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翻譯差異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05 05:21:00

導語:英漢翻譯差異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漢翻譯差異研究論文

在系統功能語法中,銜接是語篇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銜接分為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銜接在本質上是語篇語義的有形網絡,它是語篇內句子間的線性關系的表達和物質映現,為語篇的連貫提供了基礎。照應銜接作為語法銜接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語篇建構中起著重要作用。英、漢人稱照應銜接在語篇建構中的體現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研究人稱照應在英漢語篇中的不同體現,以及英漢語篇翻譯中人稱照應銜接的轉換對于英漢語篇翻譯具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語篇翻譯觀

語篇是超句子層面的語言單位,不是句子的任意組合和簡單堆砌,它是一個完整的語義整體。語篇內各句子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表現出深層次的邏輯語義關系,即連貫性。銜接是語篇的重要特征,語義連貫是構成話語的重要標志。語篇翻譯過程,從很大程度上講,就是語篇連貫的識別與重構過程。

英國語言學家卡特福德認為,翻譯是:“把一種語言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種語言中與其對等的篇章材料來替代?!惫P者認為,語篇翻譯的對等,不僅是原語與目的語在語篇意義層面上的對等,從一定意義上講,還是原語與目的語在語篇連貫上的一致性和語篇結構的完整性,盡管影響和制約英漢語篇連貫的內、外部因素不盡相同。

在語篇翻譯中,譯者既是原語語篇的解讀者,又是目的語語篇的生成者。譯者,作為原語語篇向目的語語篇轉換的的實施者,首要的任務是解讀原語語篇的銜接機制和連貫,然后在語篇翻譯轉換過程中,按照目的語語篇的銜接機制來重構目的語語篇,使之流暢、連貫、統一。

二、英漢語篇照應銜接比較與差異

銜接,從語篇生成的過程來看是組句成篇必不可少的條件,從業已生成的語篇來看是語篇的重要特征之一。(李運興,2001:132)照應是語篇中一個成分用作另一個成分的參照點的語言現象,它使語篇內的代詞與所指成分之間建立起照應連續體,形成照應銜接紐帶,從而有助于語篇的連貫。語篇語義的銜接和連貫是語篇主題發展的一個側面,而語篇語義單位的線性化過程則是語篇主題的發展過程,因而,銜接和連貫是語篇主題在展開過程中需要的連接機制和關系紐帶。

語篇分析理論一般把照應分為三大類: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和比較照應(Halliday&Hasan,1976:29)。人稱照應,即用代詞復指上下文中出現的名詞的一種手段,其作用是在代詞與上下文中的名詞間建立起語義聯系,從而形成語篇上下文的連貫。在英語中,照應的使用頻率遠高于漢語。(左巖,1995:37-42)相比較而言,英語語篇中更多地使用代詞指代前面出現的成分,而漢語代詞的使用頻率較低,甚至有時出現“零指代”現象,即語篇前后意義的連貫在語篇中自然形成,而未使用銜接詞。例如:

WhenIwasfourteen,Iearnedmoneyinthesummerbycuttinglawns,andIhadbuiltupabodyofcustomerswithinafewweeks.在這個語篇中,人稱代詞“I”的高頻使用,形成了語篇的照應銜接鏈,使語篇連貫起來。

我掀開簾子,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O瘦瘦的蒼白的臉,O凍得發紫的嘴唇,O頭發很短,O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O光腳穿一雙草鞋,O正在登上竹凳去摘墻上的聽話器,看見我似乎吃了一驚,O把手縮了回來。在這個語篇中,人稱代詞的所有格和人稱代詞(我、他)多處省略,出現“零指代”現象,但語篇依然是連貫流暢的,毫無突兀之感。

此外,英語的人稱照應在漢語語篇中還常常表現為詞匯銜接——人稱代詞以名詞或名詞的近義詞等方式出現在語篇中,以避免重復;同時,這些名詞的同義詞或近義詞構成詞匯銜接,盡管語篇銜接的方式和性質發生了改變,但這種變化是符合目的語行文習慣的,最終還是有助于語篇的連貫。試比較:

Itiswellthatthecommonestfruitshouldbealsothebest.OfthevirtuesoftheorangeIhavenotroomfullytospeak.Ithaspropertiesofhealthgiving,asthatitcuresinfluenzaandestablishesthecomplexion.Itisclear,forwhoeverhandlesitonitswaytoyourtable,buthandlesitsoutercovering,itstopcoat,whichisleftinthehall.Itisround,andformsanexcellentsubstitutewiththeyoungforacrickethall。

很幸運,這種最普通的水果恰恰是最好的水果。論其優點,難盡其詳。柑橘有益于健康,比如,O可以治療流感,O滋養皮膚。柑橘干凈衛生,不管是誰把它端上餐桌,也只觸到它的表皮,亦即它的外衣,吃完以后便丟在餐廳。柑橘是圓的,孩子們拿它當板球玩是再好不過了。

從原語和目的語語篇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原語語篇中的人稱代詞“it”在目的語語篇中譯為“柑橘”,由此,原語語篇的指代銜接orange—it—it;變成了詞匯銜接(同詞復現)柑橘—柑橘—柑橘,語法銜接變成了詞匯銜接,這種轉換是符合目的語語篇建構規范的,使目的語篇指代清晰、簡繁得當,行文流暢。

因此,就語際轉換,特別是英漢語篇翻譯而言,人稱照應是最具實踐和理論價值的語言現象。

三、英漢語篇翻譯中人稱照應銜接的等效處理

如前所述,英漢語篇中照應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這為英漢語篇語際轉換、實現目的語語篇銜接和連貫、從原語到目的語語篇的等效翻譯提供了可能;同時,英漢語篇中照應銜接又存在著差異性,這又為英漢語篇語際轉換,實現語篇等效翻譯提出了挑戰。了解、熟悉英語語篇中的照應銜接結構,對于把握原文脈絡,正確理解原文中的指代關系乃至全文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同時,由于英漢語語篇中照應銜接結構的差異,譯者還需把握漢語語篇中照應銜接結構的特點,以目的語的語言規范、語篇銜接和連貫的特征,重構語篇的照應銜接,實現從原語語篇到目的語語篇的等效翻譯。例如:

Thinpeoplehavealonglistoflogicalthingstheyarealwaysspoutingtome.Theyholduponefingeratatimeastheyreeloffthesethings,soIwon’tlosetrack.Theyspeakslowlyasiftoayoungchild.Thelistislongandfullofholes.Itcontainstidbitslike“getagriponyourself,”“cigaretteskill,”“cholesterolclogs,”“fitasafiddle,”“ducksinarow,”“organize,”and“soundfiscalmanagement.”Phraseslikethat。瘦子總是滔滔不絕地給我開出長長的單子,講述符合邏輯的事,O掰著手指一件一件地數著,恐怕我跟不上,O說話很慢,好像我是個孩子。單子很長,充滿漏洞。O盡是些諸如“管住自己”、“煙卷殺人”、“膽固醇堵塞血管”、“非常健康”、“井井有條”、“組織起來”和“健全的財政管理”之類的趣談。

對比這兩個語篇,我們可以看出,英語語篇中出現了兩條照應銜接鏈:thinpeople—they—they—they;thelist—it,它們構成了指代明晰的人稱照應銜接鏈,形成了語篇的語義連貫性。在目的語語篇中,原語語篇中的人稱代詞指稱被轉換為“零式指稱”,語篇語義連貫,符合目的語語言規范。又如:

Theywalkedupfromthebeachthroughameadowthatwassoakingwetwithdew,followingtheyoungIndianwhocarriedalantern.Thentheywentintothewoodsandfollowedatrailthatledtotheloggingroadthatranbackintothehills.Itwasmuchlighterontheloggingroadasthetimberwascutawayonbothsides.TheyoungIndianstoppedandblewouthislanternandtheyallwalkedonalongtheroad。

他們一行跟著提著燈籠的印第安小伙子離開湖灘,O走進一片被露水打濕的草地,然后O進了一個小樹林,在沿著一條小路朝通往山里的運木材的大路走去。路兩旁的樹木已被砍伐,大路顯得亮堂多了。年輕的印第安人停了一下,吹滅O燈籠,然后大家沿著大路繼續向前走去。

對比這兩個語篇,我們可以看出,英語語篇中出現了兩條照應銜接鏈:they—they—they;theyoungIndian—his,它們構成了指代明晰的人稱照應銜接鏈,形成了語篇的語義連貫性。在目的語語篇中,原語語篇中的人稱代詞指稱被轉換為“零式指稱”和詞匯銜接(同義詞),語篇語義連貫,符合目的語語言規范。

四、結語

照應,作為語篇的一種重要銜接機制,對于語篇連貫有重要作用。照應在英漢語篇組織銜接中出現的頻率、發揮的作用不同。了解人稱照應在英漢語篇銜接、連貫的作用,實現英漢語篇的等效翻譯,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