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順差持續性的實證綜述

時間:2022-04-30 04:16:00

導語:項目順差持續性的實證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項目順差持續性的實證綜述

本文運用協整方法和chow突變點檢驗,對我國經常項目順差持續性進行了分析。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經常項目之間存在著長期協整關系,chow突變點檢驗分析得出:盡管1994年的匯率制度改革對經常項目產生了影響,但并未引起其結構變化,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存在長期的可持續性。因此,應深化匯率制度改革,優化服務貿易結構,進而促進我國經常項目的平衡。

[關鍵詞]經常項目;協整;chow檢驗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中國貿易成本估計及其效應的經驗分析”(項目編號:09YJA790090)、江西省社科規劃項目“全球不平衡背景下中國外貿順差的原因、經濟與生態環境效應、措施”(項目編號:08YJ23)和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江西服務貿易保護成本估計及其政策措施”(項目編號:JJ0810)的研究成果。

經常項目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項目,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出口商品競爭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經常項目保持了持續的順差。截至2009年底,經常項目順差額已達到2841億美元。持續、巨額的順差是我國經濟和金融實力不斷增強的表現,但是給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也不容忽視,無論經常項目保持順差還是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現。一方面,持續的貿易順差會加重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貿易摩擦與爭端;另一方面,經常項目順差將導致資源配置低效,不利于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

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是經常項目平衡表中最重要的兩項,顯然是影響未來我國經常項目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v觀我國經常項目平衡表可以發現,長期以來我國的貨物貿易保持較大順差,是經常項目順差的主要來源;服務貿易一直處于逆差之中,但差額在不斷縮小。匯率變動影響著貿易品的相對價格和國內供求關系,是決定貿易差額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經常項目順差的重要因素。

本文分析在當前的服務貿易與匯率條件下,未來我國經常項目是否還將長期處于順差的不平衡中,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保持我國經常項目平衡的策略措施。

一、貨物貿易順差持續性的實證分析

近年來,中國貨物貿易一直呈現出順差過大的特征,為了更好地反映出服務貿易對我國經常項目順差的影響,在此首先單獨就貨物貿易順差平穩性與否進行探討。本文在借鑒Ongan分析土耳其經常項目逆差可持續性問題研究框架的基礎上[1],采用1985-2008年的年度數據,運用協整檢驗和chow結構突變點檢驗對我國貨物貿易順差的可持續性進行了實證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考慮以下變量:貨物貿易進口總額export和出口總額import。實證分析選取1985-2008年為樣本區間,為研究的方便,考慮取對數后不改變時間序列的特性,故分別對export和import取對數,記為Lnex和Lnim,數據來源于歷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本文采用的計量軟件是EVIEWS5.0。

(一)單位根檢驗

很多時間序列具有非平穩的特征,如果事先不考慮時間序列的平穩性而直接對非平穩性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很可能會出現虛假回歸,即變量之間實際上并不存在任何線性關系,但相關的檢驗又都很顯著,從而導致這種回歸模型的結果毫無意義。因此,首先對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以確定變量是否平穩。本文采用ADF方法來檢驗變量的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到,變量Lnim、Lnex原時間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的。但將其分別進行差分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單位根,ΔLnim和Δlnex在1%的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表明是平穩的。因此,Lnim、Lnex時間序列都是一階單整,即Lnim~I(1),Lnex~I(1),符合Johansen協整檢驗條件。

(二)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的基本思想在于:如果兩個或多個時間序列變量是不平穩的,但它們的同階差分是平穩的,則這些非平穩的時間序列變量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這種協整關系的存在可以通過一個變量絕對值的變化影響另一個變量絕對值的變化;若變量之間沒有協整關系,則不能通過一個變量絕對值的變化影響另一個變量絕對值的變化。本文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檢驗Lnex和Lnim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如果它們是協整的,則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構建方程:lnim=a+blnex+ηt。

通過上表的特征根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在1%與5%的置信區間拒絕“0個協整向量”的假設,接受“至少一個協整向量”的假設,由此可以推斷出貨物貿易的進口與出口之間存在“至少一個協整向量”。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說明了lnim與lnex是協整的,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也就是說我國貨物貿易出口與進口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表明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還將持續存在。

(三)Chow突變點檢驗

1994年我國取消外了雙重匯率制度,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并軌,實行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這對中國進出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對上述模型進行穩定性檢驗。這里采取Chow突變點檢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對每一個子樣本單獨擬合方程來觀察估計方程是否具有顯著差異,進而驗證1994年的匯率制度改革是否能對我國貨物貿易順差的持續性產生結構性影響,檢驗結果見表3。

表3檢驗結果表明,在此拒絕原假設,接受1994年是突變點的假設,這說明1994年的匯率改革對中國貨物貿易的進出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我國的貨物貿易以加工貿易為主,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匯率低估有利于擴大我國產品出口,以外需拉動經濟增長,而匯率制度改革引發的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出口利潤下降。但長期的匯率低估在擴大我國出口的同時也使我國產業結構的協調性遭到破壞,產業結構升級受到抑制,最終必然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因此,匯率制度改革對貨物貿易的平衡是有積極影響的。[2]

根據chow檢驗結果,可以看出1994年的匯率制度改革對貨物貿易的進出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引起了模型的結構變化,即匯率制度變化打破了貨物貿易出口與進口之間存在的穩定均衡關系,因此,通過有效的匯率制度改革有望能促進我國貨物貿易的平衡。

二、經常項目順差持續性的實證分析

為了對經常項目順差的可持續性進行研究,考慮到我國經常項目的特點,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加入服務貿易數據,即經常項目收入為貨物貿易出口總額加上服務貿易出口總額(income),經常項目支出為貨物貿易進口總額加上服務貿易進口總額(expenditure)。為了研究的方便對兩組序列取對數,記為Lnexpenditure和Lnincome。

(一)單位根檢驗

對兩組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到,變量Lnincome、Lnexpenditure原時間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的。但將其分別進行差分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單位根,Δlnincome和ΔLnexpenditure在1%的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表明是平穩的。因此,Lnincome、Lnexpenditure時間序列都是一階單整,即Lnincome~I(1),Lnexpenditure~I(1),符合Johansen協整檢驗條件。

(二)協整檢驗

構建方程為:lnexpenditure=a+blnincome+ηt,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驗證lnexpenditure和lnincome之間是否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通過上表的特征根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在1%與5%的置信區間拒絕“0個協整向量”的假設,接受“至少一個協整向量”的假設,由此可以推斷出貿易的進口與出口之間是存在“至少一個協整向量”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說明了Lnincome和Lnexpenditure是協整的,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也就是說我國經常項目中的進出口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表明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還將持續存在。

(三)Chow突變點檢驗

在此,也采用chow突變點檢驗法來檢驗1994年是否為是結構突變點。

表6檢驗結果表明,在此接受原假設,即1994年不是突變點。

根據chow檢驗結果,可以看出1994年的匯率制度改革雖然對我國的項目平衡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未能引起經常項目的結構變化,即1994年匯率制度改革未能打破經常項目中出口與進口之間存在的穩定均衡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雖不斷增長,但服務貿易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水平較低,結構不合理,且長期處于逆差狀態。這就需要我們加快服務貿易的發展。在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的同時,還應進一步深化匯率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彈性有所增強,但還沒有建立起真正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機制,匯率的市場化改革仍有待進一步完善。[3]

三、結語

為了更好地驗證服務貿易對我國經常項目順差的影響,本文首先剔除了服務貿易數據,僅對我國貨物貿易進行分析。通過Johansen協整檢驗發現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即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還將持續存在。隨后對其進行Chow突變點檢驗,發現1994年的匯率制度改革對貨物貿易的進出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引起了模型的結構變化,打破了貨物貿易出口與進口之間存在的穩定均衡關系,進而得出結論,通過有效的匯率制度改革有望能促進我國貨物貿易的平衡。

在加入了服務貿易數據后,通過Johansen協整檢驗發現經常項目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表明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還將持續存在。但在隨后對其進行Chow突變點檢驗中,發現1994年的匯率制度改革雖然對我國的項目平衡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未能引起經常項目的結構變化,匯率制度改革未能打破經常項目中出口與進口之間存在的穩定均衡關系。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進一步深化匯率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還應優化我國的服務貿易結構,提升服務貿易水平,才能有效促地進經常項目的平衡。

首先,應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引起了貨物貿易的結構性變化,但對經常項目收支的影響有限。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一要逐步放松資本項目下的外匯管制,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減少政府過多的行政干預,為最終實現資本項目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創造條件,以使匯率真正成為資源配置的工具。二要大力發展規避匯率風險的金融衍生品,提高進出口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增強其對金融衍生工具的了解和運用,更好地適應匯率的波動,增強匯率對改善經常項目收支的調節效果。

其次,提高服務貿易總體水平,優化出口結構。中國服務貿易主要還集中在勞動密集型部門和資源稟賦優勢部門等傳統服務業上,而在全球貿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險、咨詢等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服務行業,還是一個薄弱環節,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這嚴重影響了我國經常項目的均衡。因此,應大力增加我國服務業的投入,擴大服務貿易領域開放,強化外資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拓展吸收外資投資方式,引導外資合理有序流入服務貿易領域,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發展服務業。改造傳統行業,推動知識技術密集型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競爭、規范有序的全國統一的服務市場體系,以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整體水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