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
時間:2022-04-12 02:42:00
導語:深究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演越烈,為了生存與發展,各企業大力開展各種賒銷活動,這是導致企業應收賬款數量增加的主要成因,應收賬款的增加又引起壞賬的發生,因此對于如何管好、用好和盤活應收賬款,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防范應收賬款發生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已成為企業刻不容緩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應收賬款;風險;管理
應收賬款是企業對外銷售貨物、提供勞務及其他原因而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是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流動性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和經營業績。
1應收賬款的成因分析
1.1買方市場競爭壓力所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買方市場使企業間的競爭加劇,為了提高產品銷售量、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經常采用賒銷手段進行促銷,賒銷對于開拓新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是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1.2企業領導人沒有樹立正確的應收賬款管理目標企業營銷中往往把擴大銷售量放到第一位,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忽視了企業的現金流量,特別是國有企業對領導人的考核,過分強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利潤等指標等,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壞賬發生額等指標考核力度不足。
1.3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一些企業管理者側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控制,對現金的流出有嚴格的審批制度,對應收賬款及賒銷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夠重視,造成應收賬款管理職責不清,沒有明確由哪個部門來管理應收賬款,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管理辦法,缺少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雖制度建立了不少,但只是應對上級檢查,實際工作中并不按制度去執行、去控制、去考核。最終導致因應收賬款而導致的損失,無人追究。日常應收賬款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單一,辦法不多,力度不夠,責任人責任心不強,業務人員變更時交接不清,責任不明等導致應收賬款無法催收。
1.4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運行的時間較短,法律不健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乘之機惡意詐騙貨款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趁企業改制之機,鉆法規的空子,或破產、或兼并、或重組將資產轉移,而債務則由嚴重資不抵債的原企業承擔,造成企業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在執法上,受地方保護關系網及執行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影響,往往是官司勝訴了,但貨款卻收不回來,執行難是眾所周知的事。
1.5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上沒有建立應收賬款臺賬管理制度,未及時對應收賬款進行輔助管理,大多企業只是在年終財務決算時,簡單地按賬齡對應收賬款的數額進行簡單的分類,不能及時向領導及相關部門上報應收賬款詳細情況分析表,內部各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和配合,造成應收賬款清收不及時;有的企業沒有建立或堅持定期清查對賬制度,長期不同客戶核對往來賬。由于交易過程中貨物與資金流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以及票據傳遞記錄等都有發生誤差的可能,通過定期對賬就會及時發現問題,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否則就可能造成債權債務方賬面金額不符,給清收貨款帶來很大困難。有的企業沒有建立壞賬管理制度,收不回來的應收賬款長期掛賬,賬齡甚至多達幾十年,而這部分資產其實早已經收不回來了。
2應收賬款的管理措施
2.1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估,確定賒銷規模利用客戶信用管理機制,對賒銷的客戶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經營能力、以往業務記錄、企業信用等進行深人的實地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來評定其客戶信用等級,并建立賒銷客戶信用等級檔案。根據不同用戶的信用等級差別,結合產品銷售市場占有率,生產需求狀況及趨勢變化等,合理確定每一個客戶的賒銷額和賒銷期限。對于資信差的客戶采取現款交易,對資信一般或者較好的客戶在現款交易不被客戶接受的情況下,也可采用承兌匯票結算方式,對于資信好的客戶則采用分期收款的結算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計賒銷額度上要有明確的規定。對進行出口業務的國外客戶,對新客戶及信譽不好的國家和地區,采用預收款或信用證結算方式,對老客戶信譽良好的可以采用見單付款的結算方式。
2.2建立完善應收賬款的內控制度建立賒銷審批制度,從源頭上采取控制措施,實行“誰經辦、誰審批、誰負責”的管理辦法。對每一筆應收賬款業務的發生都要有明確的責任人,企業根據產品銷售市場及企業自身特點和管理方式,授予不同級別的人員不同金額的審批權限,各經辦人員只能在各自的權限內辦理審批,超過限額的必須由上一級領導批準,金額巨大的,需報請企業最高權利部門研究后審批;同時要把責任落到實處,各經辦人員經辦的業務應自己負責,并與經濟利益掛鉤,企業可以將貨款回籠作為考核銷售部門及銷售人員業績的主要依據,并建立指標考核體系,包括銷售數量、銷售收人、銷售毛利、貨款回收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根據實際回收情況與業務人員工資、獎金掛鉤。
2.3加大清欠力度,制定積極的收款政策隨著應收賬款賬齡的增大,呆壞賬損失的風險也隨之增大,為加強企業資金管理,把壞賬的損失控制到最低限額,逾期應收賬款數額較大的客戶,企業應專門成立清欠辦公室,由企業總經理負責,對于債務人破產、死亡、因債務人逾期未能履行償債義務,超過3年仍不能回收的應收賬款,或者需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應收賬款,都要轉交到企業清欠辦公室,由清欠辦公室組織清收并制定清收及獎勵措施,落實到具體負責人頭上抓緊催收。催收的手段一般有:信函通知、電話聯系、派人面談,對那些有償還能力卻故意賴賬,不履行償債義務的客戶,則應通過提請仲裁或向法院申請訴訟的方式催收。
2.4充分發揮會計部門的監督職能企業財務部門應按客戶區域建立應收賬款明細賬,定期統計應收賬款各客戶的欠款金額、賬齡及增減變動情況,并及時反饋給企業主管領導和銷售部門,為評估調整賒銷客戶的信息等級提供可靠依據。企業財務部門應定期配合銷售部門同應收賬款客戶對賬,寄送對賬單,獲取經對方供銷、財務經辦人員確認并簽章的對賬單,發現有對賬不符的要雙方及時查清原因,數額較大時,通過信函、電話無法查清的,可派人同客戶進行仔細核對,查清原因及時調賬。杜絕因雙方對不上往來賬造成企業壞賬損失。發揮企業內部財務審計作用,對企業業務人員的崗位要定期進行調換,離崗時企業財務、審計部門要配合銷售部門,辦理應收賬款同客戶對賬,發現問題及時查明處理。原業務人員經辦的所有往來款項必須以書面形式說明欠款原因進行交接,得到客戶確認的由接替人負責,欠款得不到客戶確認的,由原經辦人限期清理,對未辦理交接手續而自行離崗者,停發其工資獎金,由此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總之,企業要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控制應收賬款規模。同時,企業應始終堅持把貨款回籠放在首位,實行應收賬款的全過程控制,加大收款力度,加速貨款回籠,確保實現的收入及時足額流人企業,從而規避經營風險。
- 上一篇:會計法律責任深究
- 下一篇:共同侵權有關問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