物等。實驗組則在此之上采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干預方式,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況,依據患者的情況,制定適宜的康復護理方案。同時將心理干預的目的及必要性等向患者家屬進行說明,爭取患者家屬的支持;住院后7天,對其展開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講座;住院后14~35天,間隔1天,展開1天感恩閱讀活動,組織患者觀察電影及合唱感恩歌曲等活動;間隔3天,展開1次親情、感恩的活動分享,將其自身的感恩故事等進行分享;引導患者觀察勵志方面的視頻,展開真愛生命講座,引導患者養成寫作的習慣,將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情進行記錄[2-3]。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測評,評分采用百分制。非常滿意者為80分及以上者;基本滿意者為60~79分者;不滿意者為59分及以下者??倽M意度=1-不滿意率。1.4統計學方法。以SPSS25.0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以n(%)和(x±s)表示,差異檢驗分別為x2和t,當計算結果顯示為P<0.05,代表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4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的患者為25例,基本滿意的患者為12例,不滿意的患者為3例,總滿意度為92.50%(37/40);而對照組4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的患者為17例,基本滿意的患者為12例,不滿意的患者為11例,總滿意度為72.50%(29/40),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明顯(x2=5.541,P=0.019),存在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3討論
精神分裂癥的致病因素比較繁雜,主要在判斷、分析及理解方面,存有不正確及片面的狀況,特別是在面對應激事件之時,更易呈現偏激、極端的想法,之時患者出現不良心理[4-5]。因而,在對其進行治療的進程中,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其展開健康宣教等講座,可使其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提升,并能提升其治療的信心和積極性;通過組織患者進行感恩分享及閱讀等活動,能夠幫助患者體會到他人關懷的重要;采用勵志視屏及珍愛生命等講座,使患者意識到生命的珍貴,使其回歸社會的信心得以重建,以便實現自我價值[6-7]。通過組織娛樂活動,能夠有效激發患者展開社會交際的愿望,使其能主動參與到外界環境當中,繼而改進其不良心理[8]。
本次研究中也發現,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較高,而對照組較低,結果再次證實了此方式的可行性。綜上,將積極心理學理論干預使用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護理工作當中,能夠明顯改進患者的生活質量,滿意度較高,應被積極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代小林,馮艷.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及有效性評價[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1):78.
[2]梁雪玲,李振超,呂恩瑜.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幸福進取感及健康狀態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9,11(4):339-342.
[3]郝云云,馮偉.積極心理學理論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效果及對心理狀態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3):98-99.
[4]王瑤,金霞.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3):279+288.
[5]顧曉燕,徐國英,顧玲敏,等.積極心理學評估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3):37-40.
[6]何宏.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74.
[7]王學娟.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A5):318+320.
[8]王紅英.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35):43+52.
作者:苗新香 盛延欽 單位:青島優撫醫院
- 上一篇:產業扶貧風險隱患排查自查報告
- 下一篇:傳統文化推動思想道德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