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管理倫理及約束
時間:2022-02-07 04:47:22
導語:市場經濟下管理倫理及約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十分復雜。管理的道德因素作為一項主觀和彈性的指標,客觀地影響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折射出管理制度的先天不足。管理的倫理化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是促進社會和諧管理的重要基礎。企業管理行為需要倫理道德規范的約束和指導,同時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補償機制,彌補普通管理方式的帶來的一些不足和不利影響,提高管理的前瞻性,是引導企業健康發展的一種有利保障。
關鍵詞:市場經濟;管理倫理;約束機制
市場經濟區別于我們傳統的計劃經濟,他是基于社會需要和生產能力的一種平衡。市場經濟是對社會人力資源、生產結構的從新布局。在市場經濟追求收益、利潤與倫理、道德的要求和底線之間,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矛盾和沖突。倫理道德是一項原則底線問題,與市場經濟在某些方面存在著抵觸。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之下,個人的利益伴隨著社會的壓力,變的越來越重要。倫理道德在個體權益、經濟效益等之下被各種經濟色彩的東西比較下去。倫理道德,在評價一個人成就方面,不作為一個重要的看重的指標,而是看重的是個人的財產、職位、利益等,所以在當下,倫理道德管理的不斷強化,對市場經濟下兩個文明的建設有重要意義。
一、市場經濟下的管理缺陷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我們加入WTO后,市場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管理倫理水平的高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企業中的管理倫理就更加明顯。市場經濟作為一種宏觀經濟體制,是基于社會分工的社會協調機制,它可以有效地解決資源配置和人員激勵兩個方面的經濟問題。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們可以看到哪個國家的管理倫理程度越高,哪個國家就會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管理倫理就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如果稍加放縱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我們都知道石家莊三氯氰胺奶粉事件的發生,本來一個很好的民族品牌,但是就是有一些人對食品質量的要求松懈,對企業倫理管理放松了要求,從而給社會、給國家、給民族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也給自己帶來了法律上的后果。這樣一個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在企業管理上必須要有底線思維,要有管理道德的底線,要符合道德倫理。最近幾年來,國家陸續發生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事件,如果我們在管理倫理體系的建立上更加完善一些,或許能夠減少發生。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健全約束機制,加強政府監管力度,提高生產經營者的違法的成本,加強行業導向,監管部門責任分工明確。
二、市場經濟下的管理倫理
一些人認為,我國企業當下發生的一些事件,是企業競爭的關系出現不正常,從而導致了一些違背倫理的經營行為,主觀上認為其根源在于實施了市場經濟,造成了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狹隘和片面的。通常,市場經濟是一種主要由個人和私人企業決定生產和消費的經濟制度。市場的價格、盈利和虧損、生產節奏、市場營銷、后勤保障的一整套系統解決了生產的基本問題。在日益發展的信息社會中,信息的傳播更加快速,社會的輿論監督也越來越強,管理各種措施的一舉一動都被公眾看在眼中?,F在的人們對人的基本權利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對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政府就應該規范管理責任。市場經濟下的管理行為必須符合道德,滿足人們的愿望。如果組織的管理行為不符合道德習慣,不僅會受到法律制裁,也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導致管理效益的追求無法實現。比如,以次充好、未經許可添加物、侵犯商標、偷逃稅款、污染環境以及惡意壓低價格壟斷市場等等。此類事件的發生,不僅對社會產品是一種傷害,也是對消費者需求是一種壓抑,造成企業經營與倫理道德的沖突效應,導致企業經營管理上進一步淪陷,如果放任不管,將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也對企業自身的生存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市場經濟必須以倫理道德為支撐。市場經濟在追求企業利潤和效益的同時,應倡導綠色經濟。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樹立與生態文明和諧相處、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當下市場經濟還必須以法治文明為保障,一是依賴市場的自我調節,依賴市場的利潤導向,更要依靠法治的作用來維持市場經濟的基本秩序。對于現代企業來說,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管理的觀念和模式要求更新變化,但是為了保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企業必須要管理好內部人員,要用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理論來處理好各種矛盾和關系,從而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管理倫理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關系到企業的生存,更關系到國家的命運。解決道德的缺失,在可持續道路上的繼續發展,管理倫理是當務之急。企業應當樹立正確的企業的價值觀,要認清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潛力,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企業會朝著合乎倫理道德的方向發展,這些企業把員工和顧客當做最大的財富,以求更長久的發展。而有些企業本著賺錢第一的經營理念,破壞企業的生存法則,最終會被社會淘汰。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倫理問題要靠企業自身的約束,但是光靠企業自身的約束還是不夠的,還必須為企業建立一種促使其能夠自覺倫理約束的外部環境。制定嚴格的法律、規章制度,對于處理這些倫理問題是必要的。但是,有好的法規只是一種保障,是一種安全系統,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產生問題的根源。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限制過于細化、過于教條,也影響正常經營的運轉。由于市場經濟體制在經濟效率和經濟公平方面存在著缺陷,會使一些企業和管理者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為追求本單位或部門的經濟利益制定或做出對社會公共利益或其他個人利益產生損害的、違背倫理準則的經營策略或行為,從而導致管理倫理問題的產生。許多倫理問題往往界定起來很困難,有的超出法規管理的范圍,有的不好通過法規來界定,就必須通過人的因素來自我約束。在實際操作中,那些存在倫理問題的企業,輿論部門和公眾會給予譴責并建議司法機關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從而在企業外部形成一種誠信經營光榮,不道德經營可恥的良好倫理氛圍,企業也可以持續發展下去。只有這樣要求,企業的經營活動便可以在倫理約束下健康有序的進行。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處于發展時期,中國的企業的發展的基礎還有脆弱,要想維護好企業發展帶來的不易的成果,維持好民族品牌的信任感,就必須千方百計的強化產品的品質管理,而作為維持產品品質管理的重要的人的管理,除了法律上約束和管理之外,對倫理道德的管理是一種最基本的條件,才能對企業的發展進入一個良性軌道,對維護和維持信譽和地位具有戰略性的作用。
四、市場機制下的約束機制
在市場經濟下,企業的管理倫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約束機制作為一種保障措施也尤為重要。企業的管理倫理一種自覺、理念的管理,依靠的是人的基本素質,即對人類基本價值觀、世界觀的理解而做出的行為。而企業的約束機制,作為一項重要的內部管理手段,也起到重要作用。約束機制下,人有法規可以依據,做事情有標準,做的好壞有獎懲。從而極大程度了避免了過于人為化的管理。建立比較完善的約束機制,比如市場約束、法律約束、行政約束等,能有效地抑制企業的不正當競爭或不合法的行為,促使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生產經營計劃,以適應外部市場經濟的變化。比如:在吸引和留住專業技術人才方面,有些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出臺獎勵激勵措施,能夠有效吸引關鍵崗位的人才,從而對企業的生產乃至生產起到關鍵性的扭轉的作用。反之,給崗位的人員的激勵措施由于一些原因長時間不能兌現,結果會造成企業失信,人才流失,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惡果。很多私營企業因老板意識短淺,以追求當下利潤為基本想法,很少主動遠期發展。造成員工只被動的工作,對企業沒有歸屬感,使員工與員工之間以及員工與老板之間缺乏凝聚感情,只是成為一種工作的“機器”。老板忽視與員工的感情交流,對員工的精神世界不加關心,整體團隊精神面貌不佳,人才流失嚴重。對于這些企業要改進并完善管理系統組織結構,要精簡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市場經濟下的約束機制,必須以人為本,健全部門和崗位責任制,將責任約束落到實處。同時在提高人員基本道德倫理素質,要通過培訓使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管理意識和工作作風,出臺一系列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約束機制。企業管理者要跟的上形勢,應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倫理約束機制可以有效彌補市場經濟缺陷,有效完善制度管理的先天不足,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一種有效管理手段。結語: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生存環境也在發生迅速的變化,企業必須是在適應和挑戰這種變化中成長。在這種變化過程中,我們本土的企業應該充分意識到自身底子薄、技術產品弱的特點,要把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意識放到頭等大事來抓。建立和健全管理倫理和約束機制的方法,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是維持好國家經濟平穩良性發展的根本。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的制度和規范性尚不完善,企業競爭能力不足,市場盈利能力下降。管理者的意識不足,對倫理經營的認識上存在缺失。但是,我們相信,隨著人們道德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產品的要求的不斷提升,對企業的生產發展提出更好的要求必將提高市場經濟運行的質量。在企業運行過程中,我們只有進一步完善企業運行的機制,進一步全面推行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和重要經營中的道德倫理,把約束機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深入到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每一處。只有這樣,我們國家的企業才能夠得到長久持續的發展,我們的企業才能為中國品牌的建立,為實現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
作者:孟繁英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璽.試論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企業倫理道德的建設[J].中國市場,2015,28:115-116.
[2]夏冰.技術創新管理的倫理風險函數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26-30+134.
[3]龔天平.資本的倫理效應[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58-67.
[4]苗月新.公共管理倫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1,04:60-63.
[5]羅東敏.市場經濟下商業倫理的建立———自律和他律有效性辨析[J].商場現代化,2011,15:104-105.
[6]姚建文.社會文化與企業倫理模式的變遷[J].商業經濟,2011,18:6-8+45.
[7]伍華佳.儒家倫理與中國商業倫理的重構[J].社會科學,2012,03:50-57.
[8]黃江泉,鄧德勝,楊麗華.生態倫理:企業營銷優勢凸顯的內在機理剖析[J].江蘇商論,2012,04:69-72.
[9]胡宇辰,程月明.經濟學倫理思想及其對構建現代企業倫理的啟示[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03:18-23.
[10]索柏民,王家斌.市場經濟下的企業管理倫理及其約束機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