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方式改革成效研討
時間:2022-07-25 10:42:48
導語:英語教學方式改革成效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力度逐步加大,醫學英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作為科技英語的分支,醫學英語在我國對外進行醫學學習交流、引進西方先進的醫學研究成果、對外宣傳中國的傳統中醫理論和實踐等方面影響深遠,所以,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的今天,提高醫學生的專業水平,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醫學英語人才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1]。駐馬店市衛校當前采用的英語教學模式與以前教學模式相比較,教學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醫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性因素,能夠使人擁有自覺學習和認知某種事物的動力,與大腦皮層思維活動的興奮性中樞相聯系[2]。醫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醫學英語教學模式中,醫學英語教師必須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教學模式,將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中,而在這個過程中,提高醫學生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采取的是教師進行課堂灌輸式教學。而該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學習自主性不強,英語學習效率低下,因此,筆者在教學中首先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提高了教師在學生中的親和力。對英語基礎薄弱學生更要加強關心,進行更多幫助和鼓勵,增加其學好醫學英語的信心。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幽默風趣、循循善誘,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以提高醫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其學習的熱情。第三,要盡量多地讓學生獲得成功,成功可以使人愉快且能增強自信,特別對正處于青春期的醫學生來說更是十分必要,在學習醫學英語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功和肯定,能夠增強其學習的信心。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或多或少地設計和實施一些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功的環節。通過對學生心理特點的分析,對醫學英語各方面取得較好成績的醫學生,要給予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獎勵,使學生感受到學習醫學英語的成就感,同時增加其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自主性。筆者在教學中還針對英語基礎薄弱學生的個人進步進行個性化獎勵,從而使他們下次更加努力,為醫學英語的學習提供持續的動力。第四,對英語使用國家的語言文化背景進行介紹。在教學過程中遇到英語使用國家的文章時,要對其語言文化的背景、歷史進行相關介紹,可以對一些國外的節日如萬圣節、復活節等的特點和來歷及相關故事在教學中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并對相關詞匯加深印象和理解。
2視聽教學的文化導入及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普及
在目前社會背景下,英語的交流能力比掌握理解大量的英語詞匯更加重要,這就要求醫學生不僅具有讀寫能力,更要靈活地運用語言、具備熟練的醫學英語聽、說能力[3]。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對這方面重視程度不夠,醫學生普遍認為很多英語視聽教材內容枯燥、題材單調過時,且出現很多非生活化的語言,使醫學英語教學遠遠滯后于社會的發展要求。因此,筆者在醫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英語視聽教學過程不死氣沉沉,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在英語視聽課中展示的英語及其所蘊含的文化背景更加全面和真實。采用一種文化導入讓學生在了解英語使用國家的文化和本土風俗的基礎上,更好地開闊視野,提高英語視聽學習效率,從而既可以在生活上有所啟發,也能在英語學習上有所進步。使醫學生轉變學習的重點和突破傳統學習理念的禁錮,在此學習過程中,醫學生能夠從注重語言形式到注重表達內容,同時理解一些語言的文化,在理解其文化的過程中促進英語的學習。另一方面在視聽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在課堂進行相應適時的語言文化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該校醫學生中,不少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覺閱讀有關英語使用國家背景的書籍,隨著相關知識的積累,對語言文化的理解更加透徹,對英語的學習更加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其次,由于醫學英語教程中,課文的理解存在一定難度,如文章的通篇結構,采用傳統媒體解釋很難讓醫學生明白,而借助多媒體能夠讓文章的篇幅結構直觀地顯示出來,使文章的思路清晰,減輕學生的理解負擔。同時,醫學英語中的詞匯一般比較冗長,無章法可循,學生記憶起來存在一定的壓力,英語教師可以對詞根詞綴的規律進行總結,并用powerpoint文件給學生展示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同時附以圖片、視頻加以講解,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中,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增強了信息的真實感。
3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使教育內容具有技能性、實用性和職業性[4]。首先,要讓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提高就業競爭力,具備熟練的臨床口語對話能力、書面交流、醫學文件及國外醫學文獻的閱讀能力。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習醫學英語的難度進行調整,降低起點的難度,從提高語言能力開始,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學習。其次,以就業為導向,使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專業培養學生的崗位專業英語,強化崗位專業英語應用能力。最后,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就業后的可持續學習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就業環境,較好地處理實際問題。同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和健康心理的指導,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加強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醫學英語教學作為專用英語教學的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檢索、醫學文獻的收集和閱讀、獲取專業知識和提升學術交流水平[5]。而在醫學生的就業環境中,相關部門更加注重學生專業英語水平的能力和層次,因此,學生作為培養的載體,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教學實踐上進行深入系統的總結,響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和應用型的醫學人才。
- 上一篇:醫學碩士研究生培育
- 下一篇:內科住院病患睡眠質量監護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