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椅的構成美藝術論文

時間:2022-11-18 04:53:00

導語:官帽椅的構成美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官帽椅的構成美藝術論文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具有傳統文化的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它經歷漫長的歷史發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藝術文化。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當中的一顆明星,更是令人矚目,嘆為觀止。那顆明星便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家具。

關鍵詞:官帽椅傳統工藝家具

一、我國傳統家具官帽椅

在中國傳統家具的椅子中,官帽椅以其夸張舒展、體形高大的特點而著稱。官帽椅是宋代定型的一種椅具,它的這一名稱,也是因為其形狀酷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來。從官帽椅造型側面看,扶手同帽子的前部相似,椅背同帽子的后部相似,在線條處理上,椅面、椅腿、橫檔基本上做直線處理,從功能上考慮,椅背略做彎曲,變呆板為靈動。官帽椅是中國明式家具中的經典類型之—,它具有明式家具線條洗煉、造型舒展、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的特點。同時官帽椅的形態典雅、端莊,它蘊涵了—種儒雅的文人氣質,它形似官帽也正是“樂觀人世”的思想表現。

二、官帽椅中“線”的藝術

“線”是一種幾何學名詞。在現實生活中,絕對孤立的“線”是不存在的。而符合“線”的集合意義的物體與現象,卻十分常見。在官帽椅的構成關系中,除座面與靠背板以外,其余所有的構件都表現為某種“線”的狀態。官帽椅中的所謂的“線”是指搭腦、椅腿、扶手、聯幫棍以及鵝脖等部件。而且,官帽椅中的“線”有長有短、有曲有直、有方有圓、有粗有細,變化極為豐富。雖然,不同部件所表現的“線”的狀態各不相同,但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卻次序井然、條理清晰。因此,官帽椅中的“線”既是對比變化的關系,又是和諧統一的關系。官帽椅中的“線”彼此作用、相互映襯,構件了官帽椅的整體形態特征。如:素官帽椅,它的搭腦、椅腿、扶手、聯幫棍等幾乎都為直線形式,而且,這些單純、明朗、挺拔的直線與光潔、素雅的整體形態特征。而彎材官帽椅,則是通過對不同曲線構件的使用,成就了它柔婉、飄逸的整體形態。

三、官帽椅中“中和”審美觀的體現

儒家金典《中庸》中提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之美是中國古代藝術創作的終極追求。所謂“中”,是指矛盾雙方都在自身應有的適度內發展,沒有過或不及的缺陷,而使矛盾處于平衡和穩定的狀態之中;所謂的“和”,是指藝術內容、藝術情感、藝術形式、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內部因素適度發展,結構和諧的美。官帽椅是中軸對稱的構成形式,搭腦、靠背板搭腦、座面搭腦、券口牙字以及踏腿檔都處于一條中軸線上,而且,其他各構件也都以這條中軸線而準,按水平方向對稱。由于官帽椅的整體結構尊崇堆成的原則,因此,它就能取得較好的視覺平衡和自身穩定,同時還增強使用者心理上的安全感。官帽椅具有溫潤如玉額表面質感。古人將玉視為“中和”美學思想的化身,而玉具有溫潤的質感。因此,溫潤如玉也就成為了中國古代對工藝品質感的審美標準。

四、官帽椅中“美的效用說”的體現

物體效用的完備,能使它的美更真切、更廣泛。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美學家休謨提出了“美的效用說”,他說“能使一片天地產生美感的莫過于它的肥沃豐產,這是任何裝飾或者位置的優點不能比擬的。”由此可見,一把椅子的美感也取決于它是否能滿足人坐的行為、坐的舒適、坐的健康。人在坐姿時,重量從腿部和足部轉移到臀部和股部,有時重量也分布在臀部和頭部。在官帽椅中,與之對應的部件分別是:座面、扶手、塔腦于靠背板的組合,它們都反映出上述肢體的形態特征與基本需求。官帽椅的各個部件以及它們之間的構成關系充分反映了人坐的行為的需要,是以人為本的設計典范,它不但能滿足人坐的行為需求,而且能使人坐得舒適、健康。官帽椅的各個構件的功能設置以及它們之間的尺度關系,使椅子的功效得到充分展現,并且使官帽椅具有一種超越表象以外的功能美,這也正是“美的效用說”的思想體現。

五、官帽椅中“技術美”的體現

明式家具是中國傳統家具發展的巔峰。明式家具不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也表現出高超的技術水平。在家具結構技術方面,明式家具做到了結構上的合理化與造型上的藝術化的高度統一。這使明式家具具有方中有圓,拼接無縫、平整光滑的形態特征。甚至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沒有這一系列高水平的技術支持,也很難成就明式家具的藝術影響力。因此,明式家具也蘊含著豐富的技藝美學思想。而官帽椅所表現出的“技藝美”,也是顯而易見的。

六、結語

家具是實用品與藝術品結合的綜合體,使用性是其第一要素,在滿足使用的同時,我們不能遺忘其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即用藝術的手法來表達它的形式。明式家具中的官帽椅就是把兩者成功結合起來的優秀典范,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