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下衡水循環經濟發展思考

時間:2022-08-05 03:27:49

導語:產業鏈下衡水循環經濟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業鏈下衡水循環經濟發展思考

[摘要]在產業鏈視角下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能夠實現綠色發展,還能促進資源整合,有效地將生產的各個環節聯系在一起,防止了資源浪費。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衡水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在產業鏈視角下發展循環經濟是保障衡水工業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構建生態衡水、文明衡水、美麗湖城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循環經濟;生態衡水;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就是指“資源——產品——消費——廢物再生”的經濟模式,以資源再利用為原則,堅持“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的發展目標。循環經濟為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是衡水建立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對于衡水工業新區來說,必須引進人才,加強技術更新,肩負起衡水循環經濟發展的重擔。

1產業鏈視角下的循環經濟

產業鏈的最初理念思想來源是源于西方。一般認為,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在對企業分工進行理論分析時,提到了“制針”的例子,這是最早提到的產業鏈理論。哈佛大學的邁克爾•波特提到了企業競爭的理論,從企業的角度闡述“產業鏈是由企業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市場和銷售、服務及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等各環節相關聯的運作構成的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流程”。學術上關于“產業鏈”最熱的探討是在2011年,到目前為止,中國知網上關于“產業鏈”的論文已將近五萬篇左右,我國的經濟學家龔勤林對于產業鏈的研究認為:產業鏈是通過特定的時空布局關系和邏輯關系對各個部門給予相應的技術聯系,從而實現鏈條式的關系。同時,他還提出,產業鏈的構建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延伸產業鏈,另一個是產業鏈的構建。馮炳英在微觀經濟學中提到“生產者要盡可能地突出企業上游和下游重點環節的重要性,通過產業鏈的整合,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有效地控制市場壓制,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技術的轉移和企業的協同發展”。在生產的過程中,并不是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能產生最大的價值,因此,要重點培養能夠產生巨大價值的生產環節,突出企業的競爭優勢。狹義上的產業鏈是指產品從原材料到產成品一系列生產環節的相關鏈條;廣義上的產業鏈是與狹義產業鏈相關產業的上下級延伸。理論上,產業鏈就是將各個生產環節進行重新整合,尋找高效率的生產模型,實現鏈條產業的資源共享。產業鏈視角下的循環經濟是以資源再利用為宗旨,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對傳統粗放、高排的生產模式進行改良,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循環經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循環經濟的產業鏈需滿足社會發展的長期性,以先進的技術為支撐,以循環經濟為主導,有效地將各個產業鏈接起來,建立完善健全的經濟發展模式。

2衡水工業新區現狀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每年我國工業排放的工業廢氣占排放總量的85%,消耗的能源占總能源的80%。根據對我國工業示范園區的研究經驗得出:在三年周期內,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25%和51%,純凈水消耗強度和污水排放強度分別下降25%和28%,單位土地面積工業產值和人均工業產值分別為20%和27%。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生態工業園區對于我國經濟由粗放式向集約式的轉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5年,衡水工業新區被授予“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是京津冀服裝產業研發、生產、銷售的重點地區,并且,引入衡水的產業不僅僅包括服裝、家紡、布料等行業,與其配套的物流研發等產業也進駐衡水工業園區。到目前為止,衡水市共有紡織服裝企業約900余家,將近有八萬人從事紡織行業。衡水工業新區是衡水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平臺,也是作為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散和企業轉移的將近40個重要平臺之一,主要轉移北京天津的物流商貿、食品加工、服裝生產。同時,衡水工業新區和中紡達成了合作,在衡水工業新區規劃近10平方公里構建近500億元的工業紡織園區,并確立了三步走的經濟發展策略:第一步,聚集衡水乃至河北省的紡織產業,形成產業規模。第二步,構建從原材料市場到電子銷售平臺到現代物流的產業鏈紡織體系。第三步,依靠服裝紡織業帶動針織業和棉紡業,促進紡織業不斷創新,構建河北乃至全國服裝時尚中心。因此在衡水工業新區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衡水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途徑

3.1完善制度建設,加強環保意識。首先,衡水市應鼓勵生產者對排放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推動工業、農業、種植業、養殖業等各個行業的有機結合,形成生態產業鏈,推動經濟的融合發展。其次,加強居民的環保意識,普及環保知識,既包括常規的教育又包括技術培訓,對生活垃圾進行歸類,在市區擺放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像電池、果皮、花草樹葉以及有害、污染的排放物等不可回收垃圾要及時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里;毛巾、舊報紙、舊雜志、易拉罐、布料等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放入可回收垃圾桶里。最后,政府應采取措施,制定相關的政策致使可再生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制定可行性高的方案,考慮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和全局性,對于衡水的各個縣制定符合其實際情況的發展策略,保障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政府還應進行一定的惠民補貼,注重人才培養,引進先進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對于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相關部門要盡快地推廣,使其盡快地從科技轉換成生產力,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帶頭模范作用,確保衡水經濟長期穩定的循環發展。3.2堅持綠色發展,創建生態文明城市。衡水根據實際情況形勢如何發展、怎么發展是當前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發展是第一要務,是最終目標。若要實現循環發展,推動綠色經濟就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對于綠色科技選擇的決定性作用,引入社會力量去完成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從城市到農村,從工業到農業、服務業,循序漸進。但是,企業在決策生產之前需有系統的方案,對生產結果進行分析預測,避免盲目生產造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打造美麗湖城,美麗衡水。3.3加大資金投入。資金是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生產初期,經濟效益并不是特別顯著,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保障循環經濟的順利進行。首先,政府部門應加大財政投資力度。隨著雄安新區的建立,衡水的區域優勢日益凸顯,國家也十分重視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因此,加大對衡水循環經濟的資金投入是實現首都名企轉移的重要保障,是創建生態工業園區的有力后盾。其次,加強工業新區的招商引資,完善工業新區的服務平臺建設,營造園區投資政策最優、項目審批流程最簡、服務態度最好的投資環境,各個職能部門應善待企業,對于落戶的國企、央企、中華老字號等重點企業實行土地零地價,踏踏實實為企業辦事,吸引外部投資者。再次,加強與中紡聯的長期合作。近期,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制定了《衡水工業新區紡織服裝產業規劃》,做好京津百家紡織服裝名企的專業工作是當前工業新區面臨的重要挑戰。因此,衡水應加強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企業合作、項目招商、產業規劃、廣告宣傳等各個領域的長期合作,打響衡水紡織業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衡水紡織行業的轉型。政府應積極與中國紡織聯合會探討構建紡織科技園,保障“北京百家紡織服裝企業進衡水”推介會的順利進行。最后,加大衡水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貸力度,降低企業的信貸條件,保障工業新區環境生態建設,確保其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業務開展、技術開發,以及人才的引進,促進衡水循環經濟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在衡水工業新區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緩解京津壓力,新形勢下,帶動產業鏈上相關產業的發展,全力構建生態衡水、綠色衡水。

[參考文獻]

[1]謝琳.衡水工業園構建京津冀發展新格局[J].中國紡織,2014(08).

[2]馬翠玲.甘肅省循環發展成效及其經驗[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9(01).

[3]歐陽瀟.衡水工業新區確定“三步走”戰略河北首家“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花落衡水[J].紡織服裝周刊,2015(04).

作者:王瑞婷 單位:衡水學院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