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中區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時間:2022-11-30 10:35:02
導語:對市中區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樂山市市中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三大產業不斷發展,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水平不斷提升。但與高速增長的成都雙流、郫縣等地相比,經濟實力仍顯不足,發展不夠。
(一)樹好三大意識
1.樹好“依市興區、共同發展”的意識。市中區地處樂山中心區,市與區在經濟發展上是相互融合的一體關系。因此,必須進一步增強“依市興區、市區一體、共同發展”的思想意識。緊緊圍繞“三大聯動、六個跨越、六個美麗”的發展戰略,切實將樂山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貫穿于全區的發展思路和發展取向之中,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努力實現市區“思路并軌、發展同步”。同時,還要加強與市級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爭取市上更多更大的支持,努力將市級行政資源轉化為市中區的發展優勢。
2.樹好“搶抓機遇、率先發展”的意識。率先發展是市中區自我加壓、高標奮進的內在需求,必須奮勇爭先、跳起摸高,爭當全市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領頭雁”,各項工作要力爭走在全市的前列,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多做貢獻。同時,要善于搶抓機遇,“借勢求強”。發揮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在調整產業結構、深化改革開放、統籌城鄉發展等方面主動作為,力爭進入市上財政的“盤子”、擠進全省規劃的“籠子”,快速生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實現區域經濟的率先發展。
3.樹好“敢闖敢干、攻堅克難”的意識。在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努力克服“一味求穩”的思想顧慮,自覺樹立“敢闖敢干、攻堅克難”的思想意識。要“穩中有為”,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凡是符合“三個有利于”的,凡是政策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禁止的,我們都要創新思路、敢闖敢干、勇于探索嘗試,爭取引進大項目、大企業,促進大發展。同時,還要有“啃骨拔釘”的精神,講究工作方式方法,善于攻堅克難,全力完成各種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
(二)做好四篇文章
1.做好規劃編制的文章,科學描繪發展藍圖。規劃編制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一是要注重規劃的統一性。結合全區“十二五”發展規劃,主動加強與市上的協調與對接,及時做好規劃中期調整,確保實現“兩個統一”,即市區兩級規劃的統一、各行業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等多規的統一。二是確保規劃的科學性。緊密聯系實際,認真做好城鎮規劃、村莊規劃以及產業規劃、項目規劃等,堅持反復調查、嚴格評審和認真論證,確保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切實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三是保障規劃的長效性。堅持遠中近期相結合,做好長期打算和整體布局,科學分析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提高規劃編制的前瞻性和預見性;規劃一旦確定,就要嚴肅對待、認真實施,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
2.做好改革開放的文章,促進區域經濟提升。改革開放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今年是“改革開放”主題年,需扎實推進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當前,要在進一步理順發展體制機制上出實招、下深水,重點推進財政績效管理、行政審批制度、戶籍制度、農村產權制度、醫保付費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內生活力,增添后勁,加快發展。同時,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努力形成開明開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互利發展態勢。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充分發揮地處成渝經濟區和“成綿樂”、“樂宜瀘”兩大經濟走廊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加強與先進發達友好區縣的交流,深化與成渝經濟區、川南經濟區等城市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高端產業,全力推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
3.做好產業發展的文章,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產業是動力,項目是支撐。一是堅持“農業穩區”,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要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堅持遠中近郊結合,梯次發展“城郊型”農村經濟。加快成渝蔬菜供給基地建設,重點打造林業“四個萬畝基地”,建設10萬畝生態水產示范帶。完善都市農業示范帶規劃,大力推進現代水產博覽園、“春華秋實”現代農業園、天人農牧科技示范園等現代農業項目建設,大氣魄打造都市農業示范帶。二是堅持“工業強區”,集中發展新型工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科技創新,重點培育壯大電子信息及太陽能光伏、醫藥、新材料、紡織、機械制造等五大支柱產業,確保新長征藥業園區、華構PC構件生產線、高純LED藍寶石晶片等重點項目早日竣工達產。加快完善園區發展規劃,配套生活、物流等設施,推進碩士兒童用品生產線、成都國弘醫藥等一批項目入園集聚發展,打造“兩化互動樣板區”。三是堅持“三產興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結合區位優勢,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將“三產”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優先產業,大力推動新興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依托大城市,發展大商貿,建設青江商業中心、柏楊商業中心、老城商業中心,著力打造“現代商貿核心區”;依托大交通,發展大物流,加快嘉州現代物流園、樂山港綜合物流園的規劃建設,努力建成川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依托大稟賦,發展大文旅,加快建設上海復寸巴蜀文化產業園、蘇稽片區文化城,全力構建“環城市休閑旅游度假圈”。
4.做好統籌城鄉的文章,實現和諧美麗發展。統籌城鄉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一是要推進產村相融。要強化產業集聚與新村建設互動發展,防止無產業支撐的“空心村”。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產業”,做好村莊產業發展規劃,連片布局產業,發展優勢產業,實現產村互動、共融發展。二是要推進美麗發展。圍繞“雙百”大城市建設,全力推進青江片區、臨港新城片區、岷江東岸片區和蘇稽片區“四個城市新區”建設,打造“美麗新城”。緊緊圍繞產業特點和區域實際,高水平、高標準完善土主、茅橋、羅漢、水口等新型集鎮規劃,努力打造“統籌城鄉示范鎮”。加強村莊規劃,分類推進新村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著力打造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美麗新村”。三是要推進公共服務。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繼續深入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完善醫療衛生、教育服務、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務資源,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三)抓好五項保障
1.抓好發展政策保障。圍繞建設“低碳經濟先行區、現代商貿物流區、統籌城鄉示范區、休閑旅游度假區”的目標,進一步完善招商、財政、稅收、土地等系列相關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培育優勢產業,大力扶持中小微型企業。對于能帶動產業發展全局、引領未來發展方向的大項目、好項目和大企業、大集團,實行一企一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
2.抓好人才隊伍保障。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突出重點引進經濟和社會建設急需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實現人才集聚。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完善人才激勵和評比機制,充分發揮競爭激勵機制在人才選拔和使用中的作用,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人盡其才的人才新格局。
3.抓好項目要素保障。強化用地保障,積極向省市爭取用地指標,狠抓征地拆遷,盤活閑置存量土地,統籌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強化資金保障,對照國家產業政策和資金投向,包裝生成重大項目,努力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強化金融支撐,加強銀企對接,破解融資難題。強化交通能源保障,加強與水電氣油等要素部門協調,確保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4.抓好政務服務保障。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并聯審批”和“全程代辦”流程,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優化辦事流程,縮短辦結時限,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狠抓干部作風建設,加強干部隊伍的監督管理,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和“吃拿卡要”等問題,切實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5.抓好社會環境保障。加大發展環境整治力度,加強企業周邊環境治理,嚴厲打擊敲詐勒索、擾亂治安、阻工堵路、偷盜搶劫、惡意宰客等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創新社會管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中心城區穩定和諧、風清氣正,切實為重點項目保駕護航,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宜商、商居、宜游”的良好發展環境。
作者:陳有波單位:樂山市市中區人民政府
- 上一篇:大學學術建設對區域經濟的價值
- 下一篇:試議市場經濟標準化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