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在成人英語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1-18 10:00:42

導語:認知心理學在成人英語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認知心理學在成人英語教學的運用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世界各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這有效推動了國家的發展,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應用英語能力成為國際交流的必備條件,除全日制英語教育外,成人英語教學為已畢業或者工作多年的人群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為切實提升成人英語教學的能力,認知心理學成人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顯得意義重大。

[關鍵詞]認知心理學;認知反饋;認知策略;成人英語教學

成人英語教學由于教學對象的受教育程度、年齡、學習能力等各有不同,英語基礎顯得參差不齊,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隨著學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不同學科不再是單獨的分支,學科交叉的現象愈發常見,有學者提出將認知心理學中的相關理論成果運用于在成人英語教學中,這不僅有助于我國成人英語教學突破原有桎梏,同時也為其他課程的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借鑒作用。

一、認知心理學理論探討

(一)認知心理學的概念。20世紀60年代,認知法逐步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這一理論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在現代語言學、信息加工理論的影響下,認知心理學逐漸發展起來。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認為,人類的語言有其具體法則,在學習某一種語言的過程中,單純的模仿式學習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對其中的語法規則進行深入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創造,以生成更多的語言。美國認知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奧蘇伯爾對學習的本質進行了闡述,他認為學習是一個認知結構主動形成并進一步整合的過程。基于以上理論,英語學習實際上是對語言進行認知的、需要進行一系列組織與再整合的復雜的心理過程,是一個具有明確目的性、主動性的、策略性的學習過程。(二)認知心理學在成人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簡單來說,認知心理學是對人類認知過程心理活動機制的研究與揭示,其對信息的獲取方式、儲藏手段、加工及使用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用以解釋人類認知過程中行為、言語、心理的變化。認知心理學為成人英語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實際的應用中,認知心理學對學員的語言理解及應用能力進行了重點的培養,對以往英語學習死記硬背的狀態進行了有力的打破,對學生的智力應用進行了重點關注,在此理論指導下,學員的語言能力及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成人英語教學效果也愈加顯著。(三)認知心理學下成人英語的認知策略。認知心理學認為,人類在認知某一事物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與策略性,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心理結構作為支撐,而在對英語的認知活動中涉及語言的感知、詞義的猜測、語境的推理以及語言形式的歸納與分析等,就是認知策略。若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能力,前提條件就是感知,如果沒有感知,理解便無從談起;而感覺器官在感知英語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視覺、聽覺等感官的結合下,英語語言的基本信息為學員所感知與推理,從而起到了基礎的語言輸入的作用。但是英語學習不僅限于此,若要形成深入的理解,達到語言的靈活運用,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因此,學習英語完整的過程應該包括語言材料的獲取與分析、分類與加工、總結與升華。

二、我國成人英語教學的心理特點

(一)年齡分布跨度大。針對成人教學,無論是形式多樣教學活動,還是成人高等教育,均具有其共性,即涵蓋了各個年齡段的學員,既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也有工作多年的人群,不同學員間的年齡跨度甚至超過了十歲。由于學員間年齡的差異,英語基礎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有的學員可能經過高等教育的學習,其英語水平達到了英語四級的水平;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多數學員的英語基礎薄弱,甚至音標認識不全的學員也不在少數。這為成人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造成了極大的挑戰。(二)畏懼心理常見。在成人英語教學中,成人學員在學習時面對困難時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由于語言習慣、發音方式等不同,在學習時經常出現發音不標準、語句難理解、對話聽不懂等問題,這些困難常使一些基礎不足的學員半途而退,以眾多理由為自己的退縮找尋解釋。因此,成人英語教學中需要對成人的自身特點進行精確的分析,比如成人學員相比青少年,對新知識的接受、記憶、模仿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成人學員經過長期的學習,對新知識的理解、概括具有一定的優勢。將認知心理學應用于成人英語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學習目標明確。成人之所以會繼續英語知識的學習,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比如為了職稱晉升、為了留學、為了更好地薪資待遇等,他們通常已經參加工作,在學習英語時已不再像中學生那樣注重詞匯、語句的積累,而是更加重視英語學習的實用性能,希望花費最少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效果,希望能夠將所學知識最大化的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成為成人英語學習最大的特點。成人的生理、心理已經逐漸成熟,其學習能力已經達到一定穩定的時期,記憶形式主要為意識記憶,對于與他們有關的、與自身需求吻合的信息,他們會給予較高的關注,并進行有意識的記憶。因此,在成人英語教學中明確這一特點,將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四)知識遺忘現象常見。由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知,人在學習與認知新的事物之后,遺忘現象會顯著地表現出來,尤其在初期,遺忘現象更加明顯,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遺忘速度逐漸減慢。成人學員已經脫離學校,步入社會,在生活、工作、家庭等多重壓力下,其學習時間以及精力受到了極大的干擾,大腦皮層在新事物的沖擊下,將形成大量的興奮灶,但卻很難永久保存下去,遺忘速度相對較快。因此,在成人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引導學員及時進行新知識的強化、啟迪學員對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從而使大腦皮層的神經突觸得以構建,神經聯系得以鞏固。

三、認知心理學在成人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明確成人學員的認知心理規律。認知心理學應用于成人英語教學的過程是對學習進行認知的過程,是對如何有效進行語言加工及信息利用的解答。人類經過漫長的發展,在與自然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逐漸形成了不同的語言種類,這是人腦對抽象的、潛在的信息進行的具體的認知與體現,同時也是對生活中事物的具體反映。因此,成人學員在學習英語時,要對大腦的認知機制進行充分的掌握,對英語這一語種的內在規律與表達方式進行認知,對英語中涉及的詞義、語法、發音等構成整個語言系統的要素進行詳盡的探索與剖析?;诖?,教師在成人英語教學中需要合理調整教學結構,根據學員的不同認知水平及認知規律進行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由淺入深,由簡入難,逐步遞進,使學員能夠真正達到靈活應用英語的能力。(二)關注成人英語教材中的情境特征。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材料以程序化的、情景化的方式為學生展現,并引導學生對情景中具有特色的地方加以關注,以達到快速的、深入的了解教材的目的,這一過程實際上對語言符號信息的加工。認知心理學認為,要使學員在接觸英語語言時能夠對其內容、實質、內在規律以及相互關系進行深刻的理解,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實踐與體驗,通過回歸生活實際,獲取最直接的語言應用經驗,這對學生理解、記憶英語知識大有裨益,將會有效對抗遺忘現象。比如,在學習用英語交流緊急事件的描述上,除了教材內容,可以讓每一位學員描述身邊切實發生的緊急事件及感悟,并組織趣味搶答,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讓學員在活動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應用英語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三)重視成人學員認知方式的差異性。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方式可分為兩種,即場依存性與場獨立性。場依存性是指在信息加工時偏向于外在參照,自我概念相對不足,因此,認知方式以場依存性為主的學員,在教學活動中接受批評時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場獨立性是指在信息加工時偏向于內在參照,自主性較強,因此,認知方式以場獨立性為主的學員,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根據需要對知覺或表象進行改組,以符合或完成相應的任務。由此可見,同樣的教學方式,對應不同的學員會造成不同的教學效果。根據這一理論,教師需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員采取多樣化的教學任務。比如,在學習詞匯時,針對較年輕的學員,可通過實物展現的方式為其提供直觀的印象,加深其學習印象,而年齡稍大的學員,由于其理解與總結能力較強,可引導其進行充分的聯想與整理,從而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四)注重成人英語教學的認知反饋。在成人英語教學活動中,將學員的英語學習進度、學習效果告知自身稱為認知反饋,這是一種知道結果的學習方式。認知反饋可分為內在反饋與外在反饋。一方面學生從外界獲取語言信息以掌握相關概念,另一方面,學員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信息提出反饋。學員的反饋可以為教師教學方案的制定、教學方式的調整起到信息的校對作用。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成人英語教學中的信息傳遞效率,并對其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高效的、及時的認知反饋機制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董曉慧.試用認知心理學“雙碼”理論探析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5).

[2]彭白羽,田紅寧,王垠.從認知角度下的翻譯單位與翻譯效率看翻譯教學[J].科教導刊(下旬),2015(9).

[3]舒婧,舒麗蘋.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差異性教學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8).

[4]張恩秀,郭曉輝.“互聯網+”背景下基于自我效能的成人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8(12).

作者:陳蕾菁 單位:韶關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