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非法集資現象研究
時間:2022-07-11 10:39:50
導語:市場經濟非法集資現象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非法集資現象五花八門且愈演愈烈,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受到極其嚴重的干擾。非法集資現象的存在,一方面使人們的合法的財產權利受到嚴重損害,另一方面也使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遭到嚴重破壞,進而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要注重宣傳,提高人們對非法集資的防范意識;完善立法,為打擊非法集資提供法律保障;加強監管,健全對非法集資的金融監管機制。
【關鍵詞】非法集資現象;防范意識;法律保障;金融監管機制
所謂非法集資就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經相關部門批準,沒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而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利益等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給予回報的行為。非法集資主要表現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非法經營等具體行為,其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是非法集資的主要行為表現。
1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的現狀
近年來,非法集資現象呈大幅上升趨勢,而且從線下逐步發展為線上非法集資,由此給經濟社會帶來了一些新問題、新矛盾。這種現象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而且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進而影響社會穩定。1.1閑散資金不斷增多,對高收益理財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大。隨著經濟多元化的發展,人們手中的閑置資金也逐漸多了起來,很多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一些所謂的新型理財產品。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樣的機會,打著投資理財的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大肆吸收公眾資金。而所謂高額回報,其來源并不是正常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利潤,而是拆東墻,補西墻,以投資在后者的資金回報投資在先者的本金及收益。結果可想而知,資金鏈條終究都會斷裂。資金鏈一旦斷裂,人們的血汗錢、養老錢甚至救命錢,就會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非法集資的行為,它干擾了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1.2非法集資由線下轉到線上,規模不斷擴大。非法集資由線下轉到線上,會涉及更多的不特定的群體,從數十人到數百人甚至上千人、上萬人,這些人群中有公務員、教師、醫生等公職人員、企業老板,又有下崗職工、中老年人、退休人員等普通群眾。不法分子通過虛假廣告,利用網絡、手機app等媒介,大肆吸收公眾資金。如:“e租寶”“晉商貸”都是利用P2P互聯網平臺,虛構投資項目,自設資金池,甚至制造搶標假象,吸引大量投資者去投資更多的資金,非法集資的規模不斷擴大。1.3非法集資的手段不斷翻新,誘惑更多投資人參與。非法集資的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花樣不斷翻新,其中有類似“老鼠倉”的傳銷模式,也有委托加工(種養)產品收購模式,還有“公司加農戶”模式等。但這些模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以遠遠高于銀行同期利息的高額回報為誘餌,誘惑更多投資人參與。通過虛假宣傳,精心裝飾門面,甚至利用名人的廣告效應,披上合法的外衣,用名人的廣告效應騙取投資者的信任。不惜利用精神、人身強制或親情誘騙,不斷擴大受害群體。如:“得邦普惠天下”就是利用網絡,以偽“P2P”為幌子實施非法集資,以8倍于本金的高額回報為誘餌,承諾3年內回報4倍,以及拉5個人頭就可以出局等形式蠱惑廣大投資者,以手機app為載體實施非法集資,這樣的騙局很快就會被揭穿,資金鏈迅速斷裂。1.4非法集資的查處難度大,追贓挽損難。非法集資案件的涉案金額巨大,非法集資活動在前期往往表現為合規的民間借貸,能夠按時兌付本息,投資者往往會信以為真,不僅自己參與投資,還會積極地向親朋好友宣傳,有許多人就是基于對親朋好友的信任盲目跟從,等到后期資金鏈斷裂時才恍然大悟。投資者的投資款往往被大肆揮霍或轉移,根本沒有用于生產經營,有的即使用于生產經營,非法集資者也會因為高得離譜的回報而去“拆東墻、補西墻”,無論是以上哪一種情形,最終的結果都是資金鏈條或遲或早的斷裂。此時,非法集資者即使最終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投資者的經濟損失根本無法挽回或者無法全部挽回。
2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的特征
根據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非法集資行為構成的有關規定,非法集資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征,即違法性、公開性、利誘性和社會性。2.1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具有違法性的特征。其違法性表現為違反了國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而吸收資金,有的根本就沒有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就擅自吸收資金,有的雖然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但卻打著合法經營的旗號去吸收資金。其中,第一種情形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吸收資金的金融活動當然是違法的;第二種情形雖然是批準設立的,具有吸收公眾資金的主體資格,但具體業務卻未經批準,或者經營行為違法,也都是違法的。打著合法經營的旗號去吸收資金的表現形式五花八門:有的通過登記注冊的公司、企業,有的則是以扶持創新項目、響應國家政策、委托投資理財等為幌子。表面上看,既是合法的主體、又是合法的行為,而其本質無非就是將非法集資披上合法融資的外衣,進而欺騙投資者。2.2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具有公開性的特征。其公開性表現為通過廣告,借助推介會、媒體等公開向社會宣傳。非法集資者通過各種途徑公開向社會宣傳,將其吸收資金的信息向社會公眾進行傳播。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非法集資者沒有直接通過各種途徑公開向社會宣傳,但是如果明知吸收資金的信息會向社會公眾擴散而放任其擴散的,也可視其行為具有公開性。公開向社會宣傳是公開性的本質,宣傳途經多種多樣,除了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對外公開宣傳,還會通過論壇、講座、抽獎活動等形式對外公開宣傳。除此之外,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傳遞相關的集資信息,該方式雖然沒有通過廣告宣傳,也沒有借助推介會、媒體等公開向社會宣傳,但是口口相傳的最終結果也會使社會上的不特定對象獲知該信息,進而達到同等的宣傳效果。具體而言,口口相傳是否具有公開性,應當依據法律或者相關司法解釋,并且還要結合主觀與客觀表現等情形作出判斷。比如:口口相傳者本人知情與否、本人是否參與集資等具體情況來判斷其是否具備了公開行的特征。還有一種較為特殊的情況,就是并沒有公開向社會宣傳,就信息的受眾群體而言,其相關信息可能只是投資者自己知道,或者只是在某個行業或某個區域但卻被該行業或該區域的大多數人所知,其本質也具有公開性,只不過表現為在限定的行業或區域內公開也可視為是非法集資。在考慮非法集資的公開性時,注意其宣傳的內容,宣傳內容有時是虛假的,有時是真實的,其實質都是違反了法律法規的規定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宣傳內容無論真假都屬于非法集資。2.3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具有利誘性的特征。其利誘性無非就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打著合法投資的幌子,并且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利誘性的關鍵在于高額回報,也就是有償集資,而對于無償集資,例如為公益性事業而籌集資金,則應排除在非法集資的范疇之外。此外,利誘性的關鍵還在對高額回報的承諾,就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回報,即可以貨幣、實物的形式還本付息,也可以以股權的形式給予回報。2.4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具有社會性的特征。其社會性也就是社會公眾性,向社會不特定對象也就是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非法集資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具有社會性,換言之,如果只是向親朋好友或單位同事等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亦可排除其非法集資性。因此,社會性的關鍵在于不特定對象,非法集資指向的對象只能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廣泛且不特定。也就是說,打擊非法集資的主旨就是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不特定對象就是指投資者與集資者之間是沒有聯系的人或單位,倘若只是向親朋好友或是單位內部員工的集資則不屬于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因而不能構成非法集資。值得注意的是,向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也可認定為屬于非法集資的情形:(1)通過特定對象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情形,其實質還是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屬于非法集資;(2)既向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又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情形又可以分為三種情形:一是先向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后又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這時可以區別對待,前者不屬于非法集資,而后者則屬于非法集資;二是同時向特定對象和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則都屬于非法集資;三是將不特定對象招聘為本單位員工,變成特定對象而后向這些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究其本質,依然是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該情形屬于非法集資。
3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的危害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的日益猖獗,給經濟與社會帶來極大危害。由于我國尚處在經濟轉型期,國家對中小型企業貸款投資尚不能滿足其生產經營的需求,中小型企業直接融資存在諸多困難,這些企業為了擴大生產規模或者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而去間接融資。如果未按照法定程序并且未向相關部門申請批準變擅自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就具備了非法集資的以上四個具體特征,其行為便構成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倘若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而吸收資金,則構成了集資詐騙的行為。3.1損害人們合法的財產權利。非法集資使人們的合法的財產權利受到嚴重損害,另一方面也使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遭到嚴重破壞,進而給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帶來不良影響。非法集資利用假合同虛構投資項目,向公眾吸收的資金是否真正用于生產經營,投資者往往不得而知,他們只關心其資金是否能按照預期獲得所謂的高收益。當前期投資的投資者能夠如期兌付本息時,他們便深信不疑,繼續復投,甚至連本帶利再次投入。他們還會將該投資信息傳遞給親朋好友,于是,會有更多的人將更多的資金投入。由于禁不住高利息的誘惑、缺乏投資經驗和風險意識,一些下崗人員、農民、中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也會爭先恐后去參與投資。有的把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都投入其中,還有的用借來的錢參與投資。殊不知,“你看中的是人家給你的收益,而人家卻盯上了你的本金”,最終落得兩手空空也是可想而知的,非法集資使人們的合法的財產權利受到嚴重損害。3.2嚴重破壞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非法集資使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實施非法集資的具體行為表現就是偽造投資合同、虛構投資項目,承諾高額回報,進而騙取投資者的資金。受高額回報的誘使,人們紛紛從銀行提取存款,而后參與投資。因此造成了銀行的儲蓄存款的急速減少的現象發生,直接對國家扶持的重點投資項目的建設帶來不良影響,從而影響了國家對金融的宏觀調控。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當該現象發生時,金融機構不得不配合、協助公安部門查控資金、調取相關電子數據,于是會分三期部分人力、物力、財力,進而使正常的金融業務活動受到影響,非法集資使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遭到嚴重破壞。3.3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非法集資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帶來不良影響。非法集資現象一旦發生,就會直接導致許多人血本無歸、傾家蕩產,極其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盡管有的不法分子吸收公眾資金是想要讓其企業正常運營起來,而后再返還本息,然而,在吸收公眾資金后卻事與愿違,其企業依然虧損,可謂無力回天,他們只好攜款潛逃。而有的不法分子起初就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他們在吸收資金后,大肆揮霍甚至攜款潛逃。吸收的資金根本就不是用在生產經營活動上,有的雖然用于生產經營,但是其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很少,與籌集資金的規模相比可謂是寥寥無幾。還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將集資款用于其他的違法犯罪活動,或者抽逃、轉移集資款,或者隱匿財產,或者逃匿返還資金甚至逃匿、銷毀會計賬目,或者偽裝破產、倒閉的假象等等,無非都是企圖達到逃避返還資金的目的。而所有以上這些行為遲早都會導致資金鏈條的斷裂。這時,參與投資的人別說利息了,就連本金也難以收回,損失慘重。非法集資的受害人就會集結,去政府圍攻、上訪,把矛盾指向政府部門,造成交通堵塞,治安混亂,給維穩工作造成極大的壓力,非法集資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4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的防范對策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非法集資對經濟與社會具有極大的危害性,為了使人們的合法的財產權利得以保護、使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得以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得以保障,進而推動我國的經濟建設健康有序發展,我們必須要注重宣傳,提高人們對非法集資的防范意識;完善立法,為打擊非法集資提供法律保障;加強監管,健全對非法集資的金融監管機制。4.1注重宣傳,提高人們對非法集資的防范意識。要大力開展有關非法集資的宣傳活動,在廣場、金融部門、社區等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通過發放宣傳單、播放警示片、聘請法律顧問現場解答等方式,向群眾宣傳有關非法集資的相關知識。讓人們深深地意識到參與非法集資的風險性,不能抱著僥幸心理,幻想“天上掉餡餅”的奇跡發生,進而對非法集資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落入非法集資者精心設置的陷阱。同時,還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以及互聯網等,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理財知識,時刻敲響警鐘,提高人們的警惕性,謹防上當受騙。4.2完善立法,為打擊非法集資提供法律保障。如何預防與打擊非法集資,對非法集資行為的準確認定顯得尤為重要?!缎谭ㄐ拚妇拧啡∠藢Y詐騙罪的死刑規定,逐漸廢除死刑、慎用死刑是我國的立法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只要刑罰的制定能夠從心理上抑制甚至消除有犯罪傾向的人的犯罪欲望就同樣可以達到死刑這種刑罰的目的,進而能夠更好地達到刑法制定的目的。其負面的影響在于,由于取消了對集資詐騙罪的死刑規定,不法分子起初進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到后來卻又轉化為集資詐騙。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的轉化,應實時出臺相應的法律規定,只有對其進行準確的定罪量刑,才能及時有效地打擊非法集資。還要根據當前非法集資發生的具體情況與特點,實時地出臺相關法律和針對性的司法解釋,指引人們明確辨識非法集資,了解所謂的高利放貸、地下錢莊的真面目,只有這樣,預防與打擊非法集資才能落到實處、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與此同時,推動金融體制的改革也刻不容緩,應當進一步科學、有效地拓寬國家金融機構的相關借貸類的金融業務,提高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能夠及時、便捷地切實為需要資金的優質企業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4.3加強監管,健全對非法集資的金融監管機制對于金融機構的金融業務要加強監管和引導,并且設立專門的監管職能機構,排查涉嫌非法集資的單位和個人,發現苗頭,及時予以遏制,避免由于監管不到位、不作為而導致的非法集資現象的發生于蔓延。為此,設立專門的監管職能機構顯得尤為重要,要重點監查資金流向,核查項目的真實性。此外,還要設立針對非法集資的投訴受理中心,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量,向群眾公開舉報與投訴電話,及時發現線索。監管職能機構要積極主動進行排查,及時預警信息,實時進行風險提示。還可以通過網絡監管,建立嚴密的排查體系,掌握具有融資資質機構的業務行為,動態監管其資金的流向,真正實現對非法集資的有效監督與控制。伴隨經濟的發展,非法集資會不斷地出現一些新的手段和形式,非法集資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剖析所有的非法集資,無一例外都是龐氏騙局的重演。龐氏騙局,也就是金字塔騙局(Pyramidscheme)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被世人戳穿,所用的伎倆無非就是“拆東墻補西墻”“空手套白狼”。因此,要提醒投資者在高收益的誘惑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遠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同時也要擦亮眼睛,認清非法集資的真面目,抵御各種各樣的非法集資。一定要注重宣傳、完善立法、加強監管,才能有力地打擊非法集資,維護經濟秩序,維護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易秋蓮.非法集資引發的社會穩定問題探討[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5(1).
[2]管岑.非法集資行為的刑法評析[J].法制與社會,2013(24).
[3]萬瑾.非法集資法律規制的不足及調整[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6).
作者:閆愛青 單位:山西警察學院
- 上一篇:佛教文化旅游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 下一篇:健康服務業衛生標準體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