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發展探討

時間:2022-12-05 11:07:00

導語:民辦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發展探討

一、研究方法

1、全校范圍內抽查

在全校范圍內發放調查問卷,分別在本部、東校區、東山校區、南校區遴選出不同專業的班級,涵蓋范圍為每個專業一個班級,共發放問卷6610份,回收5955份,有效問卷5824份。主要針對以下內容進行調查:對學生社團的認知、有無參加過學生社團、有無參加過社團組織的活動、對社團的評價、社團存在的問題等方面。

2、社團成員抽查

抽查面向全校學生社團成員,平均每個社團發放2—4份調查問卷,共發放2850份,回收2725份,其中有效問卷2684份。主要針對加入社團年限、加入社團動機、對社團活動的看法、對社團負責人的評價等方面進行調查。

3、學生社團負責人座談

采用座談會的方式,按照不同類別分別邀請具有代表性的15個社團負責人進行訪談,主要針對當前制約社團發展的主要因素、社團的制度建設問題、社團的組織架構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解。

4、社團指導老師座談

當前全校社團并未實現每個社團都配備指導老師,只有8個社團具備此條件,因此也只有這8位指導老師參加了本次座談,并就當前指導的學生社團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記錄。

二、學生社團的基本情況

1、學生社團整體情況

截至2015年4月,全校共有各類學生社團95個,接近“百團大戰”,其中本部有47個、東校區31個、東山校區2個(在校人數較少)、南校區15個。社團成員數量大約5100人,全校將近50%的同學加入或者曾經加入過學生社團。

2、學生社團分類情況

(1)理論學習型。此類社團主要圍繞政治理論學習、社會輿論熱點探討、文學作品分享等開展相關活動。包括讀書會、人文學社、電子學會、建筑沙龍等6個,通過追蹤時事熱點、閱讀和分享熱門書籍、傳播行業理論知識等,以講座或者辯論的方式,進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2)文體愛好型。此類社團是學校社團中數量最多、參加人數最多、組織活動最多的一種類型,比較符合當前九零后學生的特點,尤其以街舞、輪滑、Cosplay(動漫)等新銳文化、前沿文化為代表。包括單車協會、街舞協會、足球協會、動漫社、書畫協會等67個。(3)公益服務型。如三江學院有青年志愿者協會、手語協會等10個。這類社團開展校內外兼具的服務活動,校外影響力較大,經常參與社會公益服務事業,如2013年南京亞青會、2014年南京青奧會志愿服務、打工子弟學校支教等。(4)創新創業型。此類社團包括科技協會、電子商務協會、航模協會、創業協會、就業與職業發展協會等12個,定期開展科技節、航模比賽、電子商務比賽等活動。近年來學校重點扶持,配備專業指導老師,積極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江蘇省大學生創業大賽、智能機器人大賽等活動。

三、學生社團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團經費和活動場地受限

社團開展活動經費限制較大,其中75.6%社團組織活動較多,經費問題比較突出,僅有56.7%社團安排有辦公室,其余社團尚未有專門的辦公場所?;顒娱_展有91.2%安排在會堂和學術報告廳,其余的占用教室或者在操場進行。

2、社團制度化建設不夠完善

35.6%的社團具有自己的制度章程,其中64.8%的社團成員認為本社團執行制度不夠嚴格,比較隨意,尤其在社團負責人換屆、經費使用等方面不夠規范。88.5%的社團負責人表示社團應加強制度化建設,進一步理順社團各方面事務。

3、社團指導老師缺乏

在社團指導老師配備這一塊,82.3%的社團無指導老師,僅有27.7%的社團有指導老師,其中65.2%的社團成員并沒有得到指導老師的有效指導。這成為當前理論學習型、創新創業型等社團發展的最大瓶頸。

4、社會影響力較低

78.8%的社團沒有參加過校外活動,僅有21.2%的社團參加過政府或者社會組織、兄弟高校的活動。獲得過省級以上榮譽的社團僅占到總數的9.3%。這說明在當前協同創新的背景下,三江學院學生社團需要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擴大社會影響力。

5、社團活動質量有待于提高

在對2013—2014學年社團開展的活動進行統計后可知,87.3%的活動為娛樂型、愛好型,學術型、研究型活動僅占到12.7%,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呈現出兩極化趨勢。社團活動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社團成員的品質,社團整體上沒有有效凝聚學生,社團組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遠未得到應有的體現和實現。

四、實現民辦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民辦高校學生社團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有效途徑,構建一套高效、靈活的動態管理體系;培養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影響力的優秀社團;開展一些高層次、高品位的精品社團活動;造就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學生社團骨干隊伍。

1、切實加強學生社團聯合會的建設和管理

一是要逐步規范學生社團聯合會各內設機構的工作目標、程序和方法,建立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協調和合作的暢通渠道,使學生社團聯合會的組織管理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二是要抓好學生社團聯合會學生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通過建立一套公正、公平、公開的干部選拔方案,使學生社團聯合會成為一個“精誠、團結、高效、務實、創新”的學生社團的管理和服務組織。

2、逐步建立層次分明、類型多樣的社團格局

一是要形成校、院兩級學生社團體系。校級學生社團由校團委直接管理,其級別相當于校團委內設部門,院級社團須在校團委注冊、登記備案,參加校團委和學生社團聯合會的學期和年度考核評比,日常管理、活動開展等工作由各院負責。二是要構建類型多樣的學生社團網絡。主要由專業類社團、藝術類社團、體育類社團、興趣愛好類社團、社會公益類社團等類型的社團組成。

3、完善工作機制,發揮指導老師的作用

針對各社團建設質量和發展水平不均衡的實際狀況,應摒棄過去整齊劃一的評價指標體系,實施分層評價、分級指導的方法,即把學生社團分為合格、重點、特色三個層次,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予以考評。同時,對優秀學生社團在工作中重點支持,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努力造就一批“精品”社團,使其成為學生社團發展中的主力軍和領頭羊。此外,還要注重發揮學生業務指導單位和業務指導老師在社團日常工作中的指導作用。

4、辦好社團活動,實施項目化管理

首先要加強社團活動與學校教學工作的相互促進,將社團建設成為培養興趣、引導需求的陣地。其次要積極采取措施為學生社團開展活動搭建舞臺、拓展空間、提供機會。再次學校團委要將準備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類和校園文化類活動以招標的形式向全校各學生社團進行,各社團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工作計劃,確定競標項目后制作活動方案進行投標,校團委根據提交的活動方案擇優選定中標社團和方案。最后根據項目開展的成績與效果給予不同程度的經費和其他配套支持,實行目標管理。

5、優化發展環境,擴大社團影響力

首先爭取學校黨政支持,為學生社團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學生社團工作者要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充分彰顯人文精神,不僅要做到“為了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還要做到“依賴學生,滿足學生,發展學生”。其次要積極爭取校外知名企事業單位的支持與合作,為學生社團提供創新實踐基地,在深化校企合作教育的今天,要“把社團發展與走向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將活動深入到學校以外的社會大課堂中去,讓大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服務社會,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實踐能力”。

6、重視利用新媒體,開辟社團發展新陣地

當前新媒體(微博、微信、QQ等)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生思想傾向和輿論導向的重要陣地,學生社團作為學生群體自發成立的自治性組織,新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愈加的影響社團成員的日常交流、行為習慣和價值取向。因而要積極建立有序、豐富的新媒體格局,擁有社團自身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在傳遞信息、開展宣傳、思想引導等方面發揮積極有效作用,開辟社團發展的新陣地。

作者:齊鵬 仇存進 單位:三江學院團委 三江學院學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