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我國教育該何去何從
時間:2022-03-29 03:26:27
導語:市場經濟下我國教育該何去何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改革的全面推進,教育進入市場是當前至未來教育發展必然趨勢,亦或是一個教育發展的戰略問題。本文從我國當前教育的現狀與經濟發展趨勢出發,探討教育發展的出路。
關鍵詞:教育;市場經濟;監督管理;信息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嘆息,“文教事業過多的沾染經濟氣息”,認為此非教育發展的良好趨勢。但是須知,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從唯物辯證法來講,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經濟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施行和發展。而教育對經濟的作用在于反哺經濟發展,起推動促進作用。教育進入經濟市場是必然,是趨勢,是其發展的有效途徑。但“度”是關鍵,過多的沾染經濟就會將教育完全當作一門生意來經營,那勢必會導致教育的拜金化。因此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面對龐大的人力資源和有限的教育資源,如何在市場機制下更好地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率以發揮教育的作用,成為我國一個值得探究的現實問題。
一、完善的監管體系是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保障
教育作為一門行業加入到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之下,首先要有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完善的監管可以規范教育在經濟運行中的行為活動,使其極可能避免過“度”受經濟的控制而造成文教事業“唯利是圖”的結果。所以說,文教事業在經濟市場條件下健康有序的發展,需要完善的監管制度為其保駕護航。但是如何做到完善監管呢?對此筆者提出兩方面觀點。
1.權責明確
通俗地說,就是各個教育的相關監管機構及部門明確自己對教育的監管范圍。要做到權責明確還應注意避免權責的重復覆蓋及權責劃分時留下的“空白”。例如,作為教育事業的一部分教育培訓行業,我國在監管上存有權責劃分不明確而導致行業混論的問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教育部門和勞動部門等多個政府主管部門是我國負責監管教育培訓行業的相關部門機構。其中,歸屬于勞動部門和教育部門的教育培訓機構在監管權責上較為分明。然而,我國該存在一些通過工商注冊成立的中小型公司,他們打著辦學的旗號而涉及教育培訓內容。對此類公司的監管,我國還處于真空狀態。這主要是由于工商部門并沒有進行監管能力和權利,則不能對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教師資質和教學內容等內容進行有效監管。而一旦發生問題,教育部門和工商部門將會相互推脫,逃避責任。因此,監管機制的不健全,職責的不明確是教育在經濟運行中易發生目的性偏移的主要原因。
2.規范競爭機制,避免惡性競爭
將教育作為商品置身于經濟市場中,使其教育的結構、規模及部分內容,不可避免地遵循著商品經濟的供求規律,進而商品經濟化的教育競爭機制可以在一定層次上追求教育的高效率。然而競爭必然導致優勝劣汰的局面,亦會伴隨著競爭之下的不公平現象。例如,當前社會上五花八門的教育培訓機構比比皆是,沿街道路上的宣傳亦隨處可見。這些所謂的教育機構打著“保過”“秘密協議”的旗號大行其道,以虛假或違規違法的手段在教育行業中競爭,妄圖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這不僅是對教育行業的同類機構的惡性競爭,還是對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待遇,若長此以往,必將會使教育行業混亂不堪,難以運行,或就此退出市場,關掉教育產業化的大門,或是完全淪為經濟之下的附屬商品,對經濟聽之任之,不再具有教育自身的價值與意義。因此,規范市場經濟下的教育競爭,是教育市場化的重要保護措施。
二、市場之下的信息化教育推行
教育信息化利用高新技術手段,為教育市場化的發展打造新格局。20世紀90年代,美國伴隨著“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興建而提出的“教育信息化”概念,其中特別把IT在教育中的應用作為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美國的這一舉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積極反應,許多國家的政府相繼制定了推進IT在本國教育中的應用計劃,我國亦然。在市場經濟下,我國教育應不拘于傳統形式,大膽應用信息化為教育行業的發展添磚增瓦。如果說完善監管機制是為了保障教育在經濟運行中的質量,那信息化教育的大膽引進就是促使教育在經濟發展中效率的提升。譬如近年來興起的網絡課程亦屬于教育信息化方式,在教育市場上廣受好評。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緩解了師資匱乏的局面,還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受學者可依據自身學習狀況調節學習進度,針對難點重點可反復學習。在教育市場化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發教育資源,以此促進技術、知識的創新與成果共享,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終實現教育行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與教育改革的發展進程。
總之,教育在市場經濟中的有序進行,不僅以相關監管體系的完善作為其發展的重要支撐,還要有新的發展方式即信息化以應對經濟領域對教育的挑戰,兩者結合,才可以促使我國教育在教育市場條件下生長發展。
作者:王培培 單位:河北大學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姚益龍.教育市場化與經濟增長.國際比較與中國的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才源.我國教育培訓市場現狀和對策[J].中國職工教育,2014
[3]李賢毅,鄧曉宇.智慧城市開啟未來生活——科學規劃與建設[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 上一篇:市場經濟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分析
- 下一篇:傳統思想對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