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
時間:2022-03-22 11:05:59
導語:新形勢下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利經濟是水利事業發展的基石,是水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水利經濟健康發展才能夠更好地開發水利資源,推動水利事業發展進步。水利經濟作為我國經濟實力的一部分,水利經濟發展能夠推動我國經濟整體向前邁進,反過來推動水利事業進步形成良性循環。水利經濟的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創新,科學合理的運用水力資源,將水利事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整合當前水利資源,推動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利經濟;開拓創新;發展
當前,世界各個國家的水利事業都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難以健康發展,許多國家在水資源短缺的同時還承受著嚴重的污染,我國的水利經濟當前也面臨著這一問題。要想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治理問題,就需要我們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入手,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推動我國水利事業的不斷進步。
一、實現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任何一類事業的進步都離不開經濟上的支撐,同理,水利事業進步的前提是水利經濟的健康發展,而水利經濟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事業也與社會經濟有著直接的關聯。也就是說,水利事業的發展需要水利經濟的支撐,沒有水利經濟的推動,水利事業的發展會受到嚴重的阻礙,而水利事業的發展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共同的努力。近年來,黨的十七大、十八大會議中都將水利工作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點工作,國家也出臺了眾多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規范水利建設。水利設施屬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部分,水利設施的建設關系到國計民生,因此,要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確保水利產業的健康發展。水利事業的發展依托于水資源的利用,我國當前的水資源整體還處于短缺的狀態,所以更要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發展指導,根據當前面臨的實際情況,與時俱進,不斷對發展計劃進行調整和創新,從而保證我國水利經濟發展富有活力,使水利事業為推動祖國建設提供充足的動力。
二、現行的水利經濟運行機制存在很大的不足
1.以政府為主導的運行機制不利于市場完善。水利作為基礎設施的一種,發展依賴水資源,修建和維護需要政府大量投資。因此,我國的水利設施建設都是以政府為主導,為推動民生發展,不注重經濟效益的回報,這就使水資源的經濟價值被低估,我國的水資源市場受到壓制,制約了水資源市場的進一步完善。
2.不合理的水價。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通過物價對商品的供需關系進行調節,但是在水資源市場中,由于水價被低估,不能通過上述方式調節優化水資源結構。當前的水價遠低于水的運輸使用成本,這就使水污染的治理和各項水利工程建設難以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水資源的配置不夠合理,當前的水價體現不出水資源的價值,使人們很難理解水資源的寶貴,因此,不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3.缺乏市場觀念。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是近年來才初步確立起來,我國對于水利經濟的管理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思想,這種管理手段過于僵化不適合當前形勢。在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今天,我們要通過行政命令和經濟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起一個科學完善的水資源市場,通過市場手段對水資源進行配置優化。
4.投資渠道單一,國家財力支持不足。受水利設施公益化特征的影響,我國的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通過政府投資規劃的方式向前發展,資金結構單一、缺乏資金渠道的問題制約了我國水利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部分水利設施建設緩慢,也沒有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
三、水利經濟運行措施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
1.水利的經濟效益實現需要建立合理的水價機制。水價的征收既能作為水利設施建設與維護資金的補充,又能夠使人們認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使水利經濟實現效益最大化。當前,我國許多地方和部門已經認識到了合理水價的重要性,并開始實施相關的改革制度,但是當前的水價機制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建立健全的水價制度,能夠喚醒人們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通過確立起合理的水價計算方式,使用階梯式的水價征收制度能夠對水資源當前配置進行優化。如果面向人民群眾的水價仍處于一個較低的位置,反映不出水資源的真實價值,就很難讓人們建立起保護水資源的觀念意識。因此,我們要通過以下手段改革當前水價機制:第一,水價收費實行階梯制征收制度,根據居民當前用水情況確定各階梯數值,對不同額度的用水量實行不同的收費標準。第二,對水價的基礎費用也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根據不同地區水資源、水利設施、供水企業、水的運輸成本的不同,對水價進行合理調整。第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水資源管理機制,在保證居民用水的同時,提高居民節約用水的意識,重視起對當地水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對水資源治理的投入力度。
2.通過水利產業基金的構建,廣泛地吸收社會資金。通過設立各類發展水利經濟的基金組織,例如針對農田水利建設的基金,鼓勵水利技術進步的科研基金,針對水資源短缺地區建立的基金等,通過各種基金會的建立,增加水利設施建設資金來源渠道,豐富水利經濟資金來源結構,在完善我國各項水利設施建設的同時推動水利科研成果的產生。吸收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資金支持,通過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獲得足以推動水利經濟發展的資金,大量資金的支持下,能夠建設起回報高、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等特點的大型水利設施,為這類水利設施的投資建立起專門的基金組織,幫助進行管理運作,促進水利經濟發展的同時使投資人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3.財政投入是水利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當前我國的水利經濟雖然已經開始引入了外部資金,但還是離不開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水利經濟的發展需要國家財政補貼和各層政府投入共同支持,需要各省、各市對這部分的財政撥款加強管理,確保下撥的款項都投入到水利設施建設中來;同時,還要根據水利設施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這都需要各級政府增加水利資金投入,維護水利經濟平穩發展。
4.對于水利資金要加強監管,不斷地對水利資產監督機制進行完善。根據我國當前的發展戰略,對于水利經濟的投入在現階段內還會不斷追加,這部分的投入資金總量十分龐大。為了確保投入的資金能夠切實推動我國水利經濟的發展,就要加強對水利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防止貪污腐敗問題的發生,從而確保所有的水利資金都投入到推動我國水利經濟發展中去。建立健全水利資金監管制度,通過對水利資金使用情況的實時監控,對水利設施運營中涉及到資金的各個環節都實行嚴格的監督制度,對于各項水利資金運用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使用規劃,對于水利設施建設、運營、維護等環節更要加大監管力度。
5.增強宣傳力度,創造水利經濟的發展環境。當前的傳媒群體異常發達,通過紙媒、網絡媒介等各類媒體,宣傳水利事業對于推動我國發展的重要性,營造出一個有利于水利經濟發展的環境,通過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為水利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加強各地間水利事業相關人員間的交流,吸取水利經濟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減少水利經濟發展中的彎路。
四、實現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1.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改變劣勢現狀是關鍵。我國的水利經濟起步較晚,近幾年才開始了比較快的發展,對于水利經濟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我國當前的水利經濟管理體系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經費來源還是以國家撥款為主,很多地區的發展理念還是先發展后治理,對于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沒有深刻的認識,上述這些原因都是制約我國當前水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阻礙。因此筆者認為,首先,水利部門要針對我國當前的水利發展現狀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明確各部門責任,建立起監督機制,對水利資金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其次,要加大對水利資金的投入,水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充足資金的支持,只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才能加大水利設施建設投入,所以政府要繼續加大對水利資金投入的同時,還要制定出相關聯的各項法律法規,將水利經濟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再次,水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推動,對當前的水利部門用人制度進行改革完善,建立起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錄用選拔機制,引進人才考核制度,調動起員工積極性。對當前水利事業的各項資源進行結構優化和再分配,通過人才考核制度激發工作人員積極性,實現水利經濟的良性發展。水利經濟的發展關乎到我國的國計民生,應當被全社會都重視起來,通過各種媒體的廣泛宣傳,建立起有利于水利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從中吸取到推動我國水利經濟發展的動力,實現全民參與全面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2.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改革創新是手段。水利經濟想要持續發展就要與時俱進,注重創新,根據當前社會形勢的變化不斷進行改革優化,通過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影響兩種手段共同作用,不斷對水利資源的配置結構進行優化改良。在面臨新的挑戰時,采用新方法,例如,對于水利設施管理問題我們要加強水利設施的日常運營維護工作,加強水利設施利用效率。還有水價改革方面要引入階梯式的水價機制,根據居民用水額度不同采取不同價格的水價;同時提高水的基礎價格,使水的價格能夠切實地反映水的價值。針對當前市場需求情況進行改革,這樣既能夠增加水利機構的收入作為水利設施維護的資金補充,又能夠喚起人們節約水資源的意識,對于緩解我國當前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的問題有著重要意義。綜上所述,我國水利經濟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合理配置資源結構,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實現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中要有效地提高水利經濟的地位,樹立水利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水利經濟與市場經濟相互促進,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實現水利經濟的科學、綠色、健康發展。
作者:張紅霞 郭蓉蓉 單位:河南省商丘市水利局
參考文獻:
[1]劉肇.水資源系統工程[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2012(26-38)
[2]馮耀龍,崔廣濤,王安源.我國水市場機制建立的分析探討[J].河北水利水電技術,2013(4)
[3]王成環,王洪太,于明等.論水利經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5)
- 上一篇:可持續發展下森林資源保護及管理
- 下一篇: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