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業采購成本控制論文
時間:2022-06-01 03:16:24
導語:制造企業采購成本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更新采購成本控制的管理觀念
傳統的采購成本控制著重于通過與供應商的談判,取得更優的價格折扣,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供應商或許為了能承接這個業務,滿足購買商的價格要求,在成本無法降低的情況下,提供價格比較低廉,但質量較次的產品,而材料的不合格可能會給我們的生產造成巨大的損失或更大的浪費,反而違背了成本控制的初衷,得不償失。因此,我們應該樹立全方位的成本觀念,從全局上把握成本控制。對內,我們可以優化自身的采購流程,發掘潛在的供應商,尋找更為優質的貨源,更新我們現有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以減少原材料的消耗,注重產品設計與創新,尋找替代資源以降低現有材料成本。對外:制造企業要與長期供應商建立起戰略伙伴的關系,相互信任,共同發展,幫助供應商進行新產品的研發,不斷提供更符合我們需要的產品。在和供應商簽訂購貨合同時除關注貨物價格外,更要關注采購貨物的質量、性能、交貨期、售后服務,付款條件等問題。對于一些壟斷性原材料,因資源掌握在少數供應商手上,制造企業無法獲得穩定的原料供應和較低的采購成本,如果制造企業具備自己生產原材料所需的能力和實力,也可以考慮實行后向一體化的戰略,兼并或收購原材料供應商,這樣能讓原材料供應商源源不斷地提供給制造企業穩定和滿足需要的材料,更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建立和完善制造企業采購管理控制制度
實行集中采購,集中管理的供貨制度,以減少材料供應的中間環節;提高材料質量,保證供貨時間,用規模經濟效應來降低采購成本。另外,制造企業可以實行標準化生產,盡量設計和使用能滿足不同類型產品通用的零備件,以達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從操作層面上來說,可以由各個材料料使用部門提出用料申請并經本部門領導批準后提交給采購部門,由采購部門把各部門所需材料進行匯總,統一提交采購申請,集中進行采購,以采購量的優勢與供應商進行談判。采購時需進行招標競價,招標時一般需提供三家以上的供應商,然后交由財務部門審核,財務部門除負責監督與控制招標采購中的物資價格外還應注重投標者的財務指標狀況是否良好,例如投標者的毛利率水平、經濟實力與履約能力等,財務部門審核完成后,則需由更高級的管理層批示。如為重大項目采購需實施集體審批聯簽制度,以杜絕個別人員以權謀私,更好的控制采購成本。
三、對供應商建立供應商信息庫
首先應用現代化的手段,建立起標準的物料編碼庫,統一公司的物料基本信息。然后在物料數據庫的基礎上,把供應商的基本信息關聯上去。這樣就可以把物料的到貨及時性、供應商的售后服務與對供應商的評價評估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物料采購和供應商體系,制造企業管理人員可以快速在系統中找到價格最低、服務最好的供應商。制造企業管理人員須定期收集有關的價格信息,來分析、評價現有的價格水平,并對歸檔的價格檔案更新,對每一批重點監控材料的采購報價,應首先和歸檔的材料價格進行比較,如無特殊原因,原則上采購的價格不能超過檔案中的價格水平,如果有明顯差異,需匯同質檢,采購,財務等部門進行審核,查明原因,并作出相應的處理。這樣的管理方式,使采購管理更為透明,制造企業對原材料市場價格的反映更敏銳,適時的了解市場行情,也督促采購人員不斷發掘新的供應商,增加現有供應商的危機意識,以提供給制造企業更優的服務和質量更好的產品。
四、采購付款環節的控制
付款條件決定了資金的使用和籌集的時間,采用適當的付款條件可以節省制造企業的資金成本,增加制造企業的價值。比如在簽訂合同時,盡量在條件允許時多采用貨到付款的結算方式,或是不用現金結算,采用應收票據等方式結算。如果是向國外采購的貨物可以選擇更有利于制造企業的幣種和結算方式來結算。當然不管是買方或是賣方,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利潤,雙方都有各自的立場,這也要求制造企業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努力讓供應商了解本制造企業的實力和背景,讓供應商對本制造企業有足夠的信心,增加談判的砝碼,以爭取更為優厚的條件。合同簽訂后,財務部門應積極與采購部溝通協調,定期評估供應商的信用風險,從而減少付款風險。對于初次接觸的供貨商,應該進行資信調查,信用評級,以評估風險;對于合同規定需提前支付預付款的.制造企業應謹慎考慮貨款收不回來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財務部門可以要求供應商出具銀行保函或提供信用擔保,并對付款申請及相關附件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單據不予付款。付款完成后,需對此類供應商專門建立檔案,做好預付帳款的管理。采購部門應持續跟蹤材料的采購情況并供應商保持良好的溝通,在適當的時候給予相應的支持。
五、加強采購庫存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采購庫存
對制造企業而言,采購供貨的周期越長,制造企業需要的庫存就越多,對客戶需求變化的反應就越慢,材料的長期積壓又會占用大量的資金,增加存貨跌價損失;但供貨周期太短,制造企業又要付出較高的訂貨成本和缺貨成本。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既能保證生產的持續穩定,防止物料突然中斷供應而造成損失,又能將資金占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诖酥圃炱髽I可以采用ABC存貨法,把重要的物料按不同的性能與用途區分出來,生產部門對每一項重要的物料設定每日耗用量,倉儲部門也設定相應的安全庫存量。采購部門據此設計出物料的科學的請購點和請購量。生產部門、采購部門和倉庫管理部門應定期檢查所設置的相關標準是否合理,及時進行修改,以保證材料的供應。另外需加強對倉庫的管理,收到材料后及時入庫,嚴格按制度要求辦理出入庫手續,定期盤點以減少物料損失。
作者:秦嵐單位:杜拉維特(中國)潔具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工地食品安全論文
- 下一篇:大部制改革食品監管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