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算化審計對策論文
時間:2022-03-31 03:11:00
導語:電算化審計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論述了電算化會計條件下電算化審計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并針對出現的新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電算化審計審計線索對策
電算化審計是對電算化會計方式下的電子憑證、電子賬薄、電子報表及適應電算化方式的內部控制制度等進行的審計工作,主要包括會計電算化制度審計、數據真實性、合法性審計以及會計電算化系統處理和控制功能審計等。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由于在計算工具、存儲介質、賬務處理程序、內部控制制度等方面與手工方式存在差異,使得目前的電算化審計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
一、電算化審計面臨的主要問題
1.審計線索問題。手工方式下的審計線索主要是紙質憑證、賬薄和報表等相關資料,審計線索明顯可見,而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由于計算工具、存儲介質和網絡技術的引入,導致審計線索有逐漸減少甚至消失的趨勢。這是因為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會計數據一進入憑證系統,就在計算機會計系統內不受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進入下一數據流程。與此同時,機內的日志文件又可刪除,保存在磁性介質中的會計數據也可以人為不留痕跡地加以修改或刪除,這些都削弱了審計線索,減少了審計過程中發現錯誤的機會。
2.內部控制問題。近代審計都是以系統為基礎,即審計師對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進行審查和評價,將其作為制定審計方案和決定抽查范圍的依據。在手工方式下,內部控制主要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牽制,審計人員利用紙質信息進行手工核對和檢查,從筆跡上即可辨認出登記人,從而明確相關責任人的職責,而在電算化會計方式下,會計信息的處理和存貯高度集中于計算機,會使手工會計系統中的某些職責分離,互相牽制的功能失效,手工會計系統中原有的內部控制已不能適應電子數據處理的新特點,不能有效降低電算化會計系統特有的風險,內部控制中的職權管理轉變為電算化方式下的權限管理,即由系統管理員分別設置制單員、審核員等操作人員,并為每一位操作人員賦于職責相互分離的功能權限實現控制。這種方式下的相關會計數據記錄的核對只能是打印核對或通過顯示器輸出核對。如何建立適應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尤其是程序化內部控制,是會計電算化給審計提出的又一新問題。
3.審計內容的變化。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審計的監督職能沒有改變,但審計內容卻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表現在:(1)電算化會計軟件的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決策型轉變,軟件的功能愈來愈強大,結構越來越復雜。而各財務軟件公司編寫財務軟件時從來沒有考慮電算化審計的要求,更不用說提供財務軟件的標準數據接口,數據結構不開放,為電子數據內容的自動轉換帶來困難,加大了電算化審計的工作內容和負擔。(2)電算化會計系統中的會計數據由計算機會計系統按照軟件程序自動進行處理,如果系統的應用程序被不知不覺嵌入非法舞弊程序,則完全可能為不法分子侵吞企業的財物提供方便,增加了電算化審計人員對會計電算化軟件進行審計的工作量。因此,電算化審計必然要增加對計算機系統處理和控制功能審查的內容,也就意味著電算化審計人員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了解與審查企事業單位使用的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功能,以證實其數據處理是否合法、正確、安全和完整。
4.審計技術的改變。在手工會計方式下,審計可根據具體情況完全由人工通過審閱、核對、分析、比較、調查等方法進行工作。而在電算化方式下,我國目前的審計還停留在繞過計算機審計階段,即審計人員不審查機內程序和文件,只審查計算機輸入的數據和打印輸出的資料。實際上是審計人員對會計電算化系統采用的一種手工審計方法,其審計結果肯定具有片面性。因此,會計電算化的特點決定了審計技術必須加以改變,即必須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進行審計。而由于我國目前專業審計軟件市場的不完善以及電算化審計人才的缺乏,造成審計工作還停留在簡單層次運用上。
二、電算化審計的對策與建議
我們通過對電算化審計中面臨的新問題的分析不難看出,為了繼續發揮當前審計風暴帶來的威懾力,只有解決好電算化審計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才能更好地進行審計工作,從而提高審計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