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經貿合作態勢與對策

時間:2022-04-02 02:56:14

導語:中美貿易摩擦經貿合作態勢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美貿易摩擦經貿合作態勢與對策

兩岸經貿合作的態勢與對策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經貿合作數十年來持續深化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盡管面臨著外部環境的明顯變化和臺灣島內政治生態改變的影響,兩岸經貿合作總體上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縱觀世界形勢變化和兩岸關系走勢,發展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應正視困難、優化舉措,協力推動兩岸經貿關系邁上新臺階。

一、當前兩岸經貿合作狀況良好

在過去數十年努力的基礎上,2018年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取得了積極成就,在一些方面呈現出新亮點,總體發展狀況良好。一是貿易合作穩中有進。據大陸海關統計,2017年兩岸貿易總額1993.9億美元,占大陸貿易總額的4.9%,同比增長11.3%,扭轉了2015年和2016年的負增長格局。其中,大陸對臺出口同比增長9.3%,大陸自臺進口同比增長11.9%。2018年以來兩岸貿易合作進一步發展,據大陸海關統計,1—10月臺商在大陸各類投資項目數量同比增長34.7%,兩岸貿易額達1894億美元,同比增長18.6%,創近8年來歷史新高,2018年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其中可能有應對貿易戰搶抓機遇的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源于兩岸產業合作密切、貿易依存度高。二是合作層次進一步提升。大陸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實施的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為兩岸企業合作提供了新機遇。許多臺資企業結合實施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戰略,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和小城鎮建設,拓展文化創意、生物科技、大健康等領域。與此同時,雙方的合作從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更多轉向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新興經濟企業明顯增加。三是聯合投資漸成趨勢。與以往不同,許多臺資企業不再局限于單打獨斗、獨資經營,而是聯合其他臺商或大陸企業投資興業,合作做項目。2017年,21位臺商聯合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在廣東珠海橫琴建設臺商總部大廈。一些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合作,通過提供電機設備和配套服務,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事燃煤電廠、聯合循環電站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據悉,多家臺資企業正聯合籌建臺商民營銀行,以為臺資企業在大陸投資經營提供便利??傮w而言,經過多年的努力,兩岸經貿關系基礎良好,體現出較強的依存關系,縱然有各種因素干擾,但良好的態勢不會出現顛覆性改變。

二、高度關注情勢發展帶來的新變化

當前,國外環境和臺灣島內一些因素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要認真觀察,及時分析新情況、新問題,保持對兩岸經貿合作走勢的清醒認識和正確判斷。最重要的外部環境變化是美國對一些國家特別是對中國大陸發起的貿易戰,不僅危害兩國經濟發展和經貿關系,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也會影響兩岸經濟合作走勢。自2018年7月以來,美國已對中國大陸發起兩輪三個回合的貿易戰,加征關稅數額達2500億美元。目前,中美雙方經談判已達成重要共識,停止相互加征新的關稅,并就如何妥善解決存在的分歧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方案,但前景仍然變幻莫測。臺灣當局積極推進“新南向政策”,采取各種方式阻礙臺商與大陸企業開展經濟貿易活動。與此同時,密切配合美國對大陸打貿易戰。早前,臺灣對大陸5項鋼鐵制品進行“雙反”調查,9月又派農業團組赴美國簽署大豆采購意向書,還施壓臺聯電暫緩與福建晉華合作。但11月臺灣舉行的“九合一”選舉表明,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得民心。目前,許多市縣當選的藍營領導人都宣布承認“九二共識”,愿與大陸開展積極交流。我們不能指望臺灣當局的立場發生重要轉變,但在這種情勢下,其也有可能在形式上對某些策略進行調整。這表明,兩岸經貿合作面對的環境仍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其發展存在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基于當前跡象和未雨綢繆的考慮,應特別注意兩岸經貿合作可能出現的三個方面變化。一是臺資企業對美國出口的變化。臺資企業是大陸對美國出口的重要力量,據大陸海關統計,目前大陸對美國出口金額排名前十大的公司有8家是臺資企業。在排名前100的公司中,臺資企業約占40%。這些企業出口的許多產品都在美國的征稅清單中,加征關稅無疑會提升出口難度。而中美貿易活動的狀況也會影響兩岸經貿合作和臺灣經濟發展。據臺灣方面統計,臺灣生產的產品約有40%出口大陸和香港,而其中約有16%從大陸轉銷美國。臺灣在島外生產比例達55%,其中島外生產又高度集中在大陸。據臺灣《工商時報》估算,臺灣對大陸出口的中間材料、零組件占70%。據估計,大陸經濟增長率下降1個百分點,臺灣經濟增長率應會下降0.7個百分點。二是臺資企業貿易成本的變化。美國對大陸出口產品加征關稅以及大陸對美國采取的反制措施,都可能增加從事對美經貿活動企業的成本,包括在大陸的臺資企業。再加上這些年不斷攀升的土地成本、用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將使包括臺資企業在內的一些企業的成本大幅上升。這對其持續開展經貿活動和對美國進出口貿易活動可能產生不利影響。三是臺資企業投資地域方向的變化。2018年以來,受臺灣當局的干擾,臺商對大陸投資有減緩之勢。隨著美國對中國大陸開展貿易戰所導致的出口困難、成本提升等問題的出現,如果臺灣當局對美國實施舉措繼續配合跟進,有可能導致臺資企業對大陸投資的進一步放緩并出現投資地域方向的調整。

三、多管齊下促進兩岸經貿合作穩定發展

面對貿易摩擦對兩岸經貿合作可能產生的新變化,我們應保持戰略定力,精準分析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通過兩岸同胞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化解不利因素,推進兩岸經貿合作穩中有進,持續向前發展。一是優化政策舉措。應著眼于貿易戰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有效運營。例如,可以實施稅收減免、適當降低社保率、運用市場方式加大資金扶助力度等措施,增強出口較多的臺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二是改善營商環境。當前,在大陸的臺資企業發展仍然面臨融資難、招工難、辦事難等問題,應結合落實“31條措施”進一步健全法制、改善行政管理、完善市場秩序和社會信用體系,比照國際最高水平,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為臺資企業持續發展創造優越的條件。三是強化優勢產業合作。推動大陸與臺灣在集成電路、光電、精密儀器、醫療健康、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等臺灣優勢的領域進行合作,推動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提高國際競爭水平。四是優化投資空間格局。結合“一帶一路”建設,推動臺資企業到大陸中西部地區投資興業,推動臺資企業深度參與“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降低臺資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五是著力開拓內需市場。大陸內需市場廣闊、潛力巨大。應結合擴大內需,支持臺資企業在補短板、增動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特別是鼓勵臺商臺資企業積極融入發展現代農業、推動鄉村振興、培育新經濟、拓展新型消費、促進現代制造業發展等重要領域,在更高層次上投資興業。同時,推動和引導一部分受貿易摩擦影響較大的臺資企業出口產品由外銷轉入國內市場,保持臺商開展生產經營和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六是豐富交流平臺。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為推進兩岸經貿合作、促進臺商臺資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提供資訊支撐。定期舉辦重點產業、重點領域政策會,幫助臺資企業全面掌握大陸各級政府發展思路和政策舉措。建設兩岸青年高科技產業孵化基地,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和相關產業科技創新。進一步發揮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功能平臺作用,對涉及兩岸經貿合作的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索試驗。

作者:范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