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責任審計常見問題及措施

時間:2022-01-18 08:48:57

導語:經濟責任審計常見問題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責任審計常見問題及措施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概念及作用

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是各級黨委、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領導干部,對其任職期間的履職盡責落實情況的審計。其意義一是為各級黨委政府正確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了依據,進一步完善了干部管理的監督機制;二是提高了領導干部認真履行經濟管理職責的能力;三是增強了領導干部遵守和執行國家財經紀律的自覺性,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

二、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獨立性不夠強。目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流程還不夠完善高效,缺乏靈活性以及應急機制,在工作中容易受到人為因素影響,部分審計人員認知不足,當遇到難以處理的問題時,由于缺乏經驗以及相關制度的規定,很可能會依據主觀想法作出判斷,無法全面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實際經營情況。(二)審計評價體系不健全。目前中央以及各地方制定的關于經濟責任審計沒有建立科學的審計評價體系,考核指標缺乏系統性,評價標準不夠具體,缺乏統一認定標準,在實際工作中審計人員往往難以對這些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影響了審計報告的合理性。(三)審計成果的利用不充分。當前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模式通常是離任后審計,這與領導干部考核管理中的審計監督要求相背離,致使部分領導干部對此未予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影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制約了后續相關工作的規范化,應合理運用審計結果,為后續審計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依據。(四)審計內容重大突出不夠,問題含金量不高。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涉及面較廣,政策性強,這就要求審計人員除具備基本的查賬技能外,還應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目前有些審計人員雖然業務水平高,但政策理論學習和綜合分析能力不強,把握不準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和方向,審計質量不高。

三、針對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問題的對策措施

(一)健全經濟責任審計流程,提高審計的獨立性。為了有效提升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應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重點,緊緊抓住社會關注的熱點、重點問題,緊緊圍繞重大資金和審計事項,建立配套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制度流程,明確審計內容、審計目標和審計方向,制定合理具體的審計內容。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處罰,擴大審計影響力,提高審計機關部門的威信和權威。(二)提高審計成果運用,使其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充分運用審計成果。各級審計機關應對審計中發現的重大違紀違規問題應及時完整的報送組織、紀檢監察、人事管理等部門,該移送處理的要堅決移送,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警示作用。并在恰當時機、適當范圍及時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擴大經濟責任審計的社會影響力,切實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三)強化審計人員專業素養。對于審計人員而言,其自身專業素養對整個經濟責任審計地效果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日常工作中,審計人員應不斷加強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定期舉辦考核活動、聘請審計行業有關專家進行講座及外出培訓等,豐富審計人員的知識與見解。審計人員還應當注重對道德品質的培養,以道德規范來提升審計人員的道德素養。

四、結束語

為了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需要建立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體系,優化審計流程,確定工作規范化開展,為后續的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便于推動單位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艷芹.論企、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事業單位家,2016(9):23-25.

[2]孫亞楠.經濟責任審計常見問題及對策[J].理財,2015(1):90-91.

[3]滁州市審計局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研培訓,2018-06-22.

[4]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J].2019-07-15.

作者:李建麗 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