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經濟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30 09:37:38

導語: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經濟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經濟建設研究

摘要:在生態和經濟的發展過程之中,總會伴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生態或者是經濟的不斷升級。我國政府逐漸加大了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建設與改造的力度,現階段,生態服務系統的各項功能有了明顯的恢復與提高。本文以淮北濕地公園為例,對生態經濟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有助于恢復方法的制定。針對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淮北市濕地公園的煤礦區土地再利用進行了分析,對它的功能的改變、成功治理的經驗和對塌陷區的改造進行了全面的評價。具體的內容為:首先,在淮北濕地公園的生態恢復區之中,它的環境得到了較為顯著的變化,在公園建成之后,它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其次,在對其改善過程之中,主要的建設方案為把沉陷區進行改造和建設,建立了濕地公園,將沉陷區的居民進行了遷徙,不僅使得居民的滿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還使得沉陷區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最后,通過這個案例,成為了各個資源枯竭型城市改造的標桿,濕地公園的建立,提高了生態經濟系統的功能。

關鍵詞:淮北濕地公園;生態經濟;煤礦塌陷

一、典型資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淮北一直作為基礎能源,特別是煤礦能源的主要供應地,它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資源,對工業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進步。但是自1990年之后,淮北市的煤炭資源越來越少,能源面臨著枯竭的窘境。具體表現為生態環境直線下降,經濟發展明顯減緩,一系列的經濟問題和生態問題隨之而來。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這就大大加大了資源枯竭型城市和其它城市之間的差距。(一)產業結構失衡,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在生態和經濟的發展過程之中,總會伴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生態或者是經濟的不斷升級,正是基于此點,我國的經濟和生態環境才會不斷的發展。但是因為主要的投入都在煤炭行業,所以導致了淮北市的產業結構失去了平衡,它的結構升級面臨著艱難的挑戰。隨著自然資源的耗盡,城市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嚴重的后勁乏力問題。這種資源枯竭型城市在建立之初都是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和處理,進而對外進行輸出。而淮北市就是對煤炭進行加工處理,出售煤炭來發展經濟。這種工業體系的結構較為單一,主導的產業鏈比較單一,一旦出現問題,抗風險能力極差,產業比例和它自身的結構較為孱弱。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資源的不斷損耗,這條產業鏈效率會逐漸降低,產業鏈就會越來越走向低谷。這類城市的第二產業較高,第一產業的權重較小。深度剖析其本質,是因為這種類型的城市沒有進行技術的革新和對相關附屬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更新換代,沒有實現經濟的縱深的方向的發展,沒有把城市之中的產業鏈擴大,所以才出現了經濟發展受到了制約的現象。(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我國目前尚未突破第二產業對于環境問題的巨大影響,第二產業的繁榮程度跟當地環境的破壞程度成正比關系。長期以來,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環境治理由于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治理,污染較為嚴重。污染問題和環境問題甚至已經危及到了當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在淮北濕地公園建造之前,淮北市的煤炭沉陷的總面積數量達到了133.4平方公里之多,由于沉陷問題,導致了大約3.2萬的房屋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響,直接或者間接遭受損失的群眾達到了11.5萬人之多。時至今日,從1995年的環境調查報告之中顯示,淮北市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相關部門對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和治理力度還不夠大。但是伴隨著1995年淮北濕地公園的開建,淮北市的環境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和提高。

二、資源枯竭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淮北中湖濕地公園的建立充分優化了當地的產業結構,為淮北市的經濟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F階段,結構產業的單一問題和不合理問題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所以相關部分應當積極的對產業結構進行改進和發展。首先,應當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來幫助企業,使得第二產業的相關企業能夠平穩的退出市場經濟之中,不再對生態環境進行破壞。這里的重點為對資源枯竭型城市整體規劃,在滿足人民的正常生活水平的基礎之上,出臺相關的政策來對此進行扶持和幫助,對現有的煤炭企業的進行改造,來轉移當地現有企業過剩的生產力。保證這類企業能夠相對平穩退出市場經濟的范疇,避免這類城市因為資源枯竭而出現的經濟大衰退的現象。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替代產業進行開發和扶持?,F階段,不僅僅是淮北市,在全國范圍內以自然資源為支撐的產業都已經出現枯竭的趨勢,行業的發展已經處于衰減的階段。在這時,應該對當地的資源體系進行系統的評估與規劃,抓住其他發展趨勢較好,且發展后勁較足的產業來替代煤炭開采業。一方面,我們需要對當地的資源潛力進行合理的開發和伴生資源合理的利用。另外,還需要合理的利用外部的資源,同時去尋找周邊的能源儲備點,因地制宜,尋找新的支柱型產業,進而來實現最終的產業優化和布局。第一產業的發展和第三產業優化速度的加快是產業結構轉變的重中之重。所以,除了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還需要對第三產業的發展加以扶持?;幢睗竦毓珗@就是典型的第三產業,通過建設公園來發展旅游業,建立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力的提高的第三產業的競爭力度,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解決模式。

三、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

現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為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的發展。這就對政府以及居民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就要對環境進行治理,加大對環境的投入和重視。對于這類城市設置一項專門的政治資金,來做到資金的充足。此外,在對環境治理的同時還需要群眾的自發性的進行治理。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自己來進行指導,要采用補貼和群眾自主治理的方式來達到綜合治理的目的?;幢睗竦毓珗@的建造過程正是通過政府和民間的共同支持才能夠實現的。其次,還要對避免單一的發展形式,發展可持續經濟,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對現有資源的利用率。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對新的工業進行構建的同時,還需要進行一個較為科學的規劃和一個較為合理的布局。在對剩余的資源進行開采的時候,使用先進的技術,減少工業廢料的產生。采用最新的生態經濟評估制度。加大對環境污染嚴重企業的懲治力度。此外,還需要推廣清潔技術,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F階段,資源枯竭型城市面臨著重要的轉型期和重要的發展期。因此這就更需要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平衡來維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關系,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幢敝泻竦毓珗@的很好的滿足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四、結論

淮北市煤炭礦山的不合理開采對于生態環境產生了惡劣的影響。一系列的土地問題隨之而來,甚至水源和空氣質量也受到了影響,這就嚴重阻礙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隨著淮北中湖濕地公園的建立,這一系列的問題得到了初步的解決。此外,淮北市濕地公園的建立,減少和整治土地沉陷。以恢復生態環境為政治的最終目的,這就使得當前的不利情況轉換成為了建造濕地公園的優勢,對新生的生態產業提供了場所,也為此類資源枯竭類城市指明了出路。

作者:閆凱璐 馬淑賢 李曉璐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