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泥工業現實狀況及發展

時間:2022-04-10 09:46:00

導語:福建省水泥工業現實狀況及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福建省水泥工業現實狀況及發展

一、前言

自2005年福建省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以來,國民經濟步入了快速良性發展的通道,隨著構建海峽西岸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實施,水泥需求的增長也加快了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產能以每年500-800萬噸的速度迅速增長,預計2011年新增產能將達1000萬噸。市場需求也以每年500-1000萬噸的速度增長,2010年全省水泥總消費量為6590萬噸。但是,由于福建受能源資源的制約,因此在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將繼續把握控制總量、控制單位能耗、適度引入資本和資源、合理布局、循環經濟模式五個要點,適度控制發展水泥熟料生產線,支持新型干法水泥企業在沿海與省外大型熟料生產企業聯合建設大型粉磨站,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水泥企業深化節能減排,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水泥工業,為繁榮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出貢獻。

二、福建省水泥產能及產業結構現狀

截至2010年底,福建省共有水泥生產企業145家,其中具有熟料生產線的水泥企業87家,水泥產能5160萬噸,占全省水泥總產能的69.2%;水泥粉磨企業58家,產能2300萬噸/年,占全省水泥總產能的30.8%。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34條,水泥產能4000萬噸,在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0條,水泥產能1700萬噸,“十二五”期間擬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8條,水泥產能1430萬噸。預計到2015年全省具有熟料生產系統的水泥企業在完成淘汰1200萬噸落后產能和規劃建設的新線后,年水泥總產能為7130萬噸(詳見表1)。

三、福建省水泥行業發展特點

近年來,由于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拉動了水泥的市場需求,福建省水泥工業得到較快發展,主要表現在:

1、規??偭糠€步增長近二年,雖然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拉動了水泥市場需求,但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在省相關部門的調控下平均每年以500-800萬噸的速度穩步增長,沒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2、水泥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推進受國家產業政策和新型干法技術經濟指標明顯優勢的雙重引導,福建水泥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長足進步,截止2010年底我省淘汰落后產能2847萬噸,使新型干法水泥產能比重由2005年的23%提高到2010年的77%。

3、水泥粉磨站擴張開始加速近年來由于我省沿海城市化進程加快,大規模基礎設施及港口加工區建設方興未艾,使水泥需求保持二位數增長。加之城市工業廢渣的不斷增加,使企業愿意在礦山資源相對豐富、交通便利的山區建熟料生產基地,在市場需求大又有混合材資源的城市興建粉磨站?,F有58家粉磨企業中產能大于60萬噸的17家,年粉磨能力為1700萬噸,預計水泥粉磨企業在完成淘汰高耗能磨機后,約余25家總粉磨能力達2500萬噸。

4、水泥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經過近幾年水泥業的建設、購并,福建水泥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截止2011年8月,福建水泥股份公司、華潤水泥控股公司、紅獅水泥有限公司、金牛水泥有限公司、龍麟水泥集團公司的水泥產能總和已達2540萬噸,約占全省水泥產能的50%,已初步形成五大水泥企業的競合趨勢。

四、福建省水泥消費趨勢及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目標與布局

1、福建省水泥消費情況及特點

(1)消費量:1976-2010年,福建省人均累計水泥消費量15.62噸。2010年福建省水泥消費總量為6600萬噸,“十二五”期間,是福建處于會高速發展階段,2013年人均累計水泥消費量將超過20噸,預計“十二五”期間,福建省水泥消費最高峰將達到8000萬噸/年以上,屆時水泥需求增長率和總需求量將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2)消費結構:福建水泥市場需求“十一五”以來變化較大。主要是大規?;A設施的建設。高速公路、高鐵、港口、碼頭、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長隧道、電站、大體積混凝土、大底板、防滲墻、剪力墻、樁基、逐漸成為需求主體,高等級的散裝水泥成為消費主流。水泥產品消費結構的變化,使高質量的新型干法水泥需求現仍處于不飽和狀態。

(3)水泥消費市場與產地錯位:福建水泥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石灰石資源較為豐富的龍巖、三明、南平等山區市,而水泥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等閩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這些地區水泥消費量約占全省的80%。因此,產生了水泥消費市場與生產地區錯位現象,這種現象使得水泥運輸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建設粉磨站,充分利用當地工業廢渣等混合材資源生產水泥,彌補市場需求已成為必然。

2、福建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思想及目標今后幾年福建省水泥工業將繼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嚴格執行國家水泥工業產業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適度發展技術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繼續淘汰立窯、高能耗水泥磨等落后生產線,實現產業升級。培育壯大5大骨干企業,提高水泥工業產業集中度,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保護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促進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支持省內新型干法水泥企業在沿海適度布局大型水泥粉磨站,消納沿海火電廠的粉煤灰與脫硫石膏、鋼鐵廠廢渣,走循環經濟的道路。2015年全省水泥總產量規劃7400萬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含使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粉磨站)產量7000萬噸,比重達到90%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300億元。水泥散裝率達到60%以上。水泥生產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GB4915《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水泥生產企業平均能耗指標達GB16780《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先進值要求。水泥原料礦山開采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廢棄礦山逐步實現生態恢復。使福建省的水泥工業真正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工業。

3、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布局按福建省“十二五”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趨勢和水泥需求預測,“十二五”期間水泥年需求量最高將達8200萬噸,按本省實際年產量7400萬噸,需布局年水泥生產能力達88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