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生態化下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
時間:2022-02-27 08:37:44
導語:產業生態化下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貴州省雖然資源豐富,地區經濟有了快速發展,但是“兩欠”問題仍然嚴重。為了保證貴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綠色經濟的產業生態化建設和發展,且為了維護貴州生態環境以及保證經濟的循環發展,必須走產業生態化道路。本文針對貴州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產業生態化下的貴州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進行了分析,供相關人士分析。
關鍵詞:產業生態化;貴州;經濟可持續發展
要想發展好貴州經濟,就必須明確經濟發展方向,解決好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從而實現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貴州需要就當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并積極尋找應對策略。
一、產業生態化概述
所謂產業生態化,就是指按照生態系統的模式和功能,建立一個產業生態鏈,生態鏈中主要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還原者。需要注意的是,產業生態化運行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的生產行為進行全程監督,并且密切關注企業產品的流動情況以及生產廢棄物的排放和處理,如圖1所示。另外,必須重視環境污染產權的接線,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避免對環境的污染。在實際中,產業園的分布會比較散,在構建產業生態化鏈條時,就需要將單個的園區作為主要的對象,并對企業的責任和義務進行合理劃分,從而建立較為完整的產業生產模式;其次,產業園之間間隔的距離比較近,那么在構建產業生態化鏈條時,需要將某一個園區作為重點,采用的大循環的方式是的產業生態化能夠正常運行;然后,將“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作為產業規劃和設計的主要指導思想,在開始建立產業時,就要選擇低污染的產業,如旅游、會計等。
二、產業生態化推進貴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第一,貴州中發展勢頭比較好的就是煤炭工業、化學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和火電工業等重工化,這種發展模式就導致了貴州省地區的污染比較嚴重,這就對貴州的環境治理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第二,貴州還處于工業化發展的初期,沒有對后續產業規劃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過多的考慮,導致產業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沒有為整體的產業發展提供更為堅固的保障。第三,產業生態化發展是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并且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就業壓力更大,而輕工業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提供的就業崗位和重工業相比也更少,因此,需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就相關數據調 查來看,貴州省處于西南喀斯特巖溶分布的中心,且分布的石漠化面積也比較大,這就意味著貴州省的生態環境健康情況處于劣勢。
三、產業生態化下貴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1.政府支撐
作為政府,需要明確產業的發展方向,改變政府態度。為了保證產業發展政策的合理性,需要建立項目業界專家、公眾參與的決策模式,并且讓專家和人民一起參與到決策中來,共同發表意見和進行表決,從而保證決策的科學有效。對于政府來說,要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決策工作:提高“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評判標準,并且對于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企業進行整頓;對于引進的產業和企業的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進行嚴格檢查,防止其因為技術性因素造成環境污染;出臺優惠政策,引導產業往生態化方向發展,并且規范企業行為,而優惠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倡導企業積極引進綠色科技,并且對生產過程進行優化和革新,如使用太陽能、風能,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另外,還需要注意:一方面,改變原有的粗放型產業發展模式,提高其附加值;另外一方面,建立健全的產業生態化循環體系,使得現有和新建企業能夠自覺歸類和成為“生產者”、“還原者”和“消費者”。
2.完善產業生態體系
第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貴州有很多地區因為常年的開發使得生態環境遭受了極大的破壞,已經被圈為禁止開發以及限制開發區域,這就要求貴州省經濟發展必須做出改變,要更加注重現代服務業的建設和完善。但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導致貴州服務業發展受到了諸多限制,如缺乏專業人才,技術不具備競爭力,且資金不到位,相關基礎配套設施也不齊全,所以,貴州可以發展的如信息產業、金融、旅游、物流、會計、咨詢等現代服務業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貴州可以為周邊省份和地區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態屏障以及低價的生態資源保障,國家可以為貴州提供與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相應的生態補償基金,彌補自身存在的問題。第二,構建廢物資源化與無害化處理系統。在“原料——產品——廢物(副產品)——原料”的循環系統中,“廢物”環節是最為引人關注的。就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廢物的回收利用處理比較復雜,且工藝也沒有發展得更成熟,如果僅由單個的企業負責,那么還是有很大阻礙的。所以,貴州可以建立相關的專業化處理機構,幫助城市和企業惠州廢物以及處理,完成變廢為寶的過程。此外,也可以推進環境立法,建立工業廢舊物品找回制度,以處理貴州工業布局地工業產品所帶來的大量工業廢舊物品,使其變廢為寶,以節約寶貴的原材料資源,促進資源的可循環利用,降低環境的污染。
3.產業的調整與轉型
首先,對當前的產業進行撤并、整合和淘汰,但是落后產能的整頓就必然關系到周圍居民、政府和企業的利益,因此,需要建立利益平衡機制,這樣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個體之間的利益關系,也能夠實現產業的整體優化升級,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增加園區建設的投入資金,特別是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這樣才能夠強化產業生態化建設的可行性。在建設時,需要對基礎設施投入、配套設施建設和產業生態化循環體系進行宏觀調控和統籌規劃,盡量做到在現有資金的基礎上創造最大的經濟利益,創造最好的硬環境。與此同時,還要制定產業生態換循環體系和外部環境的共同發展計劃,將商業帶的建設作為重點,完善內部商業體系和環境。然后,發展帶有貴州地域特色的輕工業,實現輕工業的整體升級。發展輕工業的主要指導方針時:結合貴州的風土人情,基于輕工業更多的民族和地域內涵,豐富輕工業的文化特性,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帶動地區消費,引進外資。最后,平衡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服務業的發展可以創造更多的崗位,可以緩解就業問題,且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但是現代化的服務業有別于傳統的服務業,不僅僅是盡可能地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其更加注重周邊環境的質量,如是否有多個居民小區,是否有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否有良好的綠化,是否有供行人休息的街道座位,是否有完善的金融體系、物流系統和電子商務體系。就貴州省而言,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且有較多的工業區,其服務業可以和旅游區和工業地帶緊密相連,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并且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服務產業,增強貴州現代服務業的競爭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貴州省隨著重工業的發展使得生態環境愈發惡劣,在這種形勢下要求貴州省必須針對產業的發展與轉型進行研究和實踐。基于全球的整體形勢,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貴州省應該將產業的生態化作為轉型的主要方向,并且對產業的組織結構和產業園區規劃分布等一系列進行調整,以促進產業生態化的發展,同時保證其實際的經濟效益,推動貴州省人民生產生活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郭芹.貴州喀斯特山區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整合的路徑探索[J].理論與當代,2013(,1):10-14.
[2]許妍謝.產業生態化下衢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5):204-205.
[3]周應書,羅林,沈有信.畢節地區石漠化防治與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分析[J].中國水土保持,2009(,8):22-24.
[4]李如海.西部地區資源型城市生態旅游發展探索——以貴州省六盤水市為例[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5(,3):9-13.
作者:王晨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都柏林學院
- 上一篇:淺議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護理風險管理策略
- 下一篇:綠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