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論文應注意問題
時間:2022-02-11 08:59:00
導語:英語論文應注意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題目過大,面面俱到,缺乏新意
目前談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較多。但大都只列出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定義,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做法,缺乏理論上的創新和實踐指導意義。有許多論點的新意,但缺乏深入的探討,過于膚淺。又如談閱讀,談口語或聽力。這些文章實際上涉及的面很廣,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成為一篇文章。但些文章每個問題只有三、四百字,根本無法闡述清楚。
建議:縮小談論的知題,比如合作學習、學習策略、自己學習、任何開展任務型聽力活動,或如何設計口語任務。應研究一些較少的人涉及的題目。如《中外教師課堂提問策略差異的調查與分析》,民族地區高中外語學習策略》,《多媒體輔助高中聽力教學》,《大班教學的教學原則》,《英語教學中音樂的選擇》,《合作學習》,《創造性思維學習》,《活動的遠見效性現象分析》,《美學問題研究》,《中考命題》等等。
2.文獻引證不清楚,無從查證原文
通常論文寫寫作對文獻引證要求較嚴。文獻引證的目的是讓讀者知道在你所論述的這個題目里,前邊已有了些什么研究,什么觀點,是什么人,什么時間說的,在什么地方以表的這些觀點等等。一般國際外語界的論文大都采用美國心理學會(APA)的論文寫作標準。對于如何使用引文的非常嚴格的規定。這同時也是對他人知識的尊重。目前大多數英語都是的論文在引文方面非常混亂。
建議:一定要在引文人名后注明年代。在后面的參考書目中注明作者的名字,文章的題目,發表的雜志名稱或書名,出版社的名字等。如無文獻索引,一般不能接受。
3.研究方法不清楚,經驗議論缺乏研究成果的支持
如果是研究成果,應說明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有若干種,常用的有調查研究,(準)實驗研究,個案研究,人種學研究等。研究范圍可大可小。個案研究往往只是觀察自然的現象。調查研究通常通過問卷,并對問卷的結果做分析。然后得出結論。訪談然后分析。
目前大多數和的實驗研究不夠嚴謹(實際上是準實驗研究),缺乏科學的證明。
建議:應寫明研究的基本情況:如試驗的方法,實驗班、對照班,過程,時間,各種詳細的情部及其他變量。
4.結論缺乏科學依據,或過度概括,或評價工具和評價方法沒有附錄
有關實驗研究通常是通過測試,證明沉重成績有提高。但測試的題目通常沒有附上。因而讀者對題與測試的效度、信度、內容、方法均不清楚。因此結論也往往令人懷疑,缺乏說服力。
有此結論只適用于某一類人群,不能過度概括,如研究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就只能說是適合這一類學生。
結束語時應注意結論不能過大,過于概括。慎用:“總之…”,“通過實驗,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才能…?!蓖ㄟ^調查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68.3%上升到××,“學生興奮的從××上××%…“。
通過實驗,教師深深地體會到…“,“極大地提高了…”,“深受教師的喜愛”,“這種方式可以大面積解決…”
5.空泛議論,經驗之談,自造概念
論語忌空泛議論,只談感想和經驗。相當一部分只是就某個題目談自己的做法,然后便匆匆下結論,“實踐證明…”,“我深深體會到…”,“總這…”。
定義不清楚,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或自造概念。如什么是“語言習得”,什么是“學習”。引用的要注明源于何人的說法,出處在何處,其他人還有何定義,均應注明。
建議:多做實證研究,可以是一節課的個案研究,也可以是實驗研究,或某一特定人群的研究。可以研究的課題可以是大的,如任務型語言教學中的某些方面,如合作學習、學習策略、自主學習、聽力任務的設計、如何教詞匯和語法、閱讀任務的設計。還可以更小一些,如怎么開展“大腦風暴”(brainstorming)活動。怎樣開展同伴評價(peerassessment)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