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消費市場發展趨勢及對策探索

時間:2022-04-08 03:58:00

導語:湖南消費市場發展趨勢及對策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湖南消費市場發展趨勢及對策探索

論文關鍵詞:消費需求,消費市場,發展趨勢

論文摘要:為了擴大湖南消費需求,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建議制定湖南消費發展戰略規劃;增強居民消費增長的可持續動力;開發新的消費熱點,挖掘消費潛力;加強湖南消費品工業發展,提升湖南消費品品牌競爭力。2009年湖南消費需求回升,消費熱點持續熱銷,汽車銷售再創新高,居民消費價格繼續回升,升中有降。存在的問題:居民消費增長仍然緩慢乏力;政府消費對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突出;消費增長更偏向于富人;農村居民消費購買力仍然不足。

2009年是湖南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實施“彎道超車”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年。在投資的強力拉動下,200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2930.69億元,居中部第2位,GDP增長13.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9個百分點,居中部第1位。湖南總的形勢是消費市場活躍,消費經濟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

一、2009年湖南消費市場發展現狀

據湖南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提供的初步數據,湖南省消費品市場保持了較快發展的態勢。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3.75億元,同比增長19.3%,其中,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五百億元,達501.02億元,增長20.5%。2009年湖南消費市場發展特征是:

1.消費需求回升

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1月至3月份下降,4月份隨著擴內需政策效應的顯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開始逐步回升,至12月份增幅為20.5%。2009年,批發業、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其他業分別實現零售額798.16億元、3348.40億元、706.37億元、60.82億元,分別增長17.8%、19.8%、18.7%、16.7%。限額以上、限額以下企業分別實現零售額129.78億元、355.52億元,分別增長22.8%、18.1%。

2.熱點領域消費再創新高

在國家燃油稅改革、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購置稅減半等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刺激下,居民購車需求得到充分釋放。2009年,湖南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中,汽車類零售額273.40億元,增長45.3%,比2008年高22.2個百分點。

受惠于“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引導,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帶動了建筑裝潢材料快速增長。2009年,湖南省人均居住支出1033元,增長7.5%。其中人均住房裝潢支出增長15.8%,物業管理費支出增長38.5%。

在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政策共同拉動下,2009年湖南省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783元,同比增長16%。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家用電器類零售額82.46億元,增長30.3%,比2008年高15個百分點。

3.居民消費價格升中有降

2009年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下降0.7%,居民消費價格11月份同比漲幅由負轉正,當月上漲0.6%,12月份上漲1.9%。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PPI)下降5.4%,12月份由負轉正,當月上漲1.7%。1-11月,湖南省CPI同比下跌0.5%,比全國平均下跌0.9%的水平少0.4個百分點,價格指數在全國31個省市中列第13位,在中部六省中列第1位。PPI同比下降6.5%,比全國平均降幅多0.5個百分點,降幅在全國各省市中居第17位。

二、當前湖南消費市場中存在的問題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湖南居民消費雖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居民消費增長仍然緩慢乏力

2009年,湖南省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3.75億元,同比增長19.3%,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2930.69億元,GDP增長13.6%。初看,消費增長速度還快于經濟增長速度。實質上,這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速度并不能完全代表居民消費增長速度。2009年湖南全省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在12%左右,低于GDP增長。

2.政府消費對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突出

近年湖南政府消費在最終消費支出中的比重基本穩定在24-27%之間,居民消費近幾年有一定的幅度下降。居民消費率走低,影響居民消費需求的擴大。政府消費在最終消費支出中的比重2000年為25.2%;2005年為24.3%;2008年為26.4%。政府消費越多,降低了居民消費,從這個角度看,政府消費擠占了居民消費。

3.消費的增長更偏向于富人

2009年1-10月份湖南消費增長速度排序如下:建筑裝潢消費增長56.6%;金銀珠寶消費增長42.9%;汽車消費增長38.2%;化妝品類消費增長37.4%;家電類消費增長27.8%;電子出版類消費增長27.7%;家具消費20.5%:住宿和餐飲消費增長19.6%。這說明了湖南消費市場的活躍更主要源于那些中產和富裕階層的推動。

三、2010年湖南消費市場需求分析

我國當前,擴大消費需求既有必要性和緊迫性,也存在現實可行性。湖南省GDP增長過去主要靠投資拉動,消費在其中作用還不明顯,消費“馬車”仍需加鞭。如何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有哪些消費需求可以著力發展的,都需要做初步分析。

1.汽車消費需求:將大幅增長

2010年湖南汽車消費市場環境呈現三大特征:一是國家鼓勵汽車消費的系列措施將延續2009年的實施期限和擴大實施范圍,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效應進一步發揮效果;二是各大汽車廠商促銷讓利措施和適應消費者需要的新車頻出,大大調動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三是高速公路建設不斷發展,多條高速公路即將通車,貫通全省的高速公路主干網基本建成。國道、省道和鄉村道路條件大幅改善。

我們預計湖南汽車消費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從長沙新車上牌量,可以清晰看出這個趨勢。2009年長沙新車上牌總數為131049臺,比2008年增長63%,月均上牌量突破了1萬臺。2010年長沙市1-2月份的總上牌量達到24355臺,比2009年1-2月份的總上牌量多5861臺。從2009-2010年2月湖南小排量汽車銷售情況看,消費者將更多地致力于購買小排量、環境污染小的汽車。2010年2月份長沙市新車上牌總數為10286臺,與1月份的8208臺相比,增加2078臺,增長25%。

2.住房消費需求:穩中有升

影響住房消費需求的重要因素是房價,要有效滿足居民的住房消費需求,必須有效地抑制房價。近幾年,湖南房地產市場在全國范圍看,發展還是比較平穩。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增長趨緩的影響,湖南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高開低走,商品房屋施工面積、竣工面積等主要生產指標增速高位回落;商品房屋銷售面積減少,空置面積增加,銷售均價逐季走低,消費者持幣觀望態勢明顯,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顯現。2009年湖南房價隨著全國房價的上升而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不大。2010年,預計湖南的房價會在穩中有升。

在商品房銷售與供應方面,雙雙提升,但是供大于需矛盾依然突出。據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長沙商品房銷售量達到1276.04萬平方米,大大高于2007年的894.17萬平方米。2009年新建商品房面積達到995.96萬平方米,再加上2008年市場存量590萬平方米,總體商品房供應量達到15885.96萬平方米。

湖南省2010年1-2月份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002469萬元,同比增長37.9%,其中,完成經濟適用房開發投資39981萬元,同比增長246.5%,投資結構逐步趨向合理。商品房屋銷售建筑面積2949438平方米,同比增長53.7%。但是,經濟適用房銷售建筑面積僅僅54839平方米,同比增長-7.1%。住宅商品房空置面積2460414平方米,同比增長35.2%,其中:經濟適用房空置面積達到113044平方米。這說明商品房空置率仍然居高不下。

四、湖南擴大消費需求的對策建議

擴大湖南居民消費,必須解決好如下問題:

1.實施和完善鼓勵消費的財稅、金融等各項政策措施

主要包括:(1)繼續對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實施減征優惠政策。2010年購置稅從減按5%的稅率征收調整為減按7.5%征收。(2)繼續實施“家電下鄉”政策。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增加品種和型號,擴大補貼范圍,完善補貼標準和辦法。湖南可根據本地實際增選1個品種納入補貼范圍。加強對中標企業的管理和考核,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3)延長“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將“汽車下鄉”政策延長實施至2010年12月31日,已納入汽車下鄉補貼渠道的摩托車下鄉政策執行到2013年1月31日。(4)完善家電、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家電“以舊換新”政策2010年5月底試點結束后,應繼續實施這項政策,并在具有拆解能力等條件的地區推廣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2010年5月底終止后,應繼續實施這項政策,提高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加快老舊汽車報廢更新。(5)繼續實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支持農民購買農機具,提高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6)繼續實施促進節能產品消費的政策。包括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等,引導居民培養科學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文明消費、可持續消費的理念,加快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消費模式。

2.增強居民消費增長的可持續動力

要擴大消費需求,關鍵是收入。圍繞收入問題,湖南要做好以下工作:

(1)繼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貫徹國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各項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使勞動力等要素價格得到合理體現。(2)完善各項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就業保障、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落實國家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同時根據湖南實際情況,如利用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的機遇,在城鎮就業、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障制度上先行先試,完善各項具體政策措施。(3)大力提高農民與農民工的現金收入水平。繼續加大強農惠民政策力度,提高農民收入,進一步提升農業的比較效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擴大農村消費。在城鎮化進程中,切實關注農民工的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促進農民工社會就業、提高農民工的現金收入水平。擴大農民工在城市中的公共消費范圍,增強農民工的城市公民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