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對策分析

時間:2022-09-06 04:46:45

導語: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對策分析

一、小微企業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必要性

1.有效實現各類資源優化配置

小微企業要想持續穩健發展離不開交通、通信、水電等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如果區域經濟發展緩慢這些公共基礎設施跟不上發展步伐,那么小微企業的發展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小微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如果區域經濟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的資金、人力資源,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在這種環境下,不僅各類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得以進一步完善,而且在人力資源、資金渠道上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充分實現各類資源優化配置。

2.有效實現小企業集群

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能夠提升區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很多地區的小微企業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下能夠認識到協同發展需要大家去維持和優化,進而衍生出區域內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制,無論是企業為了謀求自身發展而自發進行的,還是政府或民間的其他組織促成的,這樣的合作交流都對企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推進作用,也有利于小企業集群的形成。小企業集群的形成能夠發揮規模優勢,明確產業分工,間接起到推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3.有助于良好政策環境的形成

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能夠使該地區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政府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關注度,使其充分認識到小微企業對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運用行政力量來幫助小微企業,完善小微企業的服務體系,為其提供包括稅費減免、法律支持、人才培訓、技術創新、融資擔保等各個方面的優惠政策,促進良好政策環境的形成,為小微企業和區域整體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區域經濟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幾點問題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全球經濟整體呈下行趨勢,雖然近些年我國經濟仍然發展迅速,但是或多或少也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情況。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我國小微企業更容易受外界各種環境因素變化的沖擊,在抵抗經營風險能力方面相對較弱,所遇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存在著一定供過于求的情況

我國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資金驅動型經濟發展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我國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產能過剩的情況,而小微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競爭力較差,進而導致這類企業的產品銷售和出口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具體來說,我國各地區小微企業生產管理、營銷服務方面由于資金鏈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都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和特點,缺乏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客戶的需求受到嚴重影響,不利于小微企業持續穩健發展,也不利于區域經濟向前推進。

2.小微企業生產成本逐年上升

隨著各地區政府都在努力實現公共資源優化配置,但是在通貨膨脹的大環境下,近幾年國內超過60%的小微企業生產運營成本有所提高,其中用工成本的提高是最嚴重的問題。我國很多地區的小微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中,用工成本提升最突出的行業為餐飲業、服務業、商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市場競爭相對來說還較為激烈,難以通過提升產品服務價格來對所上升的成本進行轉移和消化。這樣一來,這些小微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在企業發展放緩的同時也會對區域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3.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很多地區的小微企業在近些年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壯大,主要是因為一些行業對于創新能力要求較低。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目前市場對企業在創新能力上的要求越來越高,有相當一部分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其技術裝備、生產技術難以跟上市場需要,進而導致這部分小微企業市場競爭力下降,不利于小微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立足。

4.小微企業發展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現階段,很多地區的小微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這些企業過于關注短期的經濟利益,而缺乏對實現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導致信息化經營管理缺乏系統、全面的戰略發展規劃和管理,進而造成信息化經營管理流于形式。一些小微企業在信息化經營管理上沒有進行必要的投資,不僅存在著硬件設備落后的情況,而且在軟件方面也沒有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定期維護,在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小微企業更深層次發展。

5.小微企業融資難度較大

資金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血液。相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小微企業無論是在規模、信用、競爭力方面還是在抗風險能力方面都不占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金融機構更愿意接受一些更有實力、規模更大的企業的融資請求,而小微企業要想融得資金只能采取提高融資價格的方式確保信貸安全來融得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

三、對于實現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一些對策

1.小微企業要明確發展方向

首先,小微企業應當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深入探究國內產品的質量安排標準和國際標準,確保主導產品品質,逐漸形成品牌效應,運用自身優勢獲取消費者的認可,占領一定的市場,這樣做對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會間接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其次,小微企業要審時度勢,關注未來市場需求趨勢,要重視對市場需求情況的探究工作,加快實現業務內容的轉型和升級。在自身能力承受范圍之內拓寬業務類型,豐富產品內容,提升產品附加值,盡可能地使產品和市場需求相貼近,這樣做不僅能夠促進企業持續穩健發展,而且一旦形成了規模對區域經濟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2.政府要適當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

考慮到我國很多地區的小微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中,而第三產業各行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小微企業難以通過提升產品服務價格來對所上升的成本進行轉移和消化的情況。各地方政府應當充分認識到小微企業的處境,根據各行業企業實際情況適當采取減免稅費、加強人才輸送以及在公共基礎設施配置上開啟綠色通道等方式盡可能地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為實現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3.小微企業應當就技術創新問題加強相互溝通交流

小微企業由于資金上的局限性導致其技術創新工作受限,但是同行業具有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都有自己的技術優勢,如果這些小微企業能夠之間能夠通過加強溝通交流取長補短就有可能在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實現雙贏。對此,小微企業可以自發進行溝通交流,通過研討會、同行業交流活動等方式就技術上的問題進行探究,相互交流經驗,洽談技術交流具體內容,探究最為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共同實現技術創新,進而起到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此外,政府應當科學合理地監督和評價小微企業技術創新交流成果,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和防范一些惡性競爭情況的發生,對于一些不法分子要給予嚴厲懲罰,盡可能地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環境,間接實現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4.提升小微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深入到各個行業中去。對此,小微企業一定要認識到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性,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投入部分資金由于自身信息系統的優化和完善。在硬件方面,小微企業應當適當更換一些過于滯后的設備,確保設備能夠與其所使用的經營管理軟件相匹配;在軟件方面,小微企業應當邀請軟件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對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盡可能地實現與時俱進,為實現全面的戰略發展規劃和管理提供一定保障。從宏觀角度出發,這也是間接推進小微企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一項有效措施。

5.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主要從拓寬融資渠道以及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兩方面入手:第一,拓寬融資渠道。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幫助小微企業尋求更適合其發展的融資渠道,在考察此類企業的規模、發展潛力、品牌以及經營管理狀況之后,系統、全面地對企業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積極為其聯系相應的金融機構,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第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盡快完善針對小微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設立政府專項信貸風險資金。這樣不僅能夠提升銀行對小微企業信貸扶持的信心,而且還能夠起到降低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授信風險的作用,在推動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作者:汪忠良 單位:中央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孫琪恒,董海濤,關明坤.小微企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4(02).

[2]呂勁松.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

[3]劉冀.廣東中小企業發展與政府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4]李海波.巧談浙江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提升研巧[D].浙江工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