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的宗教論意義
時間:2022-08-25 01:24:00
導語:社會主義的宗教論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紅旗文稿》2003年第一期作為特稿,發表了葉小文同志的《社會主義的宗教論》這一重要文章。該文集中反映了國家宗教事務局黨組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為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在全面系統學習和研究中國共產黨關于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特別是反復學習和領會同志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理論成果。這是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深入的一個表現,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中國共產黨不僅一貫高度重視宗教問題和宗教工作,而且高度重視宗教理論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程,隨著宗教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黨和國家的宗教理論、政策不斷豐富和發展。1982年的中共中央19號文件,在撥亂反正的歷史條件下,全面闡明了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特別是近十三年,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國內外的新形勢下,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又有了重大創新,主要反映在2001年12月同志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的長篇講話和《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書之中,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宗教問題,特別是對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規律有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科學認識,在理論上已經基本成熟。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提出了對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如何從內在的邏輯上進行梳理,如何用一個恰當的概念或判斷加以概括,進行理論政策體系的建構問題,對這項工作,黨和國家實際上已經在著手進行。1993年11月,同志提出了做好宗教工作著名的“三句話”;1994年7月,李瑞環同志在與新形勢下民族、宗教問題研討班學員座談時,將黨關于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概括為八點,還特別就“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問題,要求中央統戰部等有關部門認真加以研究。2001年初,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李瑞環同志又進一步將上述八點內容充實為十點,這十點作為黨中央的認識又反映到2002年初中央關于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的文件之中;黨的十六大報告又四次提宗教問題,并將今后國家宗教的工作方針政策概括為“四句話”。
《社會主義的宗教論》在理論上的價值就在于以十分簡潔的論斷概括了中國共產黨關于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由此凸現了我們黨的宗教理論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重大創新,確定了其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大體劃分為兩個層次:第一,以同志的講話精神,對完整體現黨的宗教理論政策的十點內容加以充實和完善。(見《紅旗文稿》2003年第1期第18頁)。第二,簡明地揭示了十點內容的邏輯關系;立論的基礎是宗教問題最重要的“三性”(根本是長期性,關鍵是群眾性,特殊的復雜性),根據“三性”確立了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四句話”),由此樹立起“社會主義的宗教論”的基本架構?!叭浴焙汀八木湓挕钡膶P系是,根本是長期性著眼于宗教的規律,因此基本方針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具有總論性質;關鍵是群眾性,要求在宗教工作中必須堅持執政為民,因此基本方針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實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這一基本權利,以體現“三個代表”的本質。特殊的復雜性在于強調上述工作是在錯綜復雜的矛盾中進行的,因此基本方針就在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以保證宗教活動的合法進行和健康發展。理論觀點和工作方針有機結合,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必須指導實踐才有生命力?!吧鐣髁x的宗教論”是國家宗教局的領導立足于進一步作好宗教工作提出來的,立意十分明確。因此,它必然具有不同于學術界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該問題研究的特點。它不僅在理論上有新意,更重要的是能直接指導實際工作,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它從宗教工作的實際出發,要求各級宗教工作部門的干部在全面深刻把握黨關于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的前提下,重點抓住宗教問題的“三性”,深入落實做好宗教工作的“四句話”,理論、政策、法制、工作重點、工作方法以及實現目標都十分簡潔、明確,便于廣大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掌握、貫徹。“長期貫徹‘四句話’,全面深入抓落實”,已成為宗教工作戰線廣大干部的共識,必將推動宗教工作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