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石吊蘭片治療肺結核研究
時間:2022-03-20 08:20:00
導語:論石吊蘭片治療肺結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由于人們對結核病的警惕性放松,結核病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了流行的回升趨勢,時至今日,結核病仍然是全球傳染病的首位殺手,全球約有1/3人口,即20億人已感染結核菌;全球每年新增結核病例800萬~1000萬例,平均每1秒鐘就有1人染上結核?。幻磕?,全球因結核病死亡人數高達200萬~300萬人,即每天奪去5000人的生命。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發病率居世界第二位。據2000年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估計,我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約有450萬人,占全球肺結核患者總數的1/4,其中痰菌陽性的肺結核患者約有200萬人,痰涂片陽性的肺結核患者約150萬。全國每年約有13萬人死于結核病,長期居于各類傳染病之首。
結核病發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異胭肼、利福平等一類抗癆藥的長期使用,導致在臨床產生較強的抗藥性,而新抗癆藥物卻不能迅速跟上。所以,研制新的抗癆藥物就成為當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石吊蘭始載于清代的植物學專著《植物名實圖考》,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蘭(LysionotuspancitlorusMaxim)的全株。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藥大辭典》、《草木便方》、《湖南藥物志》等文獻中都有記載?!吨袊t學百科全書》則明確其主治“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淋巴結核……”等癥。上海市長寧區武夷地段醫院自1972年開始用石吊蘭制成片劑,用于治療淋巴結核,累計治療淋巴結核8萬多人次,病人遍及29個省市,有效率達96.4%,沒有發現副作用。但由于多為門診患者,而且單純性淋巴結核治療后跟蹤隨訪比較困難。因此,借助于上海市肺科醫院臨床優勢,在石吊蘭片有著良好的臨床及文獻支持的基礎上,共同攻克石吊蘭治療肺結核這一新課題。如能研發成功,并能形成完整的臨床資料及值得推廣應用的治療模式,將產生良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1研究方法
在進行有效成分驗證和抑菌實驗的基礎上,把我國傳統中藥材石吊蘭加工成為石吊蘭片,進行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試驗組的治療方案為2S(A)HR(L2)EZ/1HR(L2)EZ/5HR(L2)E,并全程加用口服石吊蘭片,對照組的治療方案為2S(A)HR(L2)EZ/1HR(L2)EZ/5HR(L2)E,通過對100例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的觀察,明確石吊蘭(申新)片治療肺結核病的療效,并作出評價。
2研究結果
2.1前期準備階段
2.1.1生藥材產地貴州。購自貴州省藥材公司,是當地的習慣用藥,符合貴州省地方標準規定的采收時間、用藥部分等。
2.1.2有效成分測定委托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進行了石吊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析,證明其有效成分為石吊蘭素,外觀為黃色結晶,化學成分為5,7-二羥基-4''''6'''',8-三甲氧基黃酮,結構式(C18H16O7)。
2.1.3抑菌實驗聘請上海市肺科醫院檢驗室對石吊蘭原粉做了“石吊蘭對H37RV敏感試驗”的觀察,證明其在400μg/ml以上時有其抑菌作用。
2.1.4質量標準聘請上海家化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對石吊蘭片質量標準增訂項目起草加注說明并進行了TLC的鑒別,TLC簽別的結果顯示石吊蘭片與對照品的色譜在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斑點清晰;上海市藥品檢驗所對石吊蘭制劑生產進行了技術復核,結果符合規定(滬藥檢審發[2004]1007號)。
2.1.5藥品生產取得了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石吊蘭片”的生產批準文號(滬藥制字Z05020035)。
2.1.6專利申報取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一種含石吊蘭提取物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專利申請(專利申請號031155359)。
2.1.7制訂臨床研究方案組織審議并通過了市有關專家對“石吊蘭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臨床研究方案。
2.2臨床試驗
2.2.1試驗方案采用
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把100例復治肺結核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通過觀察不同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驗證石吊蘭片治療肺結核的療效和安全性,為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2.2.2治療方案試驗組為2S(A)HR(L2)EZ/1HR(L2)EZ/5HR(L2)E,并全程加用口服石吊蘭片;對照組為2S(A)HR(L2)EZ/1HR(L2)EZ/5HR(L2)E。
2.2.3試驗對象的入選標準經痰分支桿菌涂片陽性,菌型鑒定除外非結核分支桿菌,并除外痰結核菌培養藥敏對至少包括H、R抗結核藥物耐藥者。
2.2.4樣本含量2005年1月~2006年2月間上海市肺科醫院確診的100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患者。治療過程中試驗組有3例患者退出,對照組有1例患者退出,最終的樣本量為試驗組47例,對照組49例,樣本有效率分別為94%和98%。
2.2.5質量控制(1)組織培訓:確立統一選例標準及治療方法,觀察項目包括各種觀察指標的監測方法,藥物供應,療效評定,統計學處理,以增強科學性,提高可信度。(2)根據耐藥監測資料、藥物不良反應和病情,做出對某些藥物的調整。(3)治療前、中、后均做痰抗酸菌涂片,痰結核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檢查,X線和(或)CT檢查。(4)設計出詳細、完整的記錄表格,并按規定的時間、項目填寫完整。(5)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提高患者的就醫依從性。
3研究結果
3.1人口學特征試驗組的平均年齡為48.4歲,對照組的平均年齡為54.4歲;試驗組男性占660%,女性占34.0%,對照組男性占66.3%,女性占36.7%,差異無顯著性(χ2=0.076,P>0.05)。見表1。表1試驗組與對照組的性別構成注:χ2=0.076,P>0.05
3.2耐藥情況試驗組18例患者菌株耐藥,對照組15例患者菌株耐藥,差異無顯著性(χ2=0.63,P>0.05)。見表2。表2試驗組與對照組菌株的耐藥情況是否耐藥注:χ2=0.63,P>0.05
3.3痰抗酸菌涂片轉陰率試驗組轉陰率為957%(45/47),對照組轉陰率為79.6%(39/49),差異有顯著性(χ2=4.34,P<0.05)。
3.4病灶吸收率試驗組病灶吸收率為95.7%(45/47),對照組病灶吸收率為34.7%(17/49),差異有顯著性(χ2=39.09,P<0.001)。
3.5空洞關閉率治療前試驗組的人均空洞數是0.64個,對照組的人均空洞個數是0.57個,差異無顯著性(t=0.45,P>0.05);治療后試驗組有19個空洞關閉,空洞關閉率為63.3%,對照組有12個空洞關閉,空洞關閉率為42.9%,差異無顯著性(χ2=2.01,P>0.05)。
3.6不良事件發生率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0.0%,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8.0%,導致的脫落分別為2.0%和0%。
4討論
4.1WHO已將結核病列為重點控制的疾病之一,而我國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針對上述工作中的難點,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如各類化療方案的研究,是我們推動結防工作開展和提高質量的關鍵。
4.2國內外對于復治肺結核的治療也依然處于探索階段,藥物十分匱乏,新藥雖然價格昂貴,但療效值得商榷。在國外市場中,由于商家被市場經濟左右,結核藥大多利潤微薄,這嚴重阻礙了新藥的開發和上市。因此目前的形勢對我們來說既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契機,中西醫聯合全程應用,發揮中醫抗癆治療的效果還是一個新的嘗試。
4.3石吊蘭片不但以安全方便,價格低廉的中藥制劑治療結核病,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而且在治療組中99%的病人對該藥的評價是“好”,結束療程后愿意繼續使用。故應加以推廣,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從而造福于民。
4.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石吊蘭片對提高痰菌陰轉率的作用明顯,宏觀上減少復治病人的病例數,節省了政府的醫療開支,病人的生活質量亦獲得提高和改善,適宜在大
面積人群中推廣應用,能夠有利于傳染源的有效控制,保護勞動力,確保結核病控制規劃的完成。
4.5由于本次課題研究時間較短,臨床病例收集不多,因此需通過長期的臨床病例收集及對病例的跟蹤隨訪來分析療效,使石吊蘭制劑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
5結論
5.1石吊蘭片對治療肺結核有較好的作用,在常規治療肺結核的方案中加用石吊蘭片后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方案單獨使用的療效。
5.2石吊蘭片為中藥制劑,價格相對低廉,療效可靠,具有推廣價值。
5.3石吊蘭片的推廣應用對于降低政府的醫療開支,保證肺結核控制規劃的完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貴寧.高效液相色譜測定風寒感冒膠囊中石吊蘭素含量的研究.貴州中醫學院學報,2002,9:24.
2貴州省中藥材質量標準,黔D/WS-053-88.1988,40.
3孫鳳艷,鄭曉靜.中西藥合用治療復治肺結核125例臨床觀察.臨床肺科雜志,2005,10(6):766.
- 上一篇:義務教育發展工作計劃
- 下一篇:當代哲學觀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