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2-01-22 11:28:29

導語:強化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摘要:農村的發展,對于國家的整體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的發展十分重視,為“三農”工作的發展制定了許多惠農利農的政策,農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變。但在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中仍然有許多問題存在,需要加大力度進行改變,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村發展。

關鍵詞:農村;管理;問題;建議

1農村經濟管理中存的主要問題

1.1農民收入增長難度加大。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城鄉二元經濟發展模式,重城市輕農村,導致農村在發展中始終處于較慢的狀態,加上農村的自然條件、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限制,農民的思想相對保守,多方因素導致農村發展難以跟上時展的步伐。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結構相對單一,農民基本是以種地為生,科技投入不足,優質農產品比重較低,很難獲得農業生產的高附加值,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強,農民從事二、三產業有一定的難度,整體看農民的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長難度較大。1.2農資漲幅過高,超過農產品的漲幅。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商品價格不斷上漲,而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物品,化肥、農藥、種子等也隨行就市,價格不斷上漲,直接導致農業生產的成本不斷上升,但農產品的價格卻漲幅不大,這也是導致農民增漲收入困難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的農業生產科技水平比較低,多數地區仍屬于靠天吃飯的局面。遇到年景不好時,許多農民甚至種地還會虧本,由于農資價格上漲負擔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的涉農優惠政策難以發揮作用。1.3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認識不足。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調努力才能完成,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特別是基層的農村部門,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片面的認識,重視程度不夠,對新農村建設理解不深刻,認為農村經濟發展就是建新房、蓋院墻,一味的搞經濟建設,忽略了“三農”問題的本質。農村的發展不僅是住上新房,還包含自然、居住、文化、教育、生產、經營等許多方面,是整體發展而非單一方面建設完成就可以的。1.4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短缺。資金是事業發展的核心,農村的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但在農村的實際發展過程中,過去經濟重心在城市,各項投入都側重于城市,現在雖然對農村發展越來越重視,但是在資金投入仍然不足,加上農村發展相對較慢,經濟水平低,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資金來發展社會事業,資金不足一直是阻礙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導致農村的教育、醫療水平落后,農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

2農村經濟管理建議和對策

2.1努力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新農村建設中穩步提高農民的收入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各級政府部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努力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把有特色、有資源的農村推廣出去,吸引投資者在當地投資,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收入,同時也要立足于本地優勢,大力發展本地鄉(鎮)企業,促進鄉(鎮)企業的升級,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鄉(鎮)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增加收入。2.2要引起重視,加強農村經濟管理。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相關部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切實從思維意識中認識到農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深入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將其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認真貫徹好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方針,對農村經濟管理加強指導,發揮監督管理職能,確保政策落到實處,為農民的福利盡心盡力,保障農村經濟平穩運行。2.3要增強加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的投入,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保障農村教育事業的順利進行。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基礎設施日常管理與維護,如道路、網絡、交通、水利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及維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二是加大投入,不斷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的精神面貌。利用現代的通訊工具,如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媒介,開展培訓、講座,宣傳國家的大政方針,惠農政策,學習先進的農業知識、農業技術,了解市場信息、動態,提高農民的素質,為農村的發展做出努力。2.4加大農村資源的開發力度。我國的農村有許多特色資源,但許多尚未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都是寶藏,科學合理的利用這些資源,對于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所以必須要加大力度進行開發和利用,先進行科學的規劃,合理開發,結合資源的實際情況,通過現代宣傳媒介,進行大力推廣,吸引投資商投資開發,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2.5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一切的發展都要以不破壞環境為前提,新農村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保護好生態,要做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農村的生態環境,否則發展就毫無意義,得不償失。因為生態一旦破壞,會引發一系列問題,生態受到破壞,恢復的時間較長,成本較高,甚至超出經濟發展的收益,而且有些生態受破壞后是不可逆的。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意義,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從而更好地規范行為。政府必須加強監管,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生態環境效益與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

作者:寧其貴 單位: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馬鹿溝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