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06 10:53:00
導語:市場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棉花企業較晚的從計劃經濟模式進入到市場經濟時代中,因而面臨著復雜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在分析了市場經濟背景下棉花加工企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棉花加工企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的壯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棉花加工企業市場化改革政策
一、引言
在1998年以前,中國的棉花加工企業仍舊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因為棉花市場尚未放開,而生產和價格都由國家進行控制,并且收購和銷售環節由供銷社統一經營。1998年,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實現棉花資源合理配置的新體制。從1999年開始,棉花流通領域開始出現松動。2001年,國務院頒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確定了“一放、二分、三加強,走產業化經營路子”的改革思路,從而使得新的棉花流通體制基本確立。
國家相繼放開棉花市場,為棉花流通開辟了新的道路,棉花加工企業更是異軍突起。按照國務院的決定,凡符合《棉花收購加工與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經省級人民政府資格認定的國內各類企業,均可從事棉花收購。棉花市場放開后,棉花加工企業根據市場合理安排自身的生產與經營,經濟效益明顯增長;由于國有企業占據資金、設備以及技術和人員方面的優勢,規模迅速膨脹,依靠其雄厚的實力,很快贏得了市場;同時,打破了棉花經營中的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實現多渠道經營和有序競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調節棉花生產、流通中的基礎性作用,為私營加工業的成長帶來了發展空間。目前,棉花加工企業已經從計劃經濟進入到市場經濟時代,現在市場上具備棉花收購資格認定的企業有8000家,但據棉花協會不完全統計,實際存在的收購企業達1.8萬家。
放開棉花購銷的政策的實施,意味著幾十年來我國由計劃經濟形成的棉花加工行業體系被徹底打破,一種新型的、具有活力的棉花加工新格局、新機制將會在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棉花加工企業如何適應新形勢,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棉花加工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放開棉花購銷渠道后,我國仍然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凡符合《棉花收購、加工與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經省級人民政府資質認定的國內各類企業都可以從事棉花收購、加工業務。因此,供銷社棉花加工企業要抓住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機遇,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廣采博覽,以新的姿態迎接國際、國內市場的挑戰。
(1)棉花加工企業的機遇。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棉花加工業將與國際市場融為一體,這正是涉足國際市場的有利時機。只有依靠科技進步、發揮集團優勢,做到優質、高產、安全、低耗,才能以優質的、低廉的棉花產品擴大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從而促進我國棉花生產和紡織工業的發展。同時,放開棉花購銷渠道,更有利于棉花加工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社會經濟實力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2)棉花加工企業面臨的挑戰。首先是來自國內的挑戰。放開棉花購銷渠道以后,棉花加工企業現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非棉花企業會通過各種方式涉足棉花加工行業,使加工能力已經過剩的現有棉花加工企業受到嚴重威脅,新一輪的結構調整在所難免。對此,棉花加工企業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及早采取應對措施。其次是來自國際的沖擊?!叭胧馈币院?,國外一些棉花財團,會通過多種途徑滲透到中國的棉花加工行業。他們有可能不惜代價,占領中國棉花市場,直接挑戰中國的棉花產業。一場“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景象可能會在棉花加工行業發生,并最終達到平衡,形成新的格局。
三、市場經濟背景下棉花加工企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棉花加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的現象是比較突出的,棉花加工企業的實力與規模仍然難以適應競爭激烈的國內和國際棉花市場。
(一)重復性投資嚴重,原料供應緊缺,造成企業開工不足,設備閑置。由于市場的放開,棉花加工企業經濟效益尤為可觀,一些小型棉花加工企業紛紛上馬,棉花加工能力急劇擴大,雖然當地許多棉販每年都會從相鄰棉區購進大量棉花,但仍然不能滿足當地棉花加工企業的生產需要,企業普遍存在著開工不足和設備閑置的問題。
(二)技術裝備落后。由于我們國家棉花市場長期沒有放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棉花加工企業缺少進行技術革新的動力,所以,長期以來棉花加工企業的設備存在老化想象,不能夠適應提高生產率的要求,這是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棉花加工企業實行《經營許可證管理制度》不規范。國家放開棉花市場,只是不再由政府直接進行統購統銷,改為許可證管理制度。按照有關規定,棉花加工企業必須持有省級以上工商、計劃、經貿等五部門核發的《棉花收購與加工資格認定證書》,但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對這部分無證企業給予一定的保護政策,使得新上無證棉花加工企業越來越多。從調查情況看,大部分新上棉花加工企業并沒有棉花加工許可證。
四、市場化條件下棉花加工企業發展壯大的對策
針對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棉花加工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目前棉花加工企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應當引起重視:
(1)加強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棉花加工企業早已達成的共識。棉花加工設備技改是提高棉花加工質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大舉措。加強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根據現在的棉花加工企業的現狀,需要在籽棉的清理,籽棉的烘干,皮棉的加濕上抓效益。另外,還要在發展機采棉上下功夫,這也是勢在必行的。
(2)樹立質量意識,狠抓產品質量。全面制定產品質量制度、產品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和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配備各種質量管理人員,制定質量管理目標、質量管理標準和質量監督考核制度。要求全廠所有參加棉花加工的人員,人人都要有質量意識,而且人人都有產品質量標準。在不同的崗位上,有不同的質量要求,環環相扣,哪一級出了問題哪一級負責。廠質檢考核小組不定期到車間一線抽查產品質量,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即責令生產車間及時整改,調整各種機械性能,確保皮棉的加工質量。另外,如生產出不合格產品,將和工人的工資掛鉤,進行經濟處罰。
(3)金融支持要與產業政策相結合。金融部門特別是基層農村信用社在對棉花加工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時,不能盲目,要有選擇性,對那些國家已經批準、有棉花經營許可證且管理完善、經營前景好的企業,應重點給予資金支持;相反,對那些沒有取得棉花經營許可證的棉花加工企業,不予信貸支持,已經貸款的應逐步收回。
- 上一篇:獨家原創:論小學畢業典禮的意義和作用
- 下一篇:獨家原創: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婦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