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保護持續發展經濟研究
時間:2022-10-13 09:29:14
導語:濕地保護持續發展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受提出的“濕地資源保護”要求影響,近年來濕地資源保護的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如何在保護濕地資源的同時激發其經濟價值,也因此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為真正實現濕地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兼顧,正是本文圍繞加強鹽城濕地保護利用資源優勢持續發展經濟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鹽城濕地資源保護利用現狀
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位于江蘇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認定為世界遺產,這一成果的取得與鹽城濕地資源保護的相關實踐存在直接關聯,如生態補償、沿海停止圍墾、退漁還濕、退耕還濕,通過深入貫徹守護濕地的生態文明理念,鹽城濕地資源保護才得以取得豐碩成果。在鹽城濕地資源保護的實踐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得到了較好踐行,在嚴格的生態修復與清理整頓之下,鹽城先后拆除了多家飼料加工廠等企業,停止圍墾近百萬畝沿海灘涂,鹽城濕地由此得以實現持續性恢復。為真正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進一步提升“濕地資源保護”水平,近年來江蘇鹽城在濕地資源的生態旅游價值開發層面投入大量精力,但如何在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不對濕地資源保護帶來負面影響,卻對相關人員提出了較高挑戰。
二、基于鹽城濕地資源優勢的可持續經濟發展路徑
(一)實現居民與濕地和諧相處。為更好利用鹽城濕地資源優勢,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必須首先實現當地居民與濕地的和諧共處,濕地知識宣傳普及需在其中發揮關鍵性作用。近年來鹽城濕地資源保護收獲了豐碩成果,但當地仍有部分居民將濕地簡單的劃歸“灘地”范疇,雖然鹽城通過多年來的發展逐步淘汰了傳統的濕地耕作模式,但很多居民在生活與觀念層面仍未能對濕地保護產生正確、全面、清晰的認識,為真正使濕地與居民能夠構建生態組成體,必須更為深入的轉變當地居民的落后認知。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生活垃圾與污水的分類不當、政府與企業的宣傳力度不足、濕度保護宣傳不夠深入均可能對鹽城濕地資源優勢的利用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本文建議采用針對性培養骨干,以骨干帶動家庭的宣傳模式,濕地保護可基于家庭感染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二)尋求居民利益保障與濕地資源保護的平衡。為實現基于鹽城濕地資源優勢的可持續經濟發展,必須設法實現居民利益保障與濕地資源保護的平衡。是實現人與濕地更加和諧相處屬于濕地資源保護的最終目標,基于這一目標,鹽城濕地保護應避免將濕地完全孤立,并引入各方力量,設法實現雙方的和諧相處,如基于科研單位的科學研究、整合濕地保護部門、引入群眾力量、引入社會力量、聽取旅游從業者和游客意見,由此即可為鹽城濕地資源優勢的利用提供可行性較高的建議,形成核心管理力,實現群眾共建共享,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和資金注入,旅游產業的有序開發、合理定價、適當開放也能夠由此實現,當地居民由此即可在保護濕地資源的同時享受濕地生態紅利。(三)打造世界級生態濕地旅游目的地。鹽城濕地已成為世界性的自然遺產,因此在鹽城濕地資源優勢的利用中,應以世界級生態濕地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此擴展濕地生態旅游前景。在具體的探索中,應針對性開展鹽城濕地品牌建設,利用好森林、濕地、海洋等生態資源優勢,基于研學、科普、體驗等主題以及鹽城濕地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故事,即可開拓全新的“旅游生態”。作為最具含金量的自然資源頂級品牌,成功申遺的黃海濕地能夠為鹽城濕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申遺成功帶來的具體品牌影響力必須得到針對性利用。為真正基于鹽城濕地開展生態旅游探索,必須講好濕地申遺背后的故事、針對性發展全域旅游、構建休閑度假配套產業鏈,以此更好發揮鹽城濕地資源優勢。濕地申遺背后的故事應圍繞鹽城濕地品牌打造展開,并針對性建設以鹽城濕地為主題的特色風情小鎮;全域旅游的發展可較好彰顯鹽城濕地魅力,因此鹽城必須依托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高速度、高質量、高品位的打造濕度旅游項目,并規劃建設全域旅游觀光線路,旅游線路和產品設置的優化也需要得到重視,如觀景平臺、驛站、風景道、綠道,濕地旅游配套項目可較好服務于鹽城濕地資源利用,周邊的停車場、農家樂、民宿等產業發展也能夠由此獲得支持;休閑度假配套產業鏈的構建需結合鹽城濕地資源實際,如打造“濕地•秘境之旅”、“夢幻•海洋之旅”等旅游線路,做實旅游產品,加快形成產業閉環,不斷提高鹽城濕地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經濟發展即可在保護鹽城濕地資源的同時得以順利實現。
綜上所述,鹽城濕地保護利用資源優勢可較好服務于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實現。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實現居民與濕地和諧相處、尋求居民利益保障與濕地資源保護的平衡、打造世界級生態濕地旅游目的地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濕地資源保護利用路徑,為更好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生態補償機制的完善、居民利益的保障需得到更高程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張文鴻.騰沖市濕地資源現狀分析及保護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19,(05):61-63.
[2]張華兵,甄艷,李玉鳳.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鹽度空間分異特征[J].濕地科學,2018,16(02):152-158.
作者:姚建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委黨校
- 上一篇:新農村經濟發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研究
- 下一篇:教育投入經濟效應發生機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