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原生態思維對藝術設計啟示
時間:2022-07-02 05:25:11
導語:談論原生態思維對藝術設計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現代公共藝術設計
公共藝術起源于歐洲國家,發展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多年的發展歷史讓它在藝術上、社會上都占據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公共藝術是以公共空間為基礎,在公共空間中創造出來的藝術,該藝術的最大特點是既具有藝術性,又與周圍環境相適應,它的存在不僅增加了環境的美觀度,更增加了環境的協調度和可觀賞性。該藝術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大約在20世紀末期,1965年伴隨漢代石闕的出土,我國出現了第一件公共藝術品。由于公共藝術具有公開、開放的特點,因此它沒有一個明確的創作范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共場所等地方放置了各種公共設施設計,其中不乏富有創意和啟發性的設施,它們本質是屬于公共藝術,但公共設施設計和公共藝術設計在出發點和表現形式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過去科技生產力都不發達的時候,人們進行公共藝術設計的渠道都是純手工,可供創作的載體相對單一,這種單一的載體和簡陋的工具限制了人們思維的發散和創作能力的激發。公共藝術建立在環境空間的基礎上,它是公共藝術的載體,公共藝術的存在必須滿足群眾的要求,對人們有啟示意義,對社會的和諧要起到積極的作用。公共藝術的出現不僅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其中更蘊含著傳統文化和人文思想,因此公共藝術對人們了解歷史文化和各地特色也都一定的幫助。公共藝術是出現在公共場合的,因此,它的設計和意義都要滿足大眾的情感需求,它不能只是一件純粹的藝術品,應該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取向,才能在精神和心靈方面都滿足大眾的需求。因此,公共藝術不僅僅是一門藝術,它要展現的不僅僅是審美觀和作用,它更注重的是藝術在人們情感上的滿足。一件作品被設計出來,要能與觀眾進行情感的交流,傳遞創作者的思想,需要引起觀眾的共鳴。在我們生活當中就有很多這種實例,如候車站的電子導向器、馬路上的盲道、公廁外的風干機等這些應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在設計造型上多變,增加了觀賞價值和生活的趣味性。
二、現代公共藝術設計原生態設計理念
淳樸、自然一直是我國追求的品質,這種品質既可融入到我們的價值觀又可融入到人生觀。在現代人看來,淳樸、自然是一種難得的品質和狀態,因此又被稱為親近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無論是建筑物的設計,還是詩畫的創作無一不是以追求自然淳樸為最高境界,因此自然、生態對我們生活還是存在一定的引導意義的。公共藝術表現的形式是通過各種介質構成藝術性景觀,出現的位置是各種公共場合,如火車站、碼頭、機場、地鐵站、廣場、街道等;與農民雕塑家鄔良英追求的通俗、樸實本質上是一致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讓生態環境的思想與公共藝術緊密結合,而這結合的過程是每個藝術家需要思考的問題。生態環境和公共藝術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公共藝術是把人生觀、價值觀作為設計的目的,因此,在設計一件作品時,不僅要考慮作品與環境協調度,同時還要考慮該作品中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滿足大眾的心里需求。若把這個作為創造公共藝術的理念,那公共藝術的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廣闊。原生態藝術設計理念是一種追求,一種對美、對自然、對藝術的追求,它重在突出自然,和諧環境。原生態藝術設計最早出現于民間,由于各地風土人情、文化習俗、地理氣候的差異,其產生的生態藝術也是千姿百態,各具風格。無論生態藝術的形狀、風格如何多變,它必定是與周圍環境相互融洽的,只有與自然和諧,公共藝術才能展現自身的美。在現實生活中從不缺乏這種實例,如我國首都的奧林匹克公園,它的中間部分設計了一個下沉廣場。這個廣場主要用來展示我國特色文化,若把某個部分進行特別展示,這種展示方法不僅無法傳揚我國的特色文化,反而會讓作品顯得突兀,其主要原因是作品與環境之間不和諧。從上述實例分析,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公共藝術作品創作的前提都是與環境融洽,只有融洽才能被大眾和環境所接受。其次,作品本身蘊藏的文化、意義和價值是吸引觀眾的手段,只有具有意義和價值的作品才會在公共場合保存較長的時間,但前提是與環境和諧。漢字是我國特有的符號,它本身具有的結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都讓人回味無窮,將這些特點融入到公共設計當中是一項不錯的創意,不僅改變了公共場合的美觀程度,還傳播了我國的漢字文化。原生態藝術設計理念重在突出人、自然和文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看重的是藝術中所包含的文化價值以及傳播的效果,藝術只是一種表現形式,這種形式是為了改變觀眾的視覺,讓藝術的存在更有意義。比如說“深圳人的一天”,這就是一種公共藝術活動,本次活動的宗旨是藝術來自群眾,從廣大的民眾中獲取藝術作品,這不僅增加了活動的感染力,也豐富了參賽作品的風格特色,不再只是單一的由藝術家創作,其思想、文化和價值都來源于市民,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極大地滿足了市民的心理需求。
三、原生態理念對現代公共藝術設計的啟示
公共藝術可從側面反映出人們對生活、對環境的看法,加上現代技術的協助,讓公共藝術的形式逐漸走向多樣化。公共藝術設計中可融入文化、歷史和地方特色,讓藝術的表現形式多樣,突出公共藝術的主題思想,讓作品與現實環境相符合,把理想藝術轉化成生活藝術,讓生活藝術中帶有古香古韻,讓城市的整體環境更加和諧,文化更加豐富。面對發展如此迅速的社會,若一味地用歷史來塑造藝術,恐會讓人生厭,因此,我們需要學會用時尚現代的藝術語言來闡述歷史文化,加深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發揚,呼吁人們在關注生態環境的同時,增加城市公共藝術的感染力。
(一)現代公共藝術設計要體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再闡釋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國家與國家、城市與城市、區域與區域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頻率越來越高,而隨著交流的增多,照搬照抄的現象也日益增多,為了改變常用的題材,許多藝術家直接從西方獲取素材,導致民族素材的缺失。有位名人曾說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風土習俗都反映著某個地方特有的文化沉淀,這種文化沉淀是某個地方的代表,其中蘊涵著特別的情感,因此,它與其他地方的文化是存在一定區別的,把這種文化融入到公共藝術設計當中,在翻新藝術的同時,還傳揚了我國特有文化。如圖1所示為嚴威創作的“中國風”,這件作品是把戲曲臉譜作為創作元素,用雕塑的形式對臉譜的結構進行塑造,而該元素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以此作為創作素材一下就突出了我國特有的文化,該作品的出現讓周圍環境充滿文化氣息的同時,還激發了我們的民族熱情。從這件作品看來,公共藝術的展示不應局限在生搬硬抄上,應該用另外一種藝術語言來轉換,讓作品富含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二)現代公共藝術設計要求與裝飾物的和諧交融由于公共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它反應的大多數都是現實的社會生活狀態,它挖掘的是自然生態中存在的美,講究的是作品與環境的協調度。如圖2所示為背景地鐵奧運支線站內設計,它是把我國特有的青花瓷作為設計主體,青花瓷花紋造型多樣,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產物之一,把它應用在公共藝術中,讓搭乘地鐵的人感受到強烈的中國文化氣息。公共藝術的發展需要事物的推動,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一味地搬取、套現會讓公共藝術越來越衰敗,獨立思考、不斷創新、體驗感悟和自主創作這些都是促進原生態公共藝術發展的動力。
(三)現代公共藝術設計要體現時代需求公共藝術品是放置在公共場合的,那么它所接觸到的人和物是各種各樣的,如何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要求,這需要做一定的調查。首先公共藝術來源于生活,它要反映人們的生活狀態就必須具有市民的情感思想,其次它要服務于大眾。公共藝術是把傳統文化作為創作基礎,再融入現代的生活和時尚的語言來反映這個時代的社會狀態。每個時代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都不相同,因此,每個作品都具有時代的特色,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的變化、社會狀態和生活水平。人們對于事物的追求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方面,另一個是精神方面,當物質得到滿足后,人們就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于是就產生了原生態的公共藝術這一說法??傊畬⒃鷳B設計理念融入公共藝術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審美的心理需求,但這個程度還是處在一定范圍內的,為了盡可能地增加這個范圍,需將這種理念變成一種無意識,就是不做作、不限制,隨意發揮,讓它自然滲入,形成一種自然潮流,才有利于藝術魅力的散發。對原生態公共藝術的喜愛,要像我們對原生態環境的追求一樣濃烈,這對原生態公共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原生態設計是一種理念,是理念就需要實踐來證明,而一種理念的證明需要有載體的展示,公共藝術就是原生態理念設計的最好載體,二者的融合對藝術家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開拓視野的機遇。伴隨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藝術追求上也有所改變,不再是單一的追求美觀,而是追求更深層次的東西,即精神方面的需求。藝術家把傳統文化作為創作基礎,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現在生活狀態、當代語言進行處理,讓公共藝術中包含多種元素。這樣創造出來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性、民族性,還具有國際性,作品的表達能力變強,產生的藝術效果也更好。
四、總結
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科學生產力的發展,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大,而改變后的環境并不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在鋼筋水泥中呆久的人們,開始想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因此,對于各種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增加了更多的需求。首先公共藝術作為一門藝術須具有藝術特色,要有觀賞價值,看起來要賞心悅目;其次它要有文化價值,要具有人文特色,發揚各地民族文化,傳承文化精神,這才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比如說價值觀,人生觀等。李樂山曾說過,以人為本,是指在不影響生產需求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使用機器,徹底清除機器那是不可能的。李樂山這句話是在提倡自然設計,把生態融入設計,作品與環境和諧,這都是在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因此,從思想上來說,李樂山的話是在提倡原生態和公共藝術的融合。所以,公共藝術的發展不僅要具有藝術性,更要滿足人類對生活環境的需求。
- 上一篇:優化新疆金融資源配置研討
- 下一篇:計算機技術完善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