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巧用反思任務型教學改革

時間:2022-02-18 04:55:00

導語:英語教育巧用反思任務型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育巧用反思任務型教學改革

任務型教學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種教學法優點而形成的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外語教學方法。自我國從1998年將之應用于英語教育至今,近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推廣應用中暴露出不少問題,如:缺乏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理解,盲目跟風;過分強調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忽視了教師引導等,造成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與教學預期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偏離。因此,對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國英語教育中的應用反思是很有意義和必要的,可以讓這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更好的在我國外語教學中推廣發展。

1任務型教學法的國內外研究

對于任務型教學法中“任務”的詮釋,Breen(1987)認為:“一個任務是精心組織的、以促進語言教學為目的的一系列教學活動?!?/p>

Richards&Rodgers(2000)把任務定義為“為達到某一具體的學習目標而設計的活動?!蔽河兰t(2004)指出,“任務”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實世界為參照、以形成語言意義為主旨的活動。因此,所謂“任務”,即“做事”,是基于語言意義的交際活動,在交際過程中,學習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心理狀態。一般認為,任務內容有:任務目標、構成任務內容的輸入材料、基于這些材料而設計的各項活動。

對于任務型教學的側重點,Ellis(2003)認為:任務型教學法是指根據現實生活中的交際制定語言學習任務,由學生圍繞這一任務制定計劃,并努力去實現計劃、完成任務,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評估自己的學習;龔亞夫等(2003)則指出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擬人們運用語言所從事的各類活動,把語言教學與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應用結合起來,把事情細分為若干非常具體的“任務”,把培養學生具備完成這些任務的能力作為教學目標。

2任務型語言教學在中國英語教學的應用現狀及問題

2.1應用現狀

在我國,任務型語言教學是英語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以素質教育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從多方面進行改革;在課程內容方面,除涉及語言技能和知識外,把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也列入其中;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的統一。根據英語新課程的理念和新教材的教學體系,英語任務型教學包括導入、任務前、任務中、任務后、檢查評價和家庭作業等階段:①導入部分:主要是通過一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熱身”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后續階段做好鋪墊;②任務前階段:學習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知識,介紹任務要求和實施任務步驟,幫助他們熟悉話題,并識別新詞和短語,以突出任務主題、激活相關背景知識、減輕學生的認知加工負擔;③任務中階段:主要是設計多個微型任務,構成任務鏈,將學習單元中任務的設計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學生以個人、結對或小組形式完成各項任務;④任務后階段:通過展示任務成果促使學生使用正式、嚴謹的語言;⑤檢查評價階段: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幫助學生探索語言,將他們已觀察到的語言特征系統化,注意到新的東西,概括出語言規律;⑥課外作業:根據課堂任務內容,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做相關項目,使課外作業與任務型語言課堂教學融為一體。

2.2主要暴露問題

在近十多年任務型教學法運用過程中,任務型語言教學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設計任務時,課堂任務過于繁重;過于追求活動,不重視語言知識;過于關注任務和活動,放棄語言知識點的教學;未能因材施教,課堂成為成績優秀的學生的舞臺,多數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不高。

3反思與建議

任務型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性。眾所周知,任務型教學法就是因其真實的情景,真實的材料和真實的任務而受到廣大應用語言學家的青睞。真實的材料能激勵學生的興趣,真實的語境能提高學生的效率,但是怎樣才算真實呢?難道源于生活的就是真實的嗎?

Widdowson則認為,任務的真實性會因人而異,可能對一些人認為是真實的材料,而另外的人則不認為具有真實性。所以,我們在任務型教學法的使用過程中,材料的選擇問題也應該值得我們認真地反思。

在使用任務型教學法的過程中,如何把握任務的完成與語言習得之間的關系更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即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圍繞任務完成進行,又要讓學生運用正在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不要讓學生僅僅流于形式上的完成任務,而應該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時真正地進行語言的學習。

鑒于以上,任務型教學法應有一套原則用于設計、改造和選擇好任務型學習活動。以下所提出的四個問題可用來幫助教師把握任務型學習活動的質量:①任務是否有超越語言學習價值;②每個學生是否都親身參與其中;③學生個人的貢獻是否重要突出;④該項任務是否能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學習氛圍。

此外,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式,建議教師在課堂上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在“做事”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從而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結束語

任務型教學法目前還沒得到全面推廣,對于是否適合我國具體的國情還有待于進一步證實,另外任務型教學法在我國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爭議。但筆者認為任務型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可以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廣泛使用。同時我們在使用任務型教學法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學生實際情況,靈活的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