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經濟學及藥品費用控制研究

時間:2022-01-22 09:28:10

導語:藥物經濟學及藥品費用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物經濟學及藥品費用控制研究

[摘要]近年我國醫療事業不斷發展,藥品費用的上漲成為醫療事業發展的障礙,對我國國民生活水平造成較大影響。為探析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文章應用藥物經濟學探究藥品費用控制,對藥物經濟學相關內涵進行闡釋,分析藥品費用上漲因素,進而闡明藥物經濟學在藥品費用控制中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藥品費用;藥物經濟學;控制

我國醫療費用增長速度較快,對人民生活水平、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大,控制醫療費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藥品收費是醫院業務收入的重要組成,占比較高,成為導致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重要因素,若需控制醫療費用,必須重視藥品費用的控制。[1]藥物經濟學是結合藥品成本、療效等綜合評價藥品費用成本的學科,對藥品費用控制具有較好作用。[2]

1藥物經濟學

1.1內涵。藥物經濟學屬于現代應用型經濟學研究手段,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融合,包含藥物臨床應用相關經濟學內容,與決策學、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等具有一定關聯性,通過多手段結合方法對藥物應用成本、效果進行研究,對應用中的經濟學差異進行評價。[3]藥物經濟學服務于醫生、患者、管理部門、醫療保險單位、醫療供給單位等醫療體系全鏈條中,將其應用于藥品費用控制過程中,能夠實現醫藥資源合理配置,應用小成本獲取最優利益,其關注藥品成本、效果,對藥品成本的控制具備較好科學性、接受性。[4]1.2研究方法。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為藥物經濟學的四大研究方法。最小成本分析為療效一致情況下,對藥物治療成本進行對比,尋找最小成本者。成本效果通過對比健康效果差別、成本差別,通過單位健康效果提升所需的成本效果之間的比值展示。成本效用分析與成本效益具有高度一致性,其對不同衛生干預比較具有較好應用效果,能夠綜合反映患者情況。成本效益分析以貨幣單位測試成本、結果,具有普遍應用性,結果直觀明了,可對單一方案進行經濟評價,或對多個方案進行優選評價,亦可對比結果相似方案經濟性,或比較外部成本、收益。1.3實施步驟。實施藥物經濟學分析,通常需經歷以下步驟:問題提出、明確目的、對比方案與結果、選取正確的藥物經濟學研究方法、搜集并歸納研究資料、統計方案成本、明確結果事件出現概率、采取決策分析辦法、對敏感度進行分析、匯報成果。

2藥品費用上漲因素

導致藥品費用上漲的因素較多,部分為合理性因素,如人口結構改變、市場經濟波動、藥物生產成本升高、疾病種類的變化、病菌耐藥性增強等非人為性因素,而部分因素并不具備合理性,如藥品費用管理的制度漏洞、價格管理缺陷、用藥缺乏合理性、以藥養醫等人為性因素。我國通過取消藥品加成、集中招標采購、分離門診藥房、職業道德教育等方式進行藥品費用控制,以上手段通過控制藥品價格達到對藥品費用控制的目的,控制價格后,部分制度、管理不足得到改善,因而能夠起到一定的控制藥品費用效果,但由于藥品價格控制對藥品生產的成本、效果等方面影響較小,因而可能導致藥價先降后升,難以有效控制藥品費用上漲。探究有效的藥品費用控制成為促進醫療事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3藥物經濟學對藥品費用的控制作用

3.1指導藥品生產研制。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的需求取決于商品的價值和質量。藥品是特殊的商品,其需求與普通商品一致,其需求量同樣是由藥品的價值和質量決定的,也就是說藥品的成本效果越高,其需求量也越大。就新藥而言,因其研制成本較高,通常藥品價格較高,則醫療經費的負擔更重,部分國家較為重視新藥研制的經濟問題,規定在進行新藥申報時,必須提供該藥的經濟學評價材料。對新藥的經濟學評價應當從研究初期著手,可與新藥研制同步進行。如就疾病、當前治療費用的評價可就臨床試驗的Ⅰ、Ⅱ階段展開,新藥上市,即從Ⅳ階段試驗,藥物經濟學的前瞻性、回歸性研究,可通過藥物流行病學、經濟學方法角度進行設計、實施。將藥物經濟學加入藥物研制中,對藥物成本、效果進行有效分析,以明確生產最小成本,并確定藥品研制、生產的效益,有助于評判藥品研制可行性。3.2指導藥品定價。藥品定價涉及內容較多,除成本、研發、銷售外,還涉及目標利潤、批發提成、醫保預算、政府預算等。隨著我國醫改的漸深,藥物經濟學被引入藥品定價中,就傳統的藥品定價機制而言,通常為成本與定價相加,出廠價與進銷差率相加為批發價,以批發價與批零差價相差則為零售價,在定價過程中,并無確切的指導性工具,未行藥品經濟學評價,導致藥品費用出現問題。如部分廠家虛報成本、非合理性讓利、不合理用藥、藥品流通煩瑣等,使藥品費用層層疊加。在確保藥效安全、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藥品成本、效果評估,以促進藥物的合理定價。結合藥物成本、適量利潤制定申報價格,并選取恰當的參照藥品、價格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依據研究成果,合理調整藥品申報價格。3.3指導藥物適用范圍。每種藥物均有其適用范圍,某一藥物可能對某一疾病中的部分人群有效,而對其他人群效果較差,故其成本效果較低。如降膽固醇藥物應用于高膽固醇血癥伴危險因素群體成本效果較優,但對單純膽固醇血癥成本效果較差,若藥物未能應用于正確的患者群體,勢必增加患者藥品費用支出。藥物經濟學通過研究特定藥物、人群應用藥品治療的成本效果,目的明確,具備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比較明確,能夠有效降低直接和間接成本,發揮藥物經濟的效益最大化,實現經濟效果和治療效果,因而能夠指導藥物適用范圍。3.4指導臨床用藥。為減少醫院藥品費用,遏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控制患者醫療支出,我國要求藥品使用中應以療效好、價格低藥物為主,即應當采用成本效果較優的藥物。將藥品成本效果納入用藥目錄中,能夠達到較好的藥物費用控制效果,藥物經濟學研究是制定用藥目錄的重要工具,幫助醫院篩選成本效果較優的藥品。同時,制定藥品目錄后,能夠較好地規范醫生用藥,有助于降低不合理用藥出現的概率,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鼓勵應用藥效佳、價格低、副作用低的藥品,淘汰藥效一般、價格昂貴、副作用大的藥品。3.5指導患者藥物選擇。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藥品分類制度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們對醫療保健、藥品相關知識的了解越來越多,自我保健意識正在逐步增強,人民自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而醫療市場的供給呈現改變,提供醫療服務的一方不再是絕對的藥品供應方,部分患者將自行前往藥店購買藥物。同時,互聯網藥物銷售發展越來越快,藥物購買更為便捷、全面,患者藥品購置的渠道逐步多樣化。藥物經濟學能夠將藥品效果、成本展示于患者面前,指導患者選擇質優、價廉、安全、高效的藥品,減少浪費現象,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綜上所述,藥物經濟學可從多方面來控制藥品費用的迅速上漲,在我國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必須給藥物經濟學在控制藥品費用中的作用以一席之地。為控制藥品費用,應當在確保用藥合理、有效、安全的同時,加強藥物經濟學的應用,將其作為資源配置工具,變革藥品經濟管理模式,優化醫療經濟配置。應當強化對藥物經濟學的研究,開設專門的機構,將其充分發揮于醫療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充分發揮藥物經濟學的作用,控制藥品費用,有效地緩解日益突出的用藥貴和看病貴的客觀矛盾。

參考文獻:

[1]楊冬.藥物經濟學及其在藥品費用控制中的作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3):1096-1097.

[2]杜清云,姜彩娥,石芳,等.藥物經濟學成本-效果在臨床路徑給藥方案中的作用探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6,36(4):315-318.

[3]帕依扎•哈繼木汗,努爾蘭•熱依漢.藥物經濟學方法在醫院藥事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6):191-192.

[4]殷勤.藥品招標價格對我國藥品定價方法改進的啟示[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4):27-30.

作者:曹云超 單位:瀚暉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