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經濟管理信息化探究

時間:2022-07-11 10:26:29

導語:互聯網下經濟管理信息化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下經濟管理信息化探究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深化。同時,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時代來臨。在這一背景下,企業必須改革經濟管理模式,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文章就此展開了討論,先是結合實際分析了傳統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實現經濟管理的信息化,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管理;信息化;途徑

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極大地便利。與此同時,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社會經濟形態也發生了變化。這給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企業應積極改革經濟管理模式,并整合現有的資源,強化企業經濟管理成效,從而有效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傳統經濟管理的問題

從實際來看,傳統經濟管理模式的應用現狀并不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管理框架比較單一。經濟管理框架的系統性、完整性能直接反映出經濟管理質量。因為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施主要就是對人力資源、產品營銷等經濟活動進行管理,進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但實際上,單一的經濟管理框架只重視成本,或只重視生產,并不重視綜合性的經濟管理工作。在互聯網背景下,這種問題會嚴重阻礙到企業的發展。第二,企業經濟管理手段落后。傳統企業經濟管理理念強調企業的經濟效益。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企業經濟管理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所以,企業需及時轉變經濟管理手段,從而促使企業更好地適應互聯網環境。第三,企業經濟管理組織松散。人才是保證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關鍵因素。但實際上,大部分企業的經濟管理組織機構不完善,且人才缺乏。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第四,企業經濟管理制度不完善。雖然經濟管理工作得到了大部分企業的重視。但是相關的經濟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使得經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尤其是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其經濟管理制度的更新遠不如企業發展速度。加之,部分管理人員缺乏長遠的眼光,并不重視經濟管理制度的完善,導致企業經濟管理價值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二、互聯網下經濟管理信息化途徑

(一)構建信息化的經濟管理框架?;ヂ摼W既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活動,也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此,企業應當正視這種變革,深入了解互聯網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并結合經濟管理內涵,搭建信息化的經濟管理框架,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首先,以信息系統建設為基礎,重構經濟管理體系。從實際來看,傳統經濟管理框架不僅僅存在著重心缺失的問題,而且還存在著與企業運營管理脫節的問題。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應重構經濟管理體系,實現其內部管理、外部運營的有效結合。對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管理者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制定科學的經濟管理方針、經濟目標,并負責經濟管理變更、政策實施。第二,在重構經濟管理體系時,應依據國家的經濟方針、目標及企業編制的經濟管理手冊。第三,利用互聯網,創新經濟管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齊全的經濟管理體系。其次,應實現業務模式與管理模式的融合,從而通過業務反饋來優化管理框架。比如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企業可落實崗位職責,做好業務分配與管理,進而通過最終的人力資源管理數據,了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最后,應結合互聯網時代特征,架構管理框架。比如在原有的管理框架上,將物流、資金流、風險等納入其中,重構更加完整的經濟經濟管理框架。另外,還應實現微觀管理、宏觀管理的有效融合,提升經濟管理框架的系統性、科學性。其中微觀管理是指成本、風險等管理要素。宏觀管理則是指發展戰略、經濟規劃等管理要素。(二)經濟管理手段信息化?;ヂ摼W背景下,企業發展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變化。所以,企業應當積極創新經濟管理手段,以應對新形勢。從經濟管理過程來說,經濟管理手段包括信息收集、組織實施、信息反饋等。對此,企業可將信息技術與這些手段相結合,實現經濟管理手段的信息化。首先,應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臺,從而為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奠定基礎。對此,企業可充分借鑒其它優秀企業的先進經驗,然后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積極引進有效的信息管理技術,從而搭建出符合自身實際,且科學、合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同時,為了保障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應用效果,企業還應完善相關管理管理制度,并構建出科學的管理標準,從而真正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其次,企業還應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構建完整的經濟管理數據庫。同時,還應結合經濟管理手段,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從而實現經濟管理信息技術與管理數據的融合,保證經濟管理數據的及時更新。這樣就能夠為企業調整經濟管理目標、策略提供可靠的信息參考。對此,企業可充分利用網絡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信息傳輸技術等先進技術,發揮各部門的經濟管理價值。最后,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方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發展。所以,在經濟管理中,企業還應積極嘗試新方法,采用新的經濟管理手段。以大數據技術為例,企業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生產、運營等數據,從而有效解決傳統經濟管理的不足,降低企業的決策風險。同時,企業還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數據信息的控制,促進經濟管理方案的不斷優化。最重要的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可構建不同類別的經濟管理數據,從而方便企業合理把握各種經濟要素。(三)完善組織,加強人才培養。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若要真正實現經濟管理信息化,就應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并完善相關組織機構,從而保證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首先,企業應健全組織機構,為企業經濟管理提供基本的組織保障。企業應指定經濟管理層人員及各基層管理人員,并明確個人責任制,使每個參與經濟管理的人員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其次,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力度?,F如今,企業之間的競爭已轉變為人才之間的競爭。所以,在落實經濟管理工作時,企業應當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從而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并建設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管理團隊。比如,企業可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活動,提升在職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同時,企業還可積極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充實企業經濟管理團隊。最后,企業還應當注意定期進行人才的培訓。畢竟,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經濟管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四)完善經濟管理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只有制定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才能約束管理人員行為,保障企業的經濟活動能夠圍繞著該管理制度展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首先,在經濟管理制度中,企業應完善其財務預算制度、支出制度,并明確一下規定:第一,企業若要進行發展項目的投資,則應邀請專業的人士,進行項目調研,確定項目的可靠性、發展前景及效益,從而有效避免資金浪費,保證企業資金的合理分配。第二,要求財務人員能夠針對各項經濟活動支出,制定詳細的支出表格,從而盡量使財務支出制度更加完善。第三,對于企業的各種事務的報銷、管理,財務人員應簡化報銷、管理流程,實現財務資源的優化管理,進一步提升財務支出、預算的合理性。其次,在經濟管理制度中,應明確后勤、管理、人力等費用管理標準,合理控制企業資金流。比如在后勤設備的采購中,企業應選擇性價比較高的設備,從而保證后期設備采購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再者,在經濟制度中,企業還應當具體明確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實施標準、方法。比如要求財務部門積極應用ERP管理系統,并要求各部門人員積極配合財務人員,做好經濟活動的管理。另外,還應規定財務支出、預算的信息化,將相關支出、預算工作歸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統,從而全面實現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最后,在管理制度中,還應明確構建信息化的安全機制。畢竟,經濟管理的信息化也會受到互聯網安全威脅的影響,影響到企業經濟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企業應及早在經濟管理制度中,明晰安全管理手段,并在實際管理中,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切實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傊?,通過制定有效的經濟管理制度,才能保障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落實。但企業一定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全面、詳細、科學的經濟管理制度。

綜上所述,實現經濟管理的信息化不僅提升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而且也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互聯網背景下,行業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這一畢竟下,企業若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應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加強經濟管理。所以,企業應構建信息化的經濟管理框架,并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完善經濟管理制度,從而為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實施奠定基礎。同時,企業還應積極采用信息化的經濟管理手段,真正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

參考文獻

[1]胡長福.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技巧[J].農民致富之友,2019(8).

[2]吳曉陽,任曉雪.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建議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2).

[3]葉紅霞.云時代背景下經濟管理信息化探究[J].現代商業,2018(26).

[4]楊琴琴.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經濟管理信息化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8(17).

作者:王妮娜 鄭明偉 單位:濰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