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風格形成與發展探討
時間:2022-03-01 08:55:54
導語:蒙古族舞蹈風格形成與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舞蹈藝術作為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藝術門類,無論是民族舞還是現代舞,其都是在日常生活及勞動實踐過程中演變、發展而來的。蒙古族舞蹈作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類藝術形式,在展現蒙古族精神風貌以及文化淵源方面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是蒙古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诖?,本文重點對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形成及其融合發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形成;融合發展
蒙古族作為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其具有著優秀的民族文化及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蒙古族而言,其本族人民大多都能歌善舞,并且習慣于使用歌聲及優美的肢體動作來表達或者抒發自身真摯的情感及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而蒙古族舞蹈作為最能代表蒙族組民族精神的一類藝術形式,其舞蹈不僅獨具特色,而且在舞蹈種類方面也尤為豐富。隨著現代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對于藝術生活要求的不斷提升,在這一背景下,蒙古族舞蹈的舞蹈風格及舞蹈種類的融合發展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一、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一)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概述。舞蹈風格作為舞蹈藝術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對這一門類舞蹈的特點進行展現,而且在表現人們精神追求方面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尤其是民族舞蹈。蒙古族舞蹈作為我國民族舞蹈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種舞蹈類型,其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吉林、黑龍江等蒙古族聚居地。對于蒙古族舞蹈而言,它無論是種類還是風格方面,都具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首先是舞蹈種類,對于蒙古族舞蹈而言,其有著非常豐富的舞蹈種類,例如筷子舞、盅碗舞、安代舞、查瑪、科爾沁“博”舞、角斗舞、普修爾樂舞及圈舞等等。不同的舞蹈種類其在風格表現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總體來說,對于蒙古族舞蹈風格而言,具有粗狂豪放、沉穩大方、渾厚含蓄以及舒展豪邁等特點。(二)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形成原因概述。一般來說,所有舞蹈的形成都是從勞動人民長期的勞動實踐過程中演變而來的,并通過相應的藝術手段來對對其進行加工整理,進而形成多種多樣的舞蹈類型。蒙古族作為一個游牧民族,就蒙古族舞蹈而言,其舒展豪邁、沉穩大方、渾厚含蓄的風格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與其長期的狩獵、游牧等有關,加上民族對于飛禽猛獸圖騰的崇拜及宗教的影響,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才形成了這樣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二、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融合發展策略分析
隨著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我國的各項藝術融合發展趨勢也越來越明顯。蒙古族舞蹈作為民族舞蹈藝術中的瑰寶,要想在新時期實現自身的融合發展,則需要根據人民群眾及社會發展對于這一藝術的實際的需求,結合當地實際,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實現其融合發展。(一)構建一個完整的民族特色舞蹈體系。對于蒙古族舞蹈而言,雖然經過長期的實踐,其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藝術風格,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卻并未形成一個完整的民族特色舞蹈體系,這樣一來就很難真正意義上實現蒙古族舞蹈的融合與發展。因此,要想實現其融合發展,首先應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民族特色舞蹈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應鼓勵民族文化藝術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其中,根據蒙古舞分布地區當地的文化實際,結合蒙古族舞蹈的風格特點,建立其一個相對完整的舞蹈風格體系,并以此為基礎來開展舞蹈作品的創作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在提升蒙古族舞蹈藝術性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保持其特色性。在進行發展融合過程中,相關從業人員還應對舞蹈藝術的發展進行正確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發展相應的舞蹈風格。除此之外,將競爭體系建設納入到特色風格舞蹈體系建設過程當中,并通過定期舉辦相應的演出活動及競技比賽的方式,為蒙古族舞蹈的融合發展提供一個更為優質的環境氛圍。(二)不斷提升舞蹈風格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于文化藝術的作品及其風格的追求也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著較大的變化,藝術作品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如果不能進行融合與發展,將很難真正意義上實現融合發展。因此,不斷提升舞蹈風格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也是是新建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融合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相關從業人員應與創作人員進行深度交流與討論,結合蒙古族舞蹈風格的具體特點,根據人們實際生活中對于這類藝術的具體要求,來進行相應的舞蹈作品創作,需要注意的是,創作者及從業人員應將舞蹈藝術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并以此來保證情感與舞蹈風格的有機融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其融合與發展;其次,相關從業人員或者文化工作者應組織專業的舞蹈人才對蒙古族舞蹈的風格特點進行展示,并通過長期的實踐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實現其的融合發展。此外,在融合發展過程中,還應加強與社會其他藝術種類之間的聯系,并從其中博取百家之長,以自身固有的風格特點為依托,最終實現其融合發展。
綜上所述,對于蒙古族舞蹈而言,其具有風格粗狂豪爽、沉穩大方的特點,這是在長期的游牧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一種表達對于美好生活渴望的藝術形式。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蒙古族舞蹈的表演內容及表演方式的創新融合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只有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建立其一個特色的舞蹈風格體系、提升實際生活與風格之間的聯系以及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的方式,不斷對蒙古族舞蹈風格及舞蹈形式進行創新,才能真意義上實現其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白洋.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的形成與融合發展[J].大眾文藝,2018(11):43.
[2]賈嵐.淺談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的形成與融合發展[J].北方音樂,2018,38(02):245.
作者:白秀蘭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烏蘭牧騎
- 上一篇:工齡與企業財務梯隊建設分析
- 下一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圖形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