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一帶一路”中俄經貿關系

時間:2022-04-02 02:58:05

導語:探析“一帶一路”中俄經貿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一帶一路”中俄經貿關系

摘要:當前距離“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在新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下,中俄貿易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方向。本文分析了“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中俄經貿關系,從農業、交通、能源、科技四個層面入手,探討了“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推動中俄經貿深入發展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俄貿易;一帶一路;經貿關系

“一帶一路”戰略著重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核心,致力于與沿線國家構建經濟合作,帶動亞洲國家實現共同發展。俄羅斯作為毗鄰我國的亞洲主要發展中國家之一,近年來在經貿文化領域與我國已構建了密切的合作基礎,如何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更好地協調利益關系、推動經貿合作發展,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探討。

一、“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俄經貿關系分析

1.優勢互補。(1)能源方面存在顯著經濟優勢從“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根本目的角度進行分析,其主要是力圖匯集不同體制、政治意識形態與文化背景下的亞洲國家力量,在新時期構建國家之間的新型合作關系,依托戰略協同關系推動區域經濟共同發展?,F如今能源資源短缺已成為全球普遍面臨的經濟社會問題,而“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致力于重新構建全世界范圍內的能源資源分配體系,推動能源資源的區域重心轉移,并將其延伸至全世界范圍內調節當前能源價格,打破中東地區國家的壟斷性優勢,進一步優化能源資源分配格局。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在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而近年來我國在能源進口量與消費總額方面呈現出持續攀升的態勢,因此兩國之間在能源方面有著天然的互補需要,在國際能源新形勢下中俄兩國構建良好的經貿合作關系有助于幫助我國打通全新的經濟能源發展渠道,進一步為我國能源供給與能源安全提供保障。(2)依托東北區位優勢打造中俄自由貿易區除經濟能源互補優勢外,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天然區位優勢也是推動中俄構建良好經貿關系的重要物質基礎。以黑龍江省為代表的我國東北省份坐落于中俄的邊境地帶,這也成為了中俄貿易往來的重要連接紐帶,面對當前的經濟新常態,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必將成為構建中俄兩國經貿合作關系的關鍵助推力。2018年4月中俄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題調研座談會的召開標志著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已經開始逐步推進,中國政府可以借助政策引導實現電子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等專業人才的引進,優化我國物流服務、提高產品質量,同時增加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量,進一步拓寬兩國貿易渠道,為我國產業在國際貿易領域競爭力的提高貢獻積極助益。2.潛在隱患。(1)自然地理與政治文化的不穩定因素“一帶一路”戰略主要依托絲綢之路經濟帶展開,其沿線的周邊國家在經濟基礎、自然條件、交通等方面仍處于相對落后狀態,而聯通中俄兩國的必經之路被一定面積的沙漠、凍土所覆蓋,為交通運輸、人員通行帶來了極大的困擾,也加大了經貿通商的難度。從政治文化方面入手,俄羅斯作為一個地跨亞歐的多民族國家,內政的不穩定、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宗教信仰差別等都成為阻礙兩國構建穩定經貿關系的重要因素,也埋下了一定的隱患。(2)經濟層面存在較大投資風險從經濟層面上來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帶有較為明顯的對外投資性質,雖然這可以成為對外貿易的增長點,但也隱含著較大的投資風險。整體來看俄羅斯當前的投資環境不容樂觀,缺乏充足投資資金、商業環境趨于惡劣等問題導致俄羅斯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從國外整體市場環境來看,西方國家的聯合制裁加劇了俄羅斯的融資難度,全球石油市場整體仍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貿易保護主義等加劇了俄羅斯的經濟困境。構建中俄區域合作必將由中方出面投入更多的資金提供支持,然而兩國在區域合作項目上往往集中在高鐵、機場等交通項目建設中,這些項目的投資周期偏長、收益率較低,加劇了中方對外投資所面臨的經濟風險。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推動中俄經貿深入發展的對策

1.依托東北農業推動中俄農業合作。從農業角度入手,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廣人稀,擁有肥沃的黑土地資源且半數處于閑置狀態,而俄羅斯早在2012年APEC會議期間便有農用地出租的意向,因此中俄兩國可以從農業基礎層面著手構建合作關系,著重將農業投資與農業開發作為兩國農業合作的重點,依托合作關系提高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農產品、農副產品生產與供應量,進一步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創設穩固保障。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已經著手與俄羅斯開展農業合作,以華信集團為代表的我國公司與俄羅斯合資創立了阿爾瑪達公司,并于濱海邊疆區完成了中俄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區的建設,在兩國政府與企業的資金支持下,預計將于2020年實現1000萬噸的糧食及農副產品生產目標。2.借助絲綢之路健全交通運輸網絡?!耙粠б宦贰睉鹇缘膶嵤﹪@絲綢之路經濟帶展開,而要想切實推動中俄兩國經貿關系的建設,就必將依托完備通暢的交通運輸線路作為合作基礎,實現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的長效聯通。當前俄羅斯東部地區的交通運輸建設呈現出明顯的落后狀態,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與經濟發展需求呈現出嚴重的不對等問題,對于經濟發展與經貿合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與限制?;诖?,要想進一步深化中俄兩國之間的區域經貿合作,就必將著重圍繞俄羅斯東部地區進行港口基礎設施、能源管道、交通走廊的規劃建設,通過健全的交通基礎設施為其遠東、西伯利亞地區經濟水平的提高奠定穩固的物質基礎,進一步提高對外資的吸引力,憑借中方的資金技術支持實現兩國在交通領域合作的深入推進,構建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體系。此外,中國還應當將建設目光著眼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著力構建完備的港口網絡系統,加大產業園區的建設投資力度,依托海上絲綢之路與俄羅斯等國家聯合創設海上安全合作機制,進一步促進海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深化中俄兩國的經貿合作聯系,推動區域經濟貿易集團的協同發展。3.憑借能源資源開展對俄能源合作。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的數據結果顯示,2017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突破4.2億噸,俄羅斯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中俄兩國在能源資源合作領域所占據的巨大優勢。因此,中俄兩國未來可以就能源資源領域構建密切的合作關系,在保留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支線的基礎上,我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大慶市可以依托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完成石油產業帶的建設。同時,還應當主動參與到俄羅斯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能源開發項目中,借助中俄合資的形式完成能源項目的通力合作,俄羅斯將其生產的產品直接提供給中國乃至國際市場,更好地滿足中國的能源資源需求。而中國東北地區可以引進俄羅斯地區的先進油氣加工技術及設備,進一步圍繞電力、煤炭等產品構建合作關系,降低中國油氣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實現本國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4.仰仗高新技術構建技術交流合作。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引導下,中俄兩國應當著重依托高新技術強化科技合作,進一步發揮先導性產業的引領作用,借助科技創新實現傳統資源依賴型發展模式的順利轉型,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當前中國科學院已經與俄羅斯科學院圍繞交通運輸網絡構建了研發項目,致力于研制出寒冷氣候條件下滿足公路建設需要的路面、路基材料,通過對俄科技合作實現對東北工業的改造,推動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我國也可以依托超級雜交水稻、高鐵等自主創新成果為俄羅斯提供高技術產業支持,進一步借助技術領域的互補強化兩國經貿合作,實現兩國經濟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的協同推進。

三、結論

總而言之,受自然地理與區位環境的影響,中俄兩國的經貿傳統由來已久,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也為中俄兩國經貿關系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前提與保障。因此,更應當著力推動中俄兩國經貿關系的深入建設,發揮共同合作優勢、突破貿易障礙,進一步推動我國戰略性經濟發展,提升國際話語權。

參考文獻:

[1]張佳妮,馬春銘,周一丹.“一帶一路”戰略下中俄貿易發展的新契機與潛在問題[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4):24-25.

[2]陸南泉.研究“一帶一路”戰略與推進中俄經貿合作應關注的兩大問題[J].西伯利亞研究,2017,44,(03):5-15.

[3]李明杰,王鈺琪,李鐵峰.中俄貿易大橋帶動黑龍江一帶一路的效應[J].北方經貿,2017,(01):10-11.

作者:鄭二理 韋鈺芳 單位:安徽新華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