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探究

時間:2022-03-22 11:09:17

導語: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探究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當下,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中小企業對于市場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容小覷,必須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社會安定。

1明晰當下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弊病所在

1.1融資困頓凸顯

中小企業盡管在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有所上升,然而事實上仍然存在著中小企業高成本、重稅負的弊病,尤其是融資方面存在諸多瓶頸。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發展融資之路有兩個方向,一是利用外部資金,二是不產生相關融資費用的內源性融資。如若中小企業過度依靠內源性融資,大多數資金勢必來自中小企業自身以及日常經營活動所積累的資金,由于企業自身規模小,流動資金少,內部相關資金鏈發展并不完善,由此實現完全依靠內源融資相當困難。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外部融資過程中的融資高成本代價,間接融資又難以實現,所以在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首先必須解決好融資弊病。

1.2技術創新驅動力不足

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產品技術創新的發展之路,只有充分保證產品銷量,才能有效保證銷售利潤。中小企業自身發展規模較小,在產品技術層次方面創新投入不足,技術創新的制約致使中小企業產品價值得不到提升,市場難以拓寬。想要有效提升創新驅動需要投入足夠的資金到產品核心技術的研究領域上,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強烈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創新人才隊伍。

1.3中小企業忽視文化建設

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之初就沒有形成強烈的戰略意識,管理層往往關注于戰術而輕視戰略,很多決定的制定依靠直覺,局限于眼前利益,并沒有做好企業長期經營規劃戰略的部署。另外,一些中小企業是家族制,相對而言,在企業運作機制上落后且封閉性轄制較大,往往難以實現科學化管理,更難以完成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欠缺系統化的現代管理知識以及企業文化內涵,由此看來,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始終要努力建設企業文化。

2提升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2.1構建明晰戰略方針,強化核心團隊建設

企業不能盡快朝可持續發展目標邁進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明確自身定位,中小企業需要及時挖掘潛力優勢,探究明確的發展方向,長遠的戰略目標是第一要義。同時,不可以急功近利,只有穩扎穩打,有效發揮優勢,才能進一步占據有利市場,繼而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團隊建設的重點是核心力量的構建。人才力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相當重要,團隊力量的構建離不開各個專業人才間的協作,唯有大家集思廣益,強化企業管理的溝通,才能第一時間解決企業發展的實際困難,繼而才能夠增強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團隊建設過程,相關中小企業高層理應強化對企業內部人員的關懷,讓員工們產生強烈的責任感與歸屬感,從而帶動其為團隊、為企業多做貢獻,為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2.2建設企業特色文化

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加強文化建設,形成獨有的文化特色,從而為企業輸入源源動力。良好的文化氛圍能夠讓企業員工更好地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貢獻自身力量。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了企業文化建設在戰略上的作用,中小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與延續的力量之源,不少企業都能夠樹立自身品牌,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自身企業特色,由此,中小企業需要實事求是,立足于自身實際特點,更科學地建設自身文化,完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2.3實施完備企業管理機制

很多中小企業競爭力不足,可持續舉步維艱的一個重要誘因就是制度建設的轄制,欠缺相應運行管理機制極易導致企業在運作管理中動力不足。倘若中小企業將企業文化比作企業軟件設施,對應企業制度無異于企業發展的硬件,這是企業不可或缺的環節。中小企業只有秉持實事求是原則,根據企業情況制定配套制度,在內部構建完備獎懲體制,此外,企業理應建設信息化平臺,逐步強化內部交流效力,有效規避相關發展風險,切實向可持續化方向邁進。

3結語

一言以蔽之,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這里不開企業自身的進步和社會的影響。實現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于國于民,都是福祉。

作者:楊哲 單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方.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與政策研究———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問題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4(2):9-18.

[2]王遂昆,郝繼偉.政府補貼、稅收與企業研發創新績效關系研究———基于深圳中小板上市企業的經驗證據[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9):92-96.

[3]張亞麗.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