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

時間:2022-07-12 10:54:01

導語: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開展育人工作過程中,課程思政已經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從宏觀層面來看,想要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高職院校領導要對如何高效開展課程思政問題給予足夠重視。英語知識點具有很強的思想性以及人文性,因此成為滲透思政元素的理想切入點。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英語教材內容中的隱性思政元素,并嘗試將思政元素融合到實際教學中,通過這種方式全面提升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的融合度,讓高職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政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以及價值取向,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養,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具有高專業技能以及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的青年人才。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英語;育人功能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能否順利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是衡量高職院校教學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高職院校管理者以及英語授課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英語課程特點,嘗試將英語教學工作與課程思政相結合,針對英語教學內容中所隱含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將這些思政元素滲透在實際英語教學工作中,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為高職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高職英語課程特點介紹

從高職院校教學結構來看,英語是一門必修的基礎學科。英語教學活動貫穿整個高職學習階段,具有授課時間長、覆蓋面廣等特點,因此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以及教學內容對高職學生會產生很大影響。針對這一特點,高職院校在開展課程思政活動時,就要充分利用英語教材內容中豐富的文化元素以及思想觀念,讓高職學生在了解英語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實際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很多高職學生通過英語教材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西方思想之后,其初步形成的價值觀以及意識形態會受到影響,而這種影響具有很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能夠幫助高職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其受到某些思想影響而產生思維混亂,影響思維認知。針對這一問題,高職院校管理者以及英語教師必須將立德樹人作為英語教學基礎目標,將思政元素與英語教材內容相結合,同時培養高職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批判性思維,通過這種方式讓高職學生獨立自主地分辨教材中各種國外文化元素以及思想理念,兼收并蓄,去蕪存菁,以開放包容的狀態學習各種先進思想以及思政教學內容,讓思維變得更加成熟[1]。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具體方式

英語教學與思政元素的結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無法畢其功于一役。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根據高職學生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方式。本文以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院使用《新生代英語高級教程》教材,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該校英語教師嘗試從多個維度,全面落實思政元素與英語教學活動的融合工作。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隱性思政”元素

從屬性方面來看,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英語教材中涉及大量文化、思想方面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隱性思政元素,透過教材表象來解構其內部蘊含的思政知識,讓高職學生能夠以更多元的角度來審視英語教材內容。想要做到這一點,相關教師就要在備課過程中,對教學內容中隱含的思政知識點進行高度提煉,同時結合高職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靈活調整教學思路以及教學節奏,使得思政元素能夠自然而然地融入課程體系當中,讓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政教育[2]。例如在學習“Howmuchistherent?”一課的時候,英語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對課文進行全面分析,一方面需要劃定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并明確教學目標“Togetstudentstotalkaboutthemaintopicofthisunitinacomfortableandrelaxedmanner”,避免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之間出現偏差。另一方面,教師需通過對題目的引申開展思政教育。在講到知識點“sharingeconomy”時,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延伸出“合作共贏”“團結共進”等話題,在課堂上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使用英語對這些話題進行討論,在鍛煉高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同時,讓高職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合作共贏”“團結共進”的重要作用,完成思政元素在英語教學工作中的滲透。

(二)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設計環節

實際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從教學設計環節入手,將思政元素與課堂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實際開展教學設計工作時,相關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思考如何滲透思政元素,確保思政元素與英語教學內容環環相扣、相互襯托[3]。一方面,英語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設計方案進行大膽創新,嘗試站在思政教育角度思考教學內容并設計問題,可以通過設置一個涉及思政元素的思考討論題,將其作為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引入點。另一方面,教師在選擇教輔材料時要有側重點,多選擇一些具有豐富思政教育內容的教輔材料,在對課本充分補充的同時加入更多的思政元素,讓高職學生意識到,想要學好英語學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思政知識基礎。這種引導方式能夠讓高職學生真正意識到思政知識的重要性,讓其能夠在課后主動學習思政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4]。

(三)豐富教學形式

除對教學環節以及教學節奏進行合理設置之外,英語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與拓展,例如在英語課堂上組織小型辯論會,或者組織高職學生排演英語話劇,在設置辯論會辯論主題或者英語話劇主題時,巧妙融入思政元素,通過對教學模式的豐富,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并且讓高職學生能夠意識到,思政元素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5]。例如在談論“Beingontimeisveryimportant”話題時,教師可以根據該題目,在班級中舉辦一場小型辯論會,在設置論題時融入思政知識,例如將“Whethertobelatedependsonthereason”作為辯論題目,讓高職學生們圍繞該題目分成正反兩方,用英語進行辯論。該題目涉及一項重要的思政內容———守信,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不守時算不算不守信”“守信必須要守時嗎”這些問題進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對“守信”有更為深入的認知,并逐漸形成自己對于“守信”原則的獨特理解,利用辯論會的方式,將思政內容與英語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高職學生討論思政內容就是在鞏固基礎知識,學習英語知識時也是在接受思政教育,形成良性循環。

(四)巧用信息化技術

課堂教學時間較為有限,想要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需要教師長時間維持思政元素與英語教學的融合。這種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就要積極引入信息化技術,借助信息化技術構建全新的新媒體教學平臺,并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新溝通路徑,通過這種方式,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在空間以及時間方面的桎梏。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師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騰訊微博以及校園官方網站上面視頻學習資料,借助微課的形式,錄制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在教學視頻中,教師可以圍繞思政元素搭建教學框架,并在框架中填入各種英語知識點。高職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在接受思政教育,且這種微課教學模式能夠幫助高職學生在頭腦中搭建有關思政知識的完整框架,讓高職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知識過程中,也能對思政知識進行系統性學習,幫助高職院校順利完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此外,借助信息化技術,英語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實時溝通。在溝通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入思政元素,通過分享個人在工作中的經驗,讓學生們意識到,擁有良好的思政素養對于日后開展工作有著重要作用。與傳統溝通模式相比,借助新媒體平臺開展師生之間的溝通活動更為靈活自由,有利于緩解高職學生的緊張情緒,讓高職學生能夠在與教師交談過程中真正敞開心扉,訴說自己在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煩惱[6]。教師需要以思政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利用思政知識來分析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進一步強化思政教學對高職學生成長所起到的正面影響。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聯網信息數量龐大,其中包含一些落后、錯誤思想,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讓高職學生對網絡中的各種思想與觀念能夠獨立進行客觀分析,用思政知識武裝高職學生頭腦,確保高職學生始終能夠堅守正確的價值理念。

三、結語

高職英語教學活動與思政元素的融合,是推進“課程思政”在高職院校中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高職院??赏ㄟ^巧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形式以及深入挖掘教材中“隱性思政”元素等方式,確保思政元素與英語教學內容之間的深度結合,讓高職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接受系統的思政教育,為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養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陳杰.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實施理路[J].思想理論教育,2021(04):70-73.

[2]盛騫瑩,張波,張文清,等.課程思政融入分析化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OL].大學化學,2021(04):10-13.

[3]易鵬,王永友.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邏輯起點和實踐指向[J].中國電化教育,2021(04):54-58+66.

[4]趙海月.“大思政”育人為本意涵研究———以管理學門類“課程思政”的建構為例[J/OL].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02):47-53.

[5]許淑琴,邱暉,孟驚雷.高校本科課程思政建設路徑與機制[J].高教學刊,2021(11):193-196.

[6]全小燕.融合課程思政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J].對外經貿,2021(03):131-133.

作者:王少華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與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