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事業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6-05 08:38:23
導語:體育事業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就目前而言,農村建設問題逐漸的提到日程上,國家和政府都注重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盡最大的力度發展農村經濟,對于偏遠貧困的山區,政府要加大力度保護和鼓勵農民學會致富,減少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只有農民的經濟收入穩步的上升,才會關注體育事業,積極的參加體育活動,強身健體,才能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
一、簡述新農村體育事業的含義
體育事業的含義主要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定義即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系統性的社會活動,帶有經常性的特征。廣義的含義不涉及到經濟特征,范疇主要是包括國家財政支出和自主經營的體育事業單位。狹義的定義即國家的財政支付,但是又不涉及到經濟核算的事業單位,包含在廣義中。體育事業單位主要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競技、學校、體育產業和群眾體育職業。新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要讓農民有豐富的業余生活,促進身體健康發展,方能為農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提供基礎性的保障。
二、試論新農村體育事業與農村經濟發展二者之間的關系
農民熱愛體育運動,才能使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農村的經濟才會被調動起來,農民的綜合素質和實力才能逐步提升。經濟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富裕了,農民才會更加注重體育活動,增加需求[1]。(一)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出臺的醫療改革政策目前尚未完善,一些醫療費用較高,貧困農民就醫難,農民家庭存在因病致貧的狀況,這些現象的出現也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不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國策。體育運動能夠強身健體,減少病癥的發生,為良好的生活質量提供一份物質基礎的保障。農民在醫療方面如果減少了花銷,就是用另一種方式為社會創造財富。所以體育的投資能夠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促進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同時,還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二)農村體育事業拉動經濟的發展,促進消費水平的提高。由于農村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收入的影響制約,致使部分農民的生活水平無法提高,消費意識薄弱,不舍得除去基本花銷以外再有任何多余的花銷。但農村人口龐大,是潛在的消費群體,因此,要轉變農民的消費觀念,才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促進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的戰略
完善地方體育事業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相應的政策。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適宜地改變舊有的法律法規,符合當前農村體育發展的規律。政府相關的執法部門應積極的完善法規制度,組織各項體育活動,對村里的體育干部進行定期的培訓和深造,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2]。根據不同農村的地質條件,開展具有鄉土特色的戶外體育旅游項目,吸引外來游客。運動場地主要打造純天然,根據地形的優勢,開發不同的運用,例如攀巖、滑雪、馬拉松、漂流等體育游樂項目。項目的開展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刺激農民消費需求的欲望,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各個民族之間的生活習慣以及民族特色的活動各不相同,推出特色的體育產業,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及時的轉變農民體育運動的觀念。由于近幾年我國的GDP穩步增長,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改善了農民的經濟狀況,農民的素質和社會地位也有所提高,相繼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的邁向科學化??萍嫉倪M步,使得農業生產的效率逐漸提升,減少了農民做勞務的時間,使得農民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追求物質的消費和積極的參與到各項娛樂活動中,農民的心理狀態和價值觀念也在不斷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響應政府提出的全民健身號召,利用一切網絡手段開展廣泛的宣傳,轉變農民的固有觀念,使其逐漸的認識到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在體育運動中強身健體,提高生活水平。在農村設立健身服務中心,鼓勵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參與到強身健體中,鍛煉良好的身體素質[3]。
綜上所述,一個國家的發展情況能夠在經濟發展中體現出來,經濟是發展一切事物的基礎。經濟的發展與體育事業的發展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當地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農村家庭的收入才會逐漸增加,才能緊跟科技社會發展的步伐,接觸到現代化的產業,為體育事業的市場營造良好的前景。所以要改變農民傳統固有的思想觀念,黨和國家應積極的支持和鼓勵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給予農民相應的幫助和引導。
參考文獻:
[1]孫翊能.農村經濟和農村體育協調發展運行機制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4):224
[2]唐偉,呂微.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農村體育發展思考[J]搏擊,2013(8):27-30
[3]王軍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6):165,167
作者:肖博文 單位:阜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 上一篇:網絡經濟市場營銷策略解析
- 下一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區域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