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語音學習策略調查

時間:2022-03-15 04:39:00

導語:大學英語語音學習策略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語音學習策略調查

[摘要]本文借鑒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系統,對大學生在語音語調的學習中運用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等學習策略調查,分析在高校擴招后,大班教學條件下,學生在語音語調學習方面的學習策略使用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以求在教學工作中得以借鑒。

[關鍵詞]語音語調學習策略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師資力量相對不足,各高校紛紛采取擴大班型即大班授課的方式來緩解這一矛盾。我國由于學習者眾多,英語教學一個班都在30人以上。由于教學班太大,學生英語水平良莠不齊,教師的講解不能有效地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少有學生考慮如何運用更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自己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不正確的語音及發音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他們英語水平的提高。在大班型的英語課堂上,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語音語調進行訓練,也實現不了對每位同學的發音錯誤進行糾正。同時,大班上課的學生課堂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秩序易松散,大部分學生又對語音學習不重視,造成學生語音方面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英語大班教學的現狀和語音語調教學的種種難題,筆者認為學生應該采取自主學習的方法來提高英語語音語調技巧,并且運用適當的學習策略,來彌補大班授課帶來的不足。

二、理論背景

從20世紀70年代起,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家和應用語言學家的關注。研究結果顯示,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習成績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Rubin(1987)認為,“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自己構造并直接作用于學習過程,旨在促進學習者語言系統發展的策略?!監xford根據策略與學習材料的關系,把學習策略分成直接策略與間接策略兩大類。直接策略與間接策略相互支持與補充。直接策略分3種: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間接策略也分3種: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會策略。這6組策略又被分為19項。整個學習系統包括62條策略。

本項研究借鑒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系統,分析在大班教學條件下,學生在語音語調學習方面的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由于學習策略研究常常需要學習者自己去分析其學習過程,這就會幫助學習者去計劃和評估自己的學習,對學習負起責任。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從而形成自主的學習習慣。

三、調查設計

本次調查是為了研究目前在大班教學情況下,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語音語調過程中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調查對象是本校2006級(大二)的某班級學生,有效問卷為27份。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來完成,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情況調查,第二部分為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在參考美國著名應用語言學家Oxford編制的語言學習策略問卷的基礎上自行設計,這里將語音語調的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社會策略和情感策略五個類型,每個類型設計若干問題,共25個問題。問題的評分采取5點記分法。本調查所采用的測量工具是在Oxford(1990)編制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簡稱為SILL)的基礎上,做了稍許修改的5級里克特式量表。每個問題以其影響程度大小分為“從不、很少、有時、經常、總是”5個級別,分別計1、2、3、4、5分。

具體的統計過程包括:(1)同級各種策略的運用頻率(平均值和標準差);(2)根據不同的策略作為變量,得到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策略和學生使用使用頻率最低的策略。

四、調查結果

調查結束后,對數據進行了統計,其結果如下:

上圖表明,學生在語音語調學習中,其學習策略屬于“中度使用”,這說明他們已經形成和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學習策略,但還不善于有效地運用他們來提高學習效果。五類策略中,社會策略(M=2.11)和情感策略(M=2.08)使用的頻率最高,元認知策略(M=2.06)其次,認知策略(M=1.96)和補償策略(M=1.76)使用的頻率最低。

五、討論分析

具體分析,在情感策略中,25%的學生能夠經常自覺地克服語音語調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感,自我鼓勵,與同學合作學習;38%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夠經常感到成就感。在社會策略中,主動與同學交流學習語音語調技能的體會和感受,課堂上主動講英語的占16%。在元認知的策略中,30%的學生能夠經常確定學習語音語調的目標,制定學習語音語調的計劃,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自己的語音語調學習進行自我監控。就認知策略的運用情況看,學生多用聽磁帶和看英文電影并模仿其發音的形式進行語音語調練習。補償策略使用的頻率最低,僅占11%。

研究表明,在學生熟悉的知識領域,學習者不僅能自發的形成學習策略,而且能有意識的培養策略。這說明在大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自我依靠能力等方面相對發展穩定。但是,在智力、語言天賦、認知風格、學習動力等個人因素方面仍存在著差異,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自主的,系統的發展和使用英語學習策略,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

六、啟示與建議

有效的學習策略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也是決定學生能否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教師主講和學生自學相結合,課上督促檢查和課下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精確地灌輸必要的語音理論知識,增加語音語調技能的訓練機會,培養學生的口語水平。還要幫助督促學生將課上的語言環境延伸到課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語音語調,盡可能完成以下教學任務:

1.讓學生多聽標準音,如看原聲英文電影,聽英語新聞(VOA,BBC)等。把聽音辨音和語音語調學習有機結合,做到聽說互動。

2.學習語音語調重在實踐,讓學生多聽、多感受、多模仿、多練習,在真實情景會話中鞏固和提高語音語調。

3.循序漸進,注意做好由易到難,由慢到快,由詞到句,由準確到流利的自然過渡。

七、結束語

通過本次調查,筆者認為教師必須研究分析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對使用頻率較低的策略要反復強化,使其自覺使用這些策略。要培養學生學會選擇策略,即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地點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要培養學生綜合使用各種策略,即在學習某一特定內容時,綜合使用幾項相關策略,以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

本次調查中,雖然被調查的人數不多,但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班教學條件下,英語教師在語音語調教學中可以借鑒此結果,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積極、正確的使用學習策略,提高對語音語調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M].NewYork:NewburyHouse,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