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發展瓶頸及策略思索
時間:2022-05-24 02:47:00
導語:民營經濟發展瓶頸及策略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經濟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成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聊城市為例,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實有個體工商戶10.21萬戶,資本金數額25.61億元;私營企業實有1.70萬戶、注冊資本(金)為620.39億元。民營經濟從業人員達到近100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6.4%,占新增就業人員的90%以上,民營經濟貢獻了我市GDP的百分之六十多,稅收的一半,85%的用工在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安排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主渠道,財政增收的生力軍,推動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從我市民營經濟自身發展情況看,民營經濟規模還不夠大、水平還不夠高,與南方和我省東部先進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1.總體規模小。與江蘇、浙江等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比,我們一個縣的經濟規模只相當于人家一個比較好的鄉鎮。江、浙民營經濟先進市、縣、鄉鎮從事工商業的戶數已達全部人口戶數的80%以上,而我市則不足10%。
2.產業層次低。我市民營經濟的主要產業多處在產業鏈條的低端,科技含量較低,初級、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缺乏高端和戰略新興產業。
3.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我市民營企業普遍起步門檻低,很多企業低水平重復投資,產品競爭力不強;一些企業產權關系模糊,企業制度不規范;在企業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多數是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經營,缺乏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有的企業市場適應能力差,短期快速發展后就走向衰退甚至破產。
4.發展后勁不足。企業科技進步比較緩慢,高附加值產品少,科技投入不足,新上項目面臨資金、用地、高素質人才等因素制約,致使民營經濟新生增長點不夠多,投入增長勢頭不夠強,影響了企業的做大做強。
(二)從外部發展環境看,制約因素還比較多
1.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缺口大。今年以來,受國家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的影響,廣大中小企業普遍感覺到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缺口明顯加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一般上浮30%-70%;我市中小企業在民間的融資年利率大多在15%-20%之間。據對全市中小企業的資金情況調查來看,全市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在100億元以上,有的企業資金鏈已出現斷裂的危險。
2.受通脹影響,能源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據調查,企業用煤炭、鋼材、銅材、棉花、聚乙稀等價格均有大幅增長,幅度在5%-96%,且漲跌不穩,既增加了企業成本,又影響了企業正常經營。由于大部分中小企業技術含量不高,產品可替代性較強,無法通過價格機制將成本轉嫁到產品中去,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嚴重擠壓了企業盈利空間。
3.企業用工成本大幅度上升。據調查,當前我市民營企業勞動力流動頻繁,“普工荒”和“技工荒”局面并存。企業平均工資同比提高20%以上。
4.人民幣升值較快。人民幣升值,造成出口型民營企業成本增加,普遍不敢接長訂單,產品出口減少,利潤率下降5.土地制約因素仍比較突出。近年來工業用地指標減少已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用地形勢日趨緊張,部分項目因土地無法落實而不能開工建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
二、進一步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建議
(一)促進技術進步,加快產業升級
國家的科技創新力量和資金投入主要集中在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應大力引導這些創新資源為民營服務。加強民營經濟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的規劃,支持引導科研機構開發民營急需的技術。設立技術創新平臺,按照“政府支持、企業自治、市場化運行”的原則,為民營提供技術研發的服務,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步伐。
(二)推行“一鄉一品”、“一鎮一業”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要把特色產業作為撬動我市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著力點,充分發揮我市的區位、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借鑒全國“千強鎮”的發展模式,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大力發展“一鄉一品”、“一鎮一業”等塊狀經濟、特色經濟,通過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提高區域特色產業配套能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全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發展壯大骨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是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短板,加快我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一定要在培育產業龍頭企業上狠下功夫。鼓勵產業內企業加速自我積累,實施兼并重組,搞好資本運作,實現低成本擴張;鼓勵產業內企業,加入國際經濟大循環,借助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通過更大范圍的產業鏈接,做到低風險運行,“借梯上樓”、“借船出?!?,向跨國企業發展。鼓勵產業內企業在本區域內搞好生產經營配套,積極擴散上下游產品,發展一頭連著國內外市場,一頭連著當地千家萬戶及大量中小企業的骨干龍頭企業,輻射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四)實施品牌戰略,努力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
要把提素質塑品牌作為戰略舉措來提高我市民營經濟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信譽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引導民營企業搞好內部管理,摒棄家長式管理,用先進的手段實現科學管理。引導民營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五)搞好公共平臺建設,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
要加快行會、商會、融資擔保協會、培訓、檢測檢驗、市場開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服務體系建設步伐,提高社會化服務程度,為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有力支撐。
- 上一篇:市長在機構編制單位改革會上發言
- 下一篇:市創建依法行政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