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的教學藝術思索
時間:2022-02-23 07:36:00
導語:初中數學的教學藝術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于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和藝術性的情感之中.當學生的精神處于興奮狀態并展開數學學習活動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在追求與探討中發展數學的思維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而數學的特點是抽象、嚴謹、應用廣泛.數學教學實踐證明,愈是抽象“乏味”的教材,愈需要教師以教學的藝術來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的藝術,引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1.用數學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新的課題
思維始于問題一般來說,問題設置于課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使之產生大量不可知之感;問題設置于課中可拓寬引伸,縱橫聯系,使教學有波有瀾;問題高干課尾,則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魅力.
例如,講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時,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高斯在讀小學一年級時,老師提出了一道算術題:1+2+3+.二+100二?,高斯很快報出答案5050.高斯是如何算出來的?讓學生積極思考,再因勢利導地得出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要創設成功的問題情境,教師就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問題的難易度確定在各類學生“最近發展區”.
2.用實驗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
數學以現實生活中的空間圖形和數量關系為研究的對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直觀化.學生一般都愛探索,愛動手操作,愛自己發現.所以,課堂上可充分發揮學具的作用,加強演示操作,使學生在觀察、分析的過程中茅塞頓開、情緒倍增.如“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平分底達且垂直于底邊”的教學,筆者教學活動設計如下:①讓學生在白紙上作出一等腰三角形,并剪下;②將三角線沿頂角平分線對折后再展牙;③讓學生觀察折線與底邊的關系,提出猜想,并引導學生證明猜想.由于學生自己根據學具觀察分析,因而興趣濃厚,信心足,智能發揮得好,教學效果明顯.
3.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由于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有的還親身經歷過,所以當教師提出這些問題時,他們都躍躍欲試.如在講“正多邊形和圓”時,指出正多邊形有無數種,哪些正多邊形可以用來設計鋪地的美術瓷磚?因為周角等于360“,所以用正多邊形既無空隙又不重疊地鋪滿地面的條件是:圍繞每一公共頂點p的各角之和等于3600,通過計算得出:用一種規格的瓷磚鋪地,只能使用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邊形三種.使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的生動背景和真實事例,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揭示數學魅力的藝術,誘發學習數學的動機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都有吸引學生的內在魅力.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因素,不僅能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趣味性,給學生展示了數學美好的應用前景,也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中學生的學習都帶有一定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對數學美的鑒賞等.教學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解題,而解題活動中的巧思妙想,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命題推廣等,正是形成驚詫、欣喜的極好機會.使他們感到數學知識和方法絢麗多彩,其樂無窮.
數學美集中表現為:形式美、對稱美、簡潔美、相似美·…教師若能在教學中讓學生從多方面、多層次去感受數學美,無疑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十分有益.當學生認識到數學王國也是一個充滿著美麗、奇妙的世界時,就可以改變“認為數學枯燥無味”的成見,學習數學也就感到樂在其中了.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時,首先出示天安門城樓的平面圖,讓學生觀察圖形為什么這么美,能說出美的奧秘所在嗎?進而讓學生總結歸納對稱圖形的定義及性質,使他們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有一種美的享受.再如,求p=sin10osin300sin50osin700的值.當學生對這個等式還存在疑惑和好奇心理的時候,及時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嚴密的計算,把繁難的解題過程變成學生探尋數學美、欣賞數學美的過程,使學生興趣盎然.黃金分割中的黃金比入=返于l一‘、,~一‘~一~~~曰‘’一‘~一~”2二0.618,是十分枯燥的數字,若在教學中介紹它在實際中的應用:當氣溫為23℃時,人身、~一。~。rt~、,~~。~~,_~,。二_23心感到最舒服,因為氣溫與體溫37℃的比責二0.618;最優美的身段,是身體下肢與整個身長之比為0.618.二黃金比美妙無比,這樣學生就十分喜愛它而記憶深刻.
三、講究教學方法藝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體.富有成效的教學,不僅決定于教師對教材居高臨下的認識水準,更決定于教師對教材深人淺出的組織水平,把教材、教案這些靜態知識的集合,轉化為動態信息傳遞給學生的引導藝術.教師的教學如果有趣、有味、有奇、有感,就能吸引學生注意,使他們愉快地學習.
1.利用類比遷移的教學藝術
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并在適當時候把新舊知識加以歸納綜合,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如在講解分式運算時,可與分數運算類比;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時,分別與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作類比;講解空間圖形的某些性質時,與平面幾何相應的性質作類比.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掌握了新知識,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增強了對較抽象的數學概念的遷移能力.
2.利用授課的語言藝術
數學教師講課是靠語言去打開學生心靈的天窗,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實踐證明,教師的語言藝術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斷、定理具體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難懂的理論形象化,易于誘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盡量用學生較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誘惑力的語言,這對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思維有良好的作用.
3.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藝術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如果運用得當,對新課的引入,舊課的復習,智慧的啟迪,有著重要作用.“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向學生“提問”,二是學生向教師提出“疑問”.教師善于見疑、質疑和釋疑,才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的“問”,既是教學的主要手段,又是教學的一門藝術.
教師的“問”,要在啟發上下功夫.教師要用巧妙的提問,給學生指示思維的方向和尋求答案途徑.教師的“問”,要能創設那種使學生感到“驚奇”的情境,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因此,教師的問不僅是為了解決教學中的某一具體的知識,而應著眼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經常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提出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一方面鞏固和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一方面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主動獲取新知識,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 上一篇:做好人才智力交流大會的相關事宜
- 下一篇:推進財政管理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