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論文

時間:2022-03-01 08:36:00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論文

一、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開支也在逐步的增長,由于無法預見的原因,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個別單位隱瞞收入、虛報資產、超前分配的現象,甚至會出現個別人“私物公報”、“公款私用”等嚴重違紀行為,這種現象,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更挫傷了單位職工的積極性,在群眾中造成較壞的影響。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審計勢在必行。

二、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的可行性

從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會計法》,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規定單位負責人要對本單位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這一規定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那種人人都負責,結果卻無人負責的狀況。同時,明確了單位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且將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加以規定,這將會增強單位負責人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為管理審計的健全與發展提供契機。新《會計法》在關于法律責任的規定中,對違規人員從罰款、行政處罰、吊銷從業資格證,直到開除、判刑等分別做出規定,規定明確,處罰力度大,措施具體,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明顯加強。新《會計法》的實施在有力地維護經濟秩序的同時,也必然為管理審計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會計執法環境。

三、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的主要內容

(一)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在國家及地方有關政策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部門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會計法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現金出納制度、報銷制度、借款制度、主要領導審批制度等內部控制制度,有無因內控制度不嚴或領導決策失誤造成損失浪費一起其他經濟事故問題。

(二)預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無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亂攤派、收入不入帳或設置帳外帳等問題;預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規定范圍,有無大吃大喝、請客送禮、亂發錢物和鋪張浪費等行為。

(三)各項預算內收入是否符合國家政策,有無違規收入。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主要是財政撥款和罰沒收入、規費收入。財政撥款是財政按批準的預算撥付的,罰沒收入是按規定對某種違規行為的罰款,規費收入是國家機關為公民和單位提供某種特殊服務時按規定所收取的手續費和工本費,不提供服務不能收費。因而行政事業單位所取得的各項收入必須嚴格執行上級政策,不得自定規則亂收費。

(四)債權債務和往來款項業務是否真實,有無通過應付款為其他單位辦理不正當業務或截留應當上交國家收入、出借單位資金謀取私利等。

(五)經費支出是否合規合法,有無將救濟、科研、農業、教育、基本建設等專項資金(基金)挪作他用的問題;

(六)固定資產是否入帳建卡,能否保證安全完整;特別是納入財政統一核算體系后,各單位自管固定資產是否能夠帳實相符,增減變動手續是否齊備,有無管理不善造成流失問題;有無未經批準擅自處置固定資產,或通過降低轉讓價格獲取好處的問題;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是否全部入帳、專款專用。

四、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的方法

(一)運用審閱法、核對法、觀察法、查詢法,檢查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預算外收入的真實合規、合法性。如將行政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撥款數與財政部門實際撥款進行查詢、核對,將行政事業性收費醒目與物價部門核批的《收費許可證》上的項目、標準核對,將罰沒收入與財政領取的罰沒收入、專用票據核對,以檢查被審計單位有無截留罰沒收入、納入預算的規費收入和亂收費、亂罰款,私設“小金庫的問題。

(二)運用順查、逆查、詳查、抽查等方法,按照有關法規和財政??钗募︻A算內外支出項目的真實性、合規和合法性進行審計。對財政收支數額不大的應采用順查法和詳查法。

(三)運用比較法、結構分析法等審計分析方法對預算內外資金的管理使用效益情況進行分析評價。

五、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存在的風險

管理審計存在較高的審計風險。審計風險主要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三個要素組成。管理審計是指對行政事業單位所有業務活動和管理活動的恰當性和有效性以及人力資源的擁有和使用進行檢查、分析和評價,鑒證管理當局履行受托管理責任的業績,鑒明現存的和潛在的薄弱點,并就其改進提出措施,以便更加有效地使用所擁有的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改善管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服務社會的能力。管理審計與其他類型審計的主要區別是強調對人力資源的審計。因為人力資源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更是如此。人不僅是日常行為活動的主體,而且是最為活躍的管理因素,它的質量高低和狀態如何,會直接影響單位的經濟活動及其結果,進而影響到工作目標的實現。然而,對人力資源的審計,內審機構開展的少之又少,缺乏經驗和相應的審計知識,加之現階段人力資源配置的復雜化,使管理審計的開展將面臨一定的高風險,導致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望而卻步。

六、做到兩個“加強”,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審人員素質

(一)加強專業培訓,提高內審隊伍素質。為了使廣大內審人員盡快適應管理審計工作的要求,國家審計機關必須從實際出發,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培訓工作。為此應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定期對內審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管理審計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修養水平和業務能力。二是要嚴格審計程序,制定明確的標準來約束和規范內審人員的行為,強化責任感。三是要采取短期輪訓、以審代訓和研討會等形式,不斷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

(二)加強國家審計機關對內審的指導管理,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內審人員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國家審計機關在切實履行指導內審的職責時,應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轉變內審工作的指導方式,從以行政指導為主逐步轉到政策引導和典型引導上來;從以審計機關指導為主逐步轉移到審計機關領導下的內審協會行業指導為主上來;從抓內審面的擴大逐步轉移到點面結合上來,特別是要加強對行業內審的工作指導。二是突出內審工作的重點,既要重視內審機構建設、內審人員配備,更要重視提高內審工作的質量。三是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努力為內審工作做實事。在強化內審宣傳、學習培訓、總結交流等方面下功夫,促進內審進一步發展。四是有計劃地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定期進行考核,促使其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執業水平。

通過做到上述兩個“加強”,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審人員整體素質,從而有利于其積極開展管理審計。

內容概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的必要性、可行性;其次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審計的主要內容、審計方法和存在的風險;第三部分分析了通過做到兩個“加強”,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審人員素質,從而有利其積極開展管理審計。

管理審計是對各項管理活動的全面審計和評價,其主要審計和評價內容是管理部門和人員所從事的工作目標、計劃、程序和策略等方面是否履行其應盡的職責。管理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內部的各個方面,如內部控制系統是否健全,各項管理工作的效率如何等。與此同時,管理審計還揭示缺陷和錯誤,并提出改進意見,以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