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時間:2022-12-05 11:13:27

導語: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1.前言

建國以來,我國競技體育在“奧運爭光”總體戰略的指導下,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國競技體育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當然,我國競技體育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與我國舉國體制密不可分的。但是,隨著我國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我們根據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發展的具體要求,建立起競技體育體育發展的新模式。我國要想建設社會主義體育強國就必須實現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對競技體育發展采取宏觀調控。

2.我國競技體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競技體育的社會化發展水平不高

競技體育轉型改革的重點是要實現由體育活動的行政型向社會型進行轉變。這種轉變的關鍵在于對管辦不分、政事不分的現狀的改變,明確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而目前由于對項目管理中心、協會、職業俱樂部等部門的社會職能和社會角色不明確導致的,造成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協調,其積極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2經濟職業化和實體化程度較低

職業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競技體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競技體育主要依靠自身的經營來生存并獲得不斷發展。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技體育的發展也必然會受到市場經濟環境以及具體的項目特點和其發展程度的制約。職業體育在發展的過程中指的就是將體育運動項目作為商品,通過競技體育的勞動生產和經營形成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商業化、企業化的經營體系。但是由于我國實行市場經濟的時間尚短,對競技體育的職業化發展的規律及其基本要素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這也導致了我國競技體育的職業化和實體化發展水平還十分低。

2.3科研與實踐結合的水平比較低

目前,關于體育競技運動的研究已經引起了多方關注。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目前競技體育運動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與實踐結合的程度比較低,對實踐工作缺乏指導意義。除此之外,教練員和運動員動物的整體素質還比較低,其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4競技體育項目發展不合理

在體育項目競技體育的發展過程中,體育項目的發展極不合理,一般而言,我國體育競技的優勢項目的發展水平比較快,而其他體育項目的發展則相對落后。因此,為了推動我國經濟體育的快速發展,就必須合理的調整體育項目結構構成,使我國競技體育項目全面發展。

3.制約我國經濟體育發展的內外因素

3.1內部因素

3.1.1管理體制單一

我國競技體育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之所以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這與我國的“舉國體制”密不可分的。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體制的變革,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的變革,在這種歷史環境中,在這種轉變“舉國體制”的弊端也將會不斷暴露出來,成為影響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發展桎梏。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指導下,我國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而現有的競技體育管理機制,導致了競技體育的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組織類型繁多職責不清以及社會化程度較低都成為影響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因素。

3.1.2高素質人才匱乏

影響競技體育發展的因素很多但是人才因素卻是影響競技體育發展的首要因素??梢哉f當今各國競技體育的競爭,也無非是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競爭。我國體育經濟的后備人才大部分是由國家專門的體育院校畢業的,因而文化教育成為競技體育人才的短板。由于學識水平較低,這導致了我國競技體育運動員和教練之間在戰術和技術上的溝通存在偏差,針對賽場形式調整戰術的能力很差。針對現在競技體育技術和戰術不斷革新的現狀,競技體育教育的訓練理論也在不斷革新。

3.1.3項群設置不全

在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中,我國的強勢項目主要有射擊、跳水、乒乓球、舉重以及體操等七個。但是,在體育大國美國和俄羅斯,他們的奪金項目可以多達15個。幾乎涉及到所有體育項目。就此而言,我國離競技體育大國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國想要實現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必須對我國競技體育項目作出合理的調整,豐富體育項目。為此,我國提出“119”工程,其具體指的是在田徑、游泳、水上等項目上進行重點投入,提高這些體育項目的競爭力。這無疑給競技體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3.1.4訓練體系失衡

目前,我國競技體育訓練體制屬于金字塔型,比例嚴重失調,這導致了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訓練成功率十分低。在后備人才的選拔上,我國主要采用了一條龍的選拔制度,主要是業余體校到省級體校再到國家對這樣一個過程。這種“單線條,平面式的”的選練選撥體制,在一定時期內對于推動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現代訓練多學科綜合訓練特點的發展,傳統的訓練體系的弊端也不斷展現出來,已經不再適合在新時期體育競技后備人才的培養。

3.2外部影響因素

3.2.1政治因素

競技體育的主要目的是參加體育競賽,取得良好的成績并奪得比賽的勝利為主要目標。在這之中,體育與政治之間的關系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政治與體育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競技體育事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國發展競技體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國家政治服務的,體現了國家意志。

3.2.2經濟因素

競技體育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我國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我國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的競技支持,同時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也豐富了我國的產業結構,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為了推動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本文認為首先政府要加大在競技體育上的投入,其次合理的利用社會閑散資源推動競技體育發展,最后競技體育發展的產業化水平對競技體育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政府的經費來源不斷減少,競技體育的高度依賴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勢必會暴露出來。在此情況下,必需對我國競技體育體制進行改革,是我國競技體育走向市場化、社會化和產業化道路。

4.我國經濟體育可持續發展策略

4.1管理戰略

在舉國體制的管理下,我國競技體育在極短的發展時間內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現階段我國正在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向集約型發展模式轉變。在這種歷史環境中,舉國體制暴露出了嚴重的缺陷。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為了推動我國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就必須使用市場機制對我國的舉國體制進行改革。競技體育鍛煉要實現社會化和市場化;在社會主義設廠環境中,應該有政府管理部門對體育競技賽事進行科學的管理;建立健全國家對以及省市隊伍的人才選拔制度。在競技體育的發展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真正推動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為建設體育大國貢獻力量。

4.2調整競技體育布局

我國想要真正建成社會主義體育強國,首先就需要對我國的競技體育布局進行合理的調整。在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破除我國競技體育對傳統優勢體育項目的依賴性。繼續加大我國政府在競技體育項目上的投入,是我國競技體育優勢項目不斷得到拓展。為此,要借助目前我國開展的全民體育運動將新的、更多的體育項目,融入到的全民體育運動過程中,為實現我國競技體育運動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基礎。如果想在未來的體育賽事中取得更多的冠軍,就必須對我國現有的競技體育項目和布局進行合理的調整。

4.3后備人才戰略

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人們通常人們認為是競技體育運動員培訓,但是我們應該深刻的認識到晶體與后備人才的培養也包括了教練以及官員的培訓。新時期各國的競技體育競爭不斷激烈,加強體育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直接關系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為了盡快提高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實現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建設設社會主義體育強國,必須形成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機制。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本文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模式將職業訓練和業余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其次要高度中是我國競技體育專業的教練人員的培訓工作,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培養大批專業的教練人員;最后要培養一批專業的體育事業服務人才,通過參與世界范圍內的各項競技體育賽事,促進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4.4加強國家支持,優化競技環境

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勢必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為了推動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本文認為,政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競技體育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首先,要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支持競技體育商業化發展。其次,競技體育的商業化發展勢必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就需要國家在競技體育發展2015年第10期洪慶林: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的過程中,加強對競技體育的大力支持,實現競技體育發展轉型。最后,為了推動經濟體育的快速發展需要在政府的引導,政府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管理職能和宏觀調控職能為競技體育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5.結語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實現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也是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中,只有對我國競技體育進行不斷變革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但是,在競技體育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影響因素,因此只有合理的處置各種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才能推動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洪慶林 宋曉俊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