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國企業偷逃增值稅現象
時間:2022-04-08 03:58:00
導語:解析我國企業偷逃增值稅現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對我國企業偷逃增值稅現象這樣有利于國際的稅務收入,增強國力。
1、核對檢查企業實物數量
如果企業要隱瞞銷售收入,則一般要同時隱瞞銷售數量。如果稅務人員在檢查時發現“本期進貨數量+期初存貨數量=本期銷貨數量+期末存貨數量”這一等式不成立,就應注意檢查企業實物收付記錄以及賬簿、憑證,從中發現疑點,然后有的放矢地對某些貨物的存量進行核對。
2、檢查企業貨幣資金收付賬簿記錄
企業銷售貨物要收取現金或取得銀行存款,在通過銀行結算銷貨款的情況下,如果企業要隱瞞收入,必然要假借名義將收入記入“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然后提取現金。在這種情況下,應重點審查銀行傳票與相關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然后做出準確判斷。在用現金結算的情況下,如果企業存在隱瞞銷售收入的情況,那么只靠檢查企業的賬簿和記賬憑證是難以發現問題的,還要分析企業經營業績,了解企業生產規模、生產能力,菩根據銷售收入與成本的比例來綜合分析企業是否隱瞞了收入。
3、檢查企業是否按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確認銷售收入
檢查時可以分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
(1)直接收款方式。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銷貨款或索取銷貨款的憑據并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檢查時,主要應審查銀行存款、現金日記賬,看銷貨款收到的日期與銷售明細賬日期是否一致,同時還要核對發票開具日期和貨物出庫日期。
(2)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方式。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貨物發出并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檢查時可以季末或年末發出商品備查簿為中心,核查商品發運記錄資料,審查企業提供的購銷合同,結合銀行結算憑證回單聯及發票開具日期,對照產品(商品)銷售收入明細賬等,查明是否存在不及時結轉銷售收入而延遲收入確認時間的問題。
(3)預收貨款方式。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貨物發出的當天。檢查時應重點審查企業發出貨物的賬務處理是否正確,有無在發出貨物時不作賬務處理而不及時結轉銷售收入的情況;有無在分批發貨的情況下,每批貨物發出時不及時結轉收入而待全部貨物發出時再結轉銷售收入的問題。實際操作中可通過核實庫存商品明細賬,檢查記賬憑證及賬務處理是否正確;通過審查預收賬款或應收賬款明細賬,核實有無滯后確認收入、不按期納稅的問題。
(4)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合同約定收款日期的當天。檢查時只要把購銷合同規定的日期與銷售收入明細賬日期進行核對就可以確定有無問題。
(5)委托代銷方式。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代銷單位代銷清單的當天。檢查時一是通過“庫存商品——委托代銷商品”科目貸方發生額核查對應科目是否異常,有無漏記銷售,特別是要檢查是否存在將代銷手續費從銷售額中扣除以減少收入的情況;二是通過代銷合同訂立的結算時間核查實際商品銷售收入確認的時間,看是否有將銷售收入延期入賬的情況。
(6)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提供勞物并收取貨款或取得索取款項憑據的當天。檢查時主要看企業的銀行存款和現金日記賬,確認收款時間。另外,還應檢查發票的開具時間,看企業是否存在發票雖開出但發票聯已給對方而記賬聯不入賬或推遲入賬的問題。
- 上一篇:談論企業管理應如何堅持以人為本
- 下一篇:湖南消費市場發展趨勢及對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