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績效衡量指標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31 02:54:00
導語:審計績效衡量指標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探討了中國現階段的審計績效衡量指標體系,介紹了美國審計的績效衡量指標。在比較研究中美審計績效指標方面的主要差異的基礎上,提出建立與目前中國國家審計績效指標體系相銜接的“成本效益比”綜合指標。
[關鍵詞]中美國家審計績效;比較研究;中國指標體系;美國指標體系;成本效益比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進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評估工作”,這就要求中國審計不斷地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并結合中國具體情況,在實踐中不斷反復地探索出一套能夠反映和促進中國現階段審計事業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主要方向在于改革中國目前以傳統合法性審計為主的審計機關績效衡量指標,引入基于效益性審計的績效衡量指標,構筑以合法性審計和效益性審計并重的審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且要逐步開展運用“成本效益比”這種理念和技術來評估作為公共服務機構之一的審計機關的績效。為了更好地促進這項工作的開展,本文擬比較研究中美兩國的國家審計績效定量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應建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成本效益綜合指標。
一、中國現階段的審計績效衡量指標體系
在中國,對國家審計績效評價指標的專門研究少之又少,系統的理論總結更是寥若晨星。2003年,審計署辦公廳曾經在審計署網站上公布了一個稱為“業務績效”的網頁,這是目前人們所能找到的專門總結“審計業務績效”的唯一一份文獻。另外,《中國審計》2003年刊登了一系列介紹各個地方審計機關和審計署派出機構的文章,其中每一篇文章的“數字看審計”部分都對審計單位數、查出違紀違規金額、審計信息編報與被采用情況、各類工作獲獎情況等數字及相關圖表進行了介紹。綜合上述審計署文獻和來自基層的第一手原始資料,中國現階段的審計績效衡量指標體系可以歸納如下:
(一)審計單位數和審計項目數:可進一步按照不同的審計對象細分。例如,“每年審計的單位數由1983年的1200多個增加到2001年的14萬多個”:“全國共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5.7萬個,審計黨政領導干部4.2萬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1.5萬名”。更詳細的指標還有按照審計類別分類的審計單位數的審計項目數,不同的審計對象包括:預算執行、財政決算、金融、固定資產投資、企業、行政事業、國外貸款援助項目和農業與資源環保資金等。
(二)查出違規違紀金額:可進一步按照不同的審計對象細分。例如“全國各級審計機關通過預算執行審計查出違規問題金額2007億元”?!敖ㄞk15年來,濟南特派辦查出違規問題金額568.33億元?!?/p>
(三)審計決定的數量和金額:包括應上繳財政、已上繳財政、應減少財政撥款和補貼、應追還侵占挪用資金、罰款金額等指標。例如,“審計處理后,已上繳財政392億元”。審計決定是指審計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對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進行的處理、處罰決定。
(四)審計移送的數量和金額,包括:受黨紀政紀處分(個)、調查單位(個)等指標。審計移送是指審計機關對審計發現的依法應當由其他有關部門糾正、處理、處罰或者追究有關責任人員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而將審計事項移交相關部門的處理決定。例如,“審計后,干部管理部門參照審計結果,撤職20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70人,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處理1010人”。
(五)審計信息編報與被采用情況,可細化為:審計簡報、中辦采用、國辦采用、審計要情、署重要信息條目、署審計報告、報刊宣傳、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例如,“15年來,向審計署提交各類審計信息1751篇,被黨中央、國務院和審計署采用1080篇(次),被黨和國家領導同志批示56篇(次)”。
(六)查出損失浪費金額。例如“審計查出損失浪費金額54.13億元”。
(七)促進提高經濟效益。例如“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211億元”。
(八)各類獲獎情況,這是表示審計績效的一個外部評價指標。各類獲獎情況五花八門,獲獎原因和頒獎單位多種多樣,難以一一盡述,但按照獲獎對象則仍有蹤跡可循,可以分為審計機關獲獎、審計機關下屬機構獲獎、審計機關工作人員獲獎和審計項目獲獎。
二、美國審計的績效衡量指標
(一)總括指標———成本效益比
雖然美國會計總署在其《2003年年度績效和責任報告》“總署成果”部分“總署對年度績效指標及目標的總結”的表格中沒有專項列出“成本效益比”這個評價其績效年度的總括指標,但是在同一份報告的不同地方卻指出了“2003年度GAO為美國納稅人帶來了可以貨幣計量的財務效益354億美元,納稅人的投資與收益比為1∶78,這一比例不包括GAO為美國納稅人帶來的不可用貨幣計量的其他效益?!笔聦嵣?,我們認為“成本效益比”指標是美
- 上一篇:跨越綠色貿易壁壘畢業論文
- 下一篇:審計權力制約監督探討論文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