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立體化德育網絡提升品德素質

時間:2022-02-28 08:00:00

導語:構造立體化德育網絡提升品德素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造立體化德育網絡提升品德素質

市場經濟的建立和改革開放的形勢.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為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要增強德育實效.需從基礎文明行為習慣抓起,而這一點,又需要教師人人都成為德育工作者,在“全面育人、全員育人”上狠下功夫.

一、.全立體化位,網絡

學校立體化德育網絡應包括校內教育網絡和三結合教育網絡.校內德育網絡注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三結合”教育網絡則應注重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作用;在校內教育中,我們要注意發揮四個作用:即校領導小組的決策、領導作用;政教處的指導作用;班主任的主力軍作用;全校教職工的主動參與作用.堅持正面教育與督促檢查相結合的做法,不斷強化學生文明禮儀的規范教育,心理品質和安全教育,堅持對各班從紀律、學習、清潔、衛生到少先隊活動進行全面檢查、t化評分、當周公布、當月考核,始終堅持少先隊組織的進出門檢查制度,檢查紅領巾的佩帶、衣著的整潔、衛生的行為習慣等情況.德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理健康、安全、衛生、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了解安全衛生常識,傲得文明禮儀的規范.自覺爭做文明禮儀人.同時學校努力做到以環境陶冶學生,以環境教育學生.充分發揮校園的隱性教育功能,始終如一地抓好校園環境衛生的打掃與保持工作.要在食堂、住宿區和運動場張貼、書寫標語,進一步規范教室、辦公室等的環境布置和學生課桌物品的擺放,做到整潔、醒目、規范、有序、富有教育性和美感,并結合學校實際,增添學校的文化氛圍,如內容豐富多彩的櫥窗,各具特色的專欄.共同形成校內特有的育人氛圍。在校外.學校要加強德育基地建設.如國際生命樹活動中心等。此外,學校應成立學生家長委員會.建立家長聯系卡,設立校外輔導員.與街道派出所保持經常性聯系,使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二、注,課堂教學中的位,洛透

課堂教學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做到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的重要職貴.我校在近幾年對“如何加強學科德育滲透,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這一課題進行了探討,并將學科滲透德育納人學校目標教學管理中.要求各學科的教師在從教的同時,堅持滲透德育教育,并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健康人格,高尚的審美情趣,教給學生知識,也教給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途徑和吸收知識的最佳方法,這也就是所謂的“雙向滲透”的要求,即在學生中滲透德育,德育中也要滲透學科知識,這種“雙向滲透”的做法能促使教師們授業不忘傳道,傳道注意授業,教學有方法,育人有藝術.

三、學校應廣泛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活動

學校的德育工作應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優良校風建設為中心.注重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針對如今的獨生子女高消費之風和拜金主義思潮,學??烧埿M廨o導員作以愛國主義、前途理想、艱苦奮斗為主題的報告,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少年法制講座,增強青少年的法紀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開展“五愛”、“五心”教育,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學校要經常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常規、集隊集會紀律、建立健全校級、班級規章制度.以制度約人,以制度培養人.以制度興校風和班風.

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樹立起良好的校風、班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習慣的形成,使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成績,也使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得到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