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形勢下大學政治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01 12:32:00
導語:市場經濟形勢下大學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步建立,以及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已進入市場化階段,為適應這種變化,各高等院校積極進行改革,以期在未來的高校結構中確認自己的地位,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展。作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適應市場化趨勢,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內容、方法上都要進行新的探討,以適應形勢的變化。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所謂市場經濟是指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國際化的需要,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經濟運行形式和方法。市場經濟是以競爭為基本原則的,可以說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市場經濟的主要調節方式。但是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市場經濟的競爭不是無序的,而是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條件下通過相互信任實現和形成的。所以說誠信、公平、公正、公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離開這些原則就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就不可能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社會資源就會出現浪費。而誠信、平、公正、公開正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也是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歷史已經證明并且繼續證明當市場經濟中出現不公正、不自由、不守信時必然伴隨著物欲橫流、道德淪喪等思想的橫行;同時當社會的思想教育受到重視,人們的公平、守信和公正思想意識提高市場經濟才能真正有效地配置社會資源,整個社會才能獲得最大效益。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新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和人生理想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遠大的理想是人們開拓進取的永不衰竭的動力,它給人以坦蕩的胸懷和崇高的情趣,是人們完成事業、學生完成學業的浩大的力量源泉。把學習目的與人生理想緊密聯系起來,將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提高及學習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的部分學生,缺乏對理想的追求,更談不上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他們沒有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為社會主義事業獻身的精神。有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認為來校只是為了一紙文憑,平時學習不努力、不刻苦,思想上不求進取,少數人崇尚個人奮斗,把個人理想置于社會理想之上,講理想、講道德、守紀律的觀念隨之淡薄,取而代之的是極端的個人主義。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不是汲取好的東西,而是獲取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追求享樂主義,對人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求上進,一味的放縱自己,一些不良行為也隨之而來,不講文明禮貌,不講社會公德,缺乏法制觀念。
(二)功利主義和拜金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仍有市場
在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必然會強化人們的效益觀念、利益追求,這本來是正常現象,但金錢萬能、功利主義和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卻反映到了少數大學生中間。有的學生認為掙錢是工作的主要目的,贊成市場經濟并不需要道德,滿腦子名利和金錢。對象征著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認為已經過時,現在提出來是老調重彈。那些身穿皮爾卡丹,手持明牌手機,懷揣信用卡的大款們對有些學生的示范效應已超過雷鋒、焦裕祿等模范人物所具有的榜樣力量。在功利觀念的影響下,有的同學急于增強自己在社會上的搏擊能力,把這種能力的培養與道德修養的提高及知識的積累對立起來,他們在學習上急功近利,對基礎理論學習產生浮躁情緒,坐不下來,鉆不進去。
(三)對政治理論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抱有某種逆反心理
大學生正處在積極思考、探索真理的時期,也是形成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時期,如何使他們明確堅定的政治方向,仍是當前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盡管目前在大學校園內出現了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的高潮,學生開始自發地從理論學習中去尋找答案,探索真理,這是一種積極的主流。但是,有的學生對共產主義缺乏信念,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缺乏信心,少數人甚至分不清是社會主義好還是資本主義好。因而,對政治理論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抱有某種逆反心理。
(四)社會上某些錯誤思潮和消極丑惡現象在侵蝕大學校園
目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離我們所要求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的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解還存在問題。近幾年來,一些人只求經濟效益,不顧社會效益,出版、傳播一些腐蝕大學生心靈的書刊、影視、音、圖片等,構成了一個不良的德育環境,無時不在侵蝕著大學校園,侵蝕著大學校園的學子們。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環境的一些不良影響與高校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目的和內容格格不入,客觀上抵消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市場經濟是現代經濟的表現形式,把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一)突出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主線在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堅定地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并將其作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導學生在接觸開放的文化環境里,自覺抵制民族虛無主義和崇洋媚外的思想,努力把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落到實處。思想政治教育應由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由愛父母、愛師長、愛他人、愛集體最后上升到愛祖國。
(二)樹立正確人生觀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多元性。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一元化的導向,使學生明白社會所容納的并不都是時代所提倡的。價值的真諦在于無論是社會價值還是自我價值,都要通過自身勞動來實現。說到底,人的價值就是更多地為社會創造和奉獻。要從學生生活的最貼切處入手,誘發他們的生活理想,激發強烈的職業理想,把社會理想、為祖國作貢獻的理想教育落實到學生的職業理想上。理想是動力,也是激勵,在理想的驅動下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三)樹立新時期人才質量的德育觀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最終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質資源,而是人才資源,當今市場的激烈競爭,實質是人才質量的競爭。作為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積極探索新時期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建立新時期的人才質量標準。新時期人才質量標準,已不再單純是過去那種踏實肯干、服從命令聽指揮的類型,而是思想和能力相結合的復合型、適應型、開拓型的人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給學生全方位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職業意識、創業意識、敬業意識、質量意識、競爭意識、公關意識、科技意識和法制意識,同時要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經受挫折和失敗的考驗??傊?時期的院校德育應培養出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現代的人和國際型的人。
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青年學生能夠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參與市場競爭,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要達到這一目的,不僅需要理論上的原則,而且需要形成一套系統的運行方法。第一,要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課堂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要挖掘好德育的各因素,把它的內容分解、貫穿到學校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變單純知識傳授為智育和德育的統一。第二,要創造濃厚的氛圍,學校要通過重新整頓和布置校園文化設施,使學校的墻壁、走廊、教室、學生公寓、重要活動場所等都成為德育的陣地,把單調的德育內容變為實實在在的、說服力強的具體形象的東西,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德育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提供各種載體。第三,要緊密結合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要把德育工作和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教育手段。四,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進人才市場參與競爭就要求德育應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放到首位。
五、不斷改進,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當前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光靠老經驗、老辦法是不夠的,必須有創新。要改變過去以“灌輸”為主的辦法,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結合起來,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與學生管理工作結合起來,與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結合起來。具體工作方法上,要在尋求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的結合點上下功夫,當前要著重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要使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說服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有的放矢,有針對性。這就要求我們關心教育對象,了解他們在想什么,有哪些困惑,并想方設法去解決。其次要以理服人,用理論的力量、知識的力量、事實的力量來講話。
第二,要完善、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如社會實踐活動、電視教育片的形式都到學生們的廣泛歡迎,今后應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加強提高。
第三,充分調動教育對象本身的積極性、主動性。這幾年學馬列小組、學習基本知識小組活動開展得很有特色,學生們融入其中,其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發揮,既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又使他們從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受到教育。今后應進一步加大此類業余活動所涉及問題的廣度和深度,給他們留出更多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空間,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和思考,將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引向深入。
如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點又有市場經濟條件下特殊性和復雜性。當前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我們去探索。使得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能進一步貼近時代特點,進一步走向深入。
- 上一篇:市場經濟背景下療養院存活研究
- 下一篇:市場經濟下檔案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